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998 2017-02-21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俗世奇人(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16 云南的歌会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
2.了解云南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重点
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和写法上的差异。
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的精妙。
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朗读磁带、云南歌会的歌曲、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沈从文从偏僻的湘西走来,他的《边城》《长河》《萧萧》像一块块冰清玉洁的翡翠,带着中国浓郁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沈从文想通过一座古寨的桥梁,来展现湖南、四川、贵州交界的偏远地带的民俗风情。今天我们就随着文学大师沈从文美妙的抒情笔触来领略一下云南民歌的风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苗族,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作品有散文集《湘行散记》《石子船》《龙朱集》,小说《边城》《长河》,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由于创作风格独特,在我国文坛上,沈从文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云南民歌简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的方式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
1.自由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请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读本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应读出什么感情。
应该用轻松、活泼,赞赏与敬佩的语气语调,读出对云南的自然风光、对歌手、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例如:课文第4自然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引伴”,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都体现出作者对云南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再如,课文第2自然段中对年轻妇女的刻画细腻真实,作者对其赞赏与敬佩的态度就隐含在字里行间。课文第5自然段对“村寨传歌”盛况空前的描写就是对云南民歌艺术的赞誉等。
2.分段竞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采用自由挑选自然段竞赛朗读的方式朗读全文。
3.学生在教师播放的云南民乐声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本文是一篇散文,在歌会的标题下,作者描绘了歌会的哪三个场面?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2.三个场面是云南歌会的经典表现形式,请分别说出其所描写内容的侧重点。
(1)山野对歌:主要描写了青年男女之间的对歌,是男女对歌才智的比拼。重点描写了人物的外貌、神态,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了对歌者动人的美。
(2)山路漫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在不同的自然环境背景下,人们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民俗,从而使民俗事项有了个性鲜明的地域特征。云南人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但又相对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面的文艺活动很难进入,于是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用心灵与自然进行交流,因而产生了优美的民歌及歌会。文段主要描写了歌者即兴自由的歌唱,这是发自内心的歌唱。这里重点描写了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的环境:天蓝、花艳、鸟鸣。在这秀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子,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
(3)村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族歌会的展览,场面宏大、气势壮观、盛况空前。民俗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这在长期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进而形成了民俗集体文化事项。这里重点描写了歌会的场面,通过描写场面,传达出对歌会的赞美。
全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云南歌会的人物、环境、民俗的赞美,这形式美、环境美、民俗美合在一起就是民族的文化美。
3.分组介绍,分别介绍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的特点。
展开全文阅读
(1)山野对歌的特点是:地点形式——别开生面。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相去不远,却互不见面。参加人员——四方高手(特别是一位年轻妇女)。对歌内容——多是情歌酬和,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答解;互嘲互赞、随事押韵等。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抗赛,也就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2)山路漫歌的特点是:地点形式——乡下赶马路上。参加人员——三三五五的赶马女孩子。对歌内容——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对歌方式——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对歌,体现了自然、淳朴的本色美。
(3)村寨传歌的特点是:地点形式——村寨住处院子两楼和长长屋檐下。六人一桌,坐满三十桌,每桌轮流唱。参加人员——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对歌内容——《十二月花》和其他本地好听的曲子。对歌方式——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集会的目的是传歌,由老一代把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反复唱下去,到大家熟悉为止。这是一次民歌的展示,是一间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4.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在地点形式上、在参加人员上,在对歌内容、对歌方式上都各不相同,但无论是山野对歌,山路漫歌,还是村寨传歌,它们都是云南特有的民风民俗,独具云南风情。请同学们在前面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概括云南歌会的总特色。
云南歌会具有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地点自由、歌唱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等特点。
5.“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中“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此,此处这一个“多”字用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6.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作者极爱这种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因此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赞美。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沈从文先生对云南的歌会精选的三个典型的场景进行了描写,每个场景都有各自的特点。三个歌会中的人物又具有怎样不同的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继续去探讨。
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画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
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位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
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位年轻妇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
(2)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的本色美。
(3)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歌。他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还有“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了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
3.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是都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
(2)不同点是描写刻画人物时方法各不相同。例如:山野对歌,作者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来描写人物。点是对一个年轻妇女的描写,但紧接着在第3自然段作者说“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继而由点及面泛泛描写众多云南年轻妇女的性情、脸庞、牙齿、穿着打扮,特别是抓住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来描写了她们的衣裤、围裙、鞋等美丽的装饰。由此可见,在这里作者的目的不是赞扬一个妇女的美丽和聪明机智,而是云南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美丽和智慧。
4.通过对这种歌会中人物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学到描写人物的哪些方法呢?
(1)人物刻画为主题服务,不能脱离文章主题独立描写人物;
(2)人物刻画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正面描写,可以侧面烘托,例如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衬托人物;可以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概括地描写一类人。
5.请学生在文中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并分析这里景色的美丽、鸟的婉转啼叫和人的美丽、歌的优美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1)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的动人场景,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
(2)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辉映,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6.在云南歌会中,作者抓住人物外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三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同样是描写外貌,却能有不同的写法。请比较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课件展示两个人物描写片段)
(1)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2)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表你们的见解。
学生分组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要求:先朗读人物描写片段;结合人物描写中的语言作具体分析。
第一个片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眼前。
第二个片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展开余文
7.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在刻画人物方面你又得到哪些启示呢?
(1)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过去我们更多进行的是简单的衣着、面容、神态等的描写,以实写为主,但今天比较过后明白了:人物外貌描写同样可以刻画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人物的神韵气度。
(2)在描写外貌时,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
8.课文主要写了在三种不同场合听到的民歌演唱,演唱的方式和内容都不相同。想一想与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民歌会有哪些特色?云南的民歌有什么艺术地位?
(1)云南民歌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重大事件、男女爱情、生产斗争、婚丧礼俗、丰收节庆还是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礼仪知识,几乎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在云南民歌中都有生动的反映。
(2)它融民间诗歌、民族戏曲、曲艺音乐、说唱音乐为一体。
(3)云南民歌艺术地位:它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乐曲发展的胚胎,它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村寨传歌。
1.人物描写,精雕细刻。
如对在对歌中取胜的年轻妇女的描写就十分细致、传神。“轻轻地打了个吆喝”“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向大家笑笑,意思像是说,‘你们看,我唱赢了’”,这些动作和神态传达出了她内心的得意,令人仿佛亲眼见到了那个活泼欢快的年轻妇女。
2.场面描写,点面结合。
本文写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个场面,每个场面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加以描绘,使我们不仅对歌会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而且对歌会中人们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有了深刻印象。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山野对歌 主要写人 爱生活
山路漫歌 力画环境
村寨传歌 重写盛况 爱民俗
每次在讲完课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收获很多。我想,这种经历对每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教师来说,都是幸运的。下面,我对《云南的歌会》这堂课的教学做一下反思与总结。
首先,课前我从作者身上着手去剖析人物生活背景,为“民俗”的讲解作知识铺垫。
其次,我在对文章的分析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快速地理清文章的脉络,我在提问时以一个大问题带动整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又在各个小问题上根据课堂进程灵活调整,这样使整堂课条理清晰。
第三,让学生谈谈对南方民歌的了解,结果发现学生对港台流行音乐很熟悉,却对一些著名的民歌及民歌歌手如刘三姐等闻所未闻,而备课的时候也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因而没有使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17 端午的鸭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散文的创作特点。
2.了解各地端午习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2.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重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难点
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文献法。
2.朗读法。
3.讨论点拨法。
4.拓展延伸法。
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再根据故事传说,便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那么,散文大家汪曾祺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他为什么偏偏要挑选鸭蛋来写呢?对端午的鸭蛋作者又带有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欣赏汪曾祺的风俗小品文《端午节的鸭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受戒》《大淖记事》和散文《天山行色》。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在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1.听课文录音,感受平淡的语言美。
2.朗读课文,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思路: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主旨: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1.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1)第1自然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2)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2.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
(1)蛋白柔嫩、油多、黄里透红的“双黄蛋”。
(2)引用袁枚的《腌蛋》,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否定北京的鸭蛋则流露出对家乡由衷的喜爱之情。
3.为什么重点介绍“鸭蛋络子”和孩子们吃鸭蛋的方法?
使行文更加活泼生动。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以及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4.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争议内容?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5.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三点从课文中能看出来吗?请你轻声朗读课文第2、3、4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1)平淡而有味。例:“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可不是吗?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展开余文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例:“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夹杂”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
6.高邮的咸鸭蛋很闻名,为何题目是“端午的鸭蛋”而不是“高邮的鸭蛋”?
作者花了不少笔墨盛赞故乡高邮的鸭蛋,但为了突出端午节的故乡风俗,同时,端午的鸭蛋是一年中滋味最美的时候,所以用了这个题目。
7.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对家乡特产的难以忘怀,实际上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一层异样的光辉,令人怀念。
8.作者如此津津乐道地谈论家乡的“咸鸭蛋”,有什么含义?
其实,日常生活富含情趣、意味。我们的生活并不总是惊涛骇浪,并不总是死水无波,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才是真实地体验了生活。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宛如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以及对故乡的热爱。
同学们,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请大家说一说,我们应怎样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这方面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我国已制订有关法律,规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日。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写端午的“鸭蛋络子”,并联系到历史故事。
1.语言运用富有特点。
本文口语色彩浓厚,好用短句,并且时时穿插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使人备感亲切,也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为浓厚;同时,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作者还善于运用绘声绘色的细节描写为语言“造型”,使文章的语言亲切、自然、典雅而又生动传神。
2.运用铺垫,烘托的手法。
本文的主体是写端午的鸭蛋,而在写此之前,先写了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其他风俗来烘托、铺垫,使端午的鸭蛋具有更淳厚的乡土文化气息。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端午的风俗 结构闲适自由
家乡的鸭蛋 语言雅俗共赏口语化文学性运用语言“造型”
端午的鸭蛋
我从文章本身出发,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首先引导学生朗读、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接着我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体味好词好句。语言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我让学生在分析时先朗读,感受作者的情感,然后再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这时我适当地给予一些评价、点拨,通过朗读使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分析和思考。
18 吆喝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中的情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难点
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情景教学法、讨论点拨法。
课文朗读磁带、街头吆喝音频文件、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广告并不陌生,因为我们经常在电视、报刊、广播看到或听到它。这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但在从前,在我国科学技术还没有如此发达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进行广告宣传的呢?(生答)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有怎样的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吧。
萧乾(1910~1999年),蒙古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国在欧洲唯一的战地记者。195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主要作品有《篱下集》《梦之谷》《北京城杂议》等,译著有《尤利西斯》《好兵帅克》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
相声《卖布头》
旧社会绸缎棉布商店的大老板为了倾销积压的布匹,将整匹布扯成零块,假称是削价的布头,雇一些小贩临时叫卖。小贩则施展吆喝、叫卖的生意经,夸大布头的成色,以招揽顾客。这段相声从仿学卖货声开始,最后模拟卖布头小贩的各种声腔神态,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景象。
1.听课文朗读磁带,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3.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生1:古人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认为“世间万物皆学问,林林总总成文章。”生活即文章,就连街头吆喝都能写得如此有滋有味,确实神奇!
生2:我只想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阅读感受,那就是: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生3:如今有一种大文化观,吆喝也是一种文化,对吆喝的品味分析就是对文化的赏析。文章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上动人的一景,使人仿佛置身于街市,吆喝声不绝于耳。
4.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音韵节奏等。
1.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声。
2.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写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声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3.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在这一部分只介绍了卖馄饨、卖硬面饽饽、算卦、乞讨者、卖柿子、卖糖葫芦等多种吆喝声,其余的都只简单介绍卖什么。因为各种吆喝实在太多,作者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一介绍,只需交代出有哪些叫卖者,读者自能体味到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作者择其要者加以简介。同时在最后4个自然段对种种吆喝声作了一番归类概括。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如何合理地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做出了示范。
4.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这是夸张吗?
作者上文有交代对卖荷叶糕的吆喝声“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这不是夸张,而是带有幽默调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风趣。
5.阅读文章第10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仿佛更加诱人。
6.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7.课文思路清晰,这要归功于语段之间衔接的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请找出本文衔接过渡的语句并谈谈其作用。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8.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课文先从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写起,转到口头叫卖,第4自然段总领全文,“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一句从两个方面为全文立下了“主脑”: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按“从早到晚”的顺序,作者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的……白天就更热闹了……到了夜晚叫卖声也十分精彩”。按“一年四季”的顺序,作者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种不绝于耳的吆喝声。最后,作者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经过作者的精心组织,纷纭杂乱的吆喝声顿时“秩序井然”。
9.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禁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
10.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介绍夜晚的吆喝声,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是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对这些“戏剧性”艺术的描写中,读者聆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11.试比较下列两个句子,说说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甲)只要兜里还有钱,一听到卖烤白薯的声音,就买一块。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来吃。
(乙)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乙)句表达效果更好。(乙)对吆喝的描写,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民俗,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保护。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语言记录下来,为抢救民间文化做点贡献。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由北京街头的器乐引出声乐部分——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第二部分(第4~10自然段):介绍北京街头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不绝于耳的叫卖声。
第三部分(第11~14自然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1.语言朴实,生动幽默。
本文以纯正的北京口语来介绍老北京城的吆喝声。文章多用短小精悍的句子,读来干脆利索,朴实平易。其次是儿化音多,在文中比比皆是,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此外,北京话还有一种调侃、幽默、轻松的味道。
2.以巧妙传神的模仿和细致生动的描写展现所要体现的事物。
本文要展现的就是小贩们多姿多彩的吆喝声。吆喝声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而且有很独特的风情韵味。所以要真实再现,就必须描述得细致传神。
吆 喝
萧 乾
文 化
市井生活 记 忆 生活态度
民俗风情
通过教师缜密的设计、精心的安排,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空内获取更多、更新的系统化的知识;通过教材搭建的平台,引导学生探求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获得有持续性的教益;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交流,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例如在讲授八年级的下册中的《吆喝》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对老北京吆喝的怀念之情,我就找了一些旧北京吆喝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去猜是在吆喝什么,这无疑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最后我在课程结束后还安排了一个相声《卖布头》,使学生在笑声中品味,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艺术,只是缺少留心观察事物的眼睛。
19 春酒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其创作概况。
2.了解作者故乡杭州一带的新年习俗,领会文章中流淌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声传情,领会文章的情致,感受作品的意蕴。
2.精读课文,品味精彩语言,关注细节描写,感受作品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
重点
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体会作者诗一般的生活、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追求诗意人生。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延伸拓展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是极喜庆的字眼。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些象征来年幸福、美满的东西,如春糕、春馍、春酒等。甜甜的一杯春酒,是节日的珍品,是母亲的骄傲,更是作者最美好的回忆。让我们与作者一起,在这杯甘醇的“春酒”中尽情地陶醉吧!
琦君,1918年生,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时就读于教会中学,后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等。
在作者的家乡浙江一带,有一种风俗,就是每年的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邀请亲朋邻居品尝自家酿制的酒,场面喜庆热闹,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作者对自己小时候喝春酒的愉快经历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本文借“春酒”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和眷恋之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沉浸在作者娓娓的述说中。
2.学生默读,体会文中深情。
3.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读得顺畅,读出文中的情感。
4.选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范读,其余同学点评。
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
文章主要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如今自泡八宝酒等四件事。
2.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本文的构思非常精巧。作者在文末巧设文眼,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段汇集于“家乡的味道”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一马当先地作为母亲的代表前往家家户户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许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家乡的味道”展开。
3.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
这几件事显示了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
4.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作者在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5.哪句话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6.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因为她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童年生活充满了怀念和向往,那些宝贵的记忆一直珍藏在心灵深处,无法忘怀,所以作者才能描写得那么细致。
7.琦君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呢?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找出来,分析一下。
(1)热情大方好客:
①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
②她自己请邻居来吃春酒,一定给他们每人斟一杯八宝酒。
③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
④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2)能干、淳朴、勤劳:
“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
(3)对孩子温柔慈爱,有分寸:
①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②我喝完春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4)淳朴: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8.让异国他乡的琦君魂牵梦绕的,除了温柔善良聪明能干的母亲,还有些什么人呢?
还有家乡的乡亲们。
9.这是些怎样的乡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1)热情好客: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地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2)邻里之间的关系亲密随和,气氛融洽温馨:
①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②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
(3)诚恳: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4)热情勤快、老实淳朴: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10.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感情。找出来,读一读,议一议。
(1)花匠阿标叔“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就鲜明地体现出来了。(2)“我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
这看似十分随意的几笔细节描写,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故乡的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这种家人般的氛围,这种温馨的人际关系让人向往不已,而这一切都只包蕴在文中极不起眼的一两处细节中。
11.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明理由。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比喻新奇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新年时儿童情不自禁、乐不可支的情形。
(2)“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运用语言描写,刻画出一个善良、大度、充满灵性而又慈爱温柔的母亲形象。
(3)“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这里运用生动的外貌描写,形神毕肖,热情好客、朴实大方的母亲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形象鲜明。
(4)“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叙事中带着抒情,在娓娓的叙事中,让自己的情感自然流淌。
(5)“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却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这一段文字活泼灵动,夸张中透着情趣,比喻中透着诙谐,儿时的欢乐情景跃然纸上。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从字里行间凸现出来。
(6)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运用细节写出“我”的天真可爱。
12.教师总结: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而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做到平易、净化、蕴藉、真挚。我们在《春酒》一文中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琦君善于使用叙事抒情并行的方式;善于设喻,平易又蕴藉;善于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又传神;善于运用细节,随意点染,意境浑然天成。善良大度、慈爱温柔、勤俭朴实的母亲,活泼灵动、天真可爱的“我”,热情助人的阿标叔都形神毕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琦君正是通过这些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抒发了她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浓浓情思。阅读文学作品,只有细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才能充分体味文中的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喝春酒。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喝会酒。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勤劳、善良的母亲。
第四部分(第9~10自然段):长大后也泡“八宝酒”,表达思乡情结。
1.构思精巧,形散神聚。
为使散文神凝,作者很注意“文眼”的安设,却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许多有关的片段集中在“思乡”这个焦点上:农历新年里的种种风俗与禁忌,“我”作为母亲的代表一马当先前往各家喝春酒,乡亲之间互相“起会”、置办“会酒”的融洽,“我”在多年之后按母亲的办法“如法炮制”的“八宝酒”……这一切都围绕着“家乡味”展开。文末那句从心底发出的深深的感叹足以让所有的游子动心动容:“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些内容使这篇散文语言凝练、感情浓烈,并以它思想的光辉而使读者受到启迪。
2.细节描写,精妙传神。
作者巧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精妙传神。比如写“我”偷吃了八宝酒的情节:“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活现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的形象。又如对阿标叔擦煤气灯玻璃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
春 酒
琦 君
春酒过新年 风俗美喝春酒 家乡的味道——思乡怀旧喝会酒 人情美
文学作品能促使人去追求那超越实用价值的自由心灵境界,以文学作品为文本的语文教学活动是情感教育活动。所以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应要触动学生的心灵,缺少情感的语文教学只是一潭死水。语文,因情感的滋润而变得春意盎然。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热爱、向往、追求的情感,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这堂课,我想构筑的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情感化、生活化的语文课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激起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效果。
20 俗世奇人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把握人物形象,了解市井人物的生活状态。
2.品味津味十足的语言,体会以小见大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力求读得活灵活现,再现人物之奇和语言之奇。
2.赏析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叙事语言,品味巧妙的情节安排,学习抓住一事,神韵毕现地写人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激励他们挖掘生活底蕴,为拯救民间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点
品味词句,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难点
练习人物速写方法,体现人物的“奇”“绝”。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课文朗读磁带、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家一定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口技》吧?想必你们也和我一样,对那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暗暗称奇吧?想不想再认识其他奇人呢?让我们跟着著名作家冯骥才走进他的《俗世奇人》吧。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慈溪。当代作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等。
1.关于《俗世奇人》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俗世奇人》序)
2.关于泥人张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练习表情朗读,要求读出声调、语气,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
首先,由小组代表范读揣摩的语段,再谈谈处理的理由。
其次,老师出示语段,请他们标出重音,读出语气语调,再说说为什么。
例:①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重音在“泥人张”和“差”上,用夸张的语气表示对泥人张的称赞。
②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重音在第二个“找”字上,以回敬海张五的挑衅行为。
齐读以上例句,读出语气语调。
3.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通过“泥人张”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泥人张”,则是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介绍泥人张后,便切入正题,这是一场人格的较量,也是智力的较量。面对海张五的挑衅,人们都等着看泥人张怎样“回报”。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而泥人张的回报也十分奇特——用鞋上的泥捏出了“一脸狂气”的海张五头像,第一回合告一段落。而海张五接着又侮辱起泥人张的手艺——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对此,泥人张居然毫无反应,但事后的“回报”更令人叫绝——次日,街市小杂货摊上摆出了一二百个“海张五”泥像,并大书“贱卖”等字。泥人张一言不发而妙招制胜。
(2)作者通过“好嘴杨巴”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杨巴和杨七茶汤生意做的好,有一次遇李鸿章来吃茶汤,不料浮头上的碎芝麻被误当成了脏土,而险些遭受杀身之祸,但机灵的杨巴不愧是个善于“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的人物,抢在李鸿章之前作解释,成功化解了危机,表现了杨巴的聪明机智。
1.“泥人张”“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泥人张”之奇就在手艺奇、行事奇。他技艺高妙,无人能比,独行天下;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的羞辱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后发制人,以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
2.好嘴杨巴和泥人张有什么共同点?
好嘴杨巴和泥人张都是俗世奇人,他们都有拿手擅长的行当,可以说是有大本领大智慧。
3.作者在文中说:“手艺再高,东西再好,拿到生意场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
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这种生存压力,也促成了小人物特殊的生存策略。但杨巴的回答又是多么无奈:明明是李中堂的错,却要抢着加在自己身上;明明自己无错,却要抢着求恕罪。
4.记得,有位画家曾说过:比技艺,最终是比人品。请概括“好嘴杨巴”“泥人张”的人格魅力。
杨巴巧答中堂,聪明机智。“泥人张”捏泥人,单只妙手见功夫;护尊严,一身傲骨笑权贵。
5.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语气、语调和重音,研讨句中的含义。
(1)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泥人张的手艺高超、无与伦比。
(2)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的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找乐子”写出海张五的嚣张气焰。如将“找”换成其他的动词“玩”“叫”等,表达效果就不够明显了。
(3)三分活,七分说,死人说活了,破货变好货,买卖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
句式整齐、每句押韵,意思表达上有推进的效果,突出了作者对有绝活人的称道、佩服。
6.品味本文中巧妙运用的多种艺术表现手法。
如写好嘴杨巴的机敏,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通过在场人们的迷惑,从侧面写出了杨巴的聪明机智,体现了杨巴智高一等。如“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运用夸张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7.教师总结。
我们应该认识到丰富的民间文化遗产应当得到保护,它们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也就是对世界文化做出贡献。
《泥人张》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简要介绍泥人张的名声及常去的两个地方。
第二部分(第3~14自然段):写泥人张与海张五的较量,突出泥人张高超的技艺。
《好嘴杨巴》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介绍杨七、杨巴,写出了他们独特的手艺及其个性。
第二部分(第6~14自然段):写杨巴机敏应对李中堂的盛怒,最终受到奖赏。
第三部分(第15段):写杨巴威名大震,全靠一张“好嘴”。
用烘托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两篇文章写两位奇人都多处用了烘托对比的手法。
首先使人物置身于典型环境,让他们在众多能人中出场就是一种有力的烘托,说明他们是强手中的强手。
写泥人张主要通过对比来展现人物的巨大差别,从而突出了要刻画的人物形象。
从海张五进门,对海张五、泥人张在同一环境、同一场合的神态、动作、语言、细节等描写,活生生地描画出海张五的无耻无赖、张狂无聊的嘴脸,同时也鲜明地显现出泥人张沉稳、大方、不卑不亢、智慧敏捷的形象。
写泥人张“贱卖海张五”和海张五的表现,鲜明地表现出泥人张的勇敢无畏、技艺超群,也更深入地挖掘了海张五色厉内荏、脸厚心虚的无耻嘴脸。
而写好嘴杨巴时,从侧面描写来表现杨巴的机敏。“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杨巴趴在地上,一个劲儿地叩头谢恩,心里头却一清二楚全明白。”从众人的糊涂不解,充分表现了杨巴的聪明才智,智高一筹。
俗世奇人冯骥才俗世奇人泥人张泥人高手遇海张五智斗传千古手艺好嘴杨巴生意红火遇李中堂巧答美名扬智天津民俗
在设置教学环节时,我时刻谨记“以生为本”,“贴着学生教”,一切的教学环节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
于是,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美!那始终盈于课堂的融融的对话氛围,那含于同学眼中的真挚与热切,那精彩纷呈、张扬个性的多元解读,那默默流淌在师生心头的美好感情,所有这一切,都澎湃着生命的情感,拍打着语言的浪花,溅射出耀眼的光芒!综合性学习 到民间采风去
1.通过探寻民俗文化,达到了解民俗文化,欣赏民俗文化,积累民俗资源的目的。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提炼资料的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活动,展示成果。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探究意识。
1.明确活动任务,根据活动内容建立活动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课题、调查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安排不同活动方式:采访录音、摄影录音、查找资料等)
暑假期间,展示活动1课时。
一、活动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我国,春节是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不论你是在外打工,还是你在外求学,一般都要回家和家人团聚。可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习惯和风俗。我们准备在假期中让大家开展一次这样的民俗风情调查实践,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下中华民俗丰厚的文化内涵,相信大家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发现!
二、活动指导
1.“春节风俗”趣话。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这些民俗风情,都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都蕴含了浓浓的文化内涵。对这些民俗文化,你了解多少?所以,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把过春节的各种风俗了解清楚,然后记录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比一下谁了解得多,谁整理的材料好。
调查、整理资料不难,难的是大家通过活动有自己的独特收获,我们提倡大家在实践活动中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举例来说,腊月二十三民间都有此祭灶、辞灶等习俗,灶王的两边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带吉祥。”关于这个习俗的来历,你清楚吗?对这副对联,你有什么看法?再如,过春节家家户户要贴春联,你又知道哪些春联的故事?大家不难发现,现在印刷出来的春联既工整又漂亮,到处可见。你赞成买印刷的春联吗?为什么?把这些想法写出来最好。
2.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习惯、信仰,表现在各自有不同的衣食住行、日常禁忌、生活习惯等方面。你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你能借今年春节外出走亲访友之机去了解一下吗?把这些整理出来。
大家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节日探源”为题,探寻一下我们国家的中秋、端午、重阳、元宵节等等节日的传说、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份研究报告,在班上交流。
3.大家可以通过读书、采访、录音、摄影、拍照、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这项实践活动,在活动结束时以不同形式展示活动成果。我们可以编辑采访笔记、举办摄影展、民俗文化展,对有创意的文章我们要积极推荐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家的发现。
三、展示阶段(开学后)
1.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由学生在小组内汇报交流调查活动中的成果。
3.小组推荐,每组推选2~3人在班里与全班同学交流。
4.由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在活动中收获的图片、影像、调查报告等材料。
四、评比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负责本组的责任版块,举办墙报展示活动。可以分三个内容:
第一部分,学生展示本组的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活动方法等。
第二部分,学生展示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拍摄到的相片等。
第三部分,学生展示调查活动中撰写的小论文、调查报告等。
每个部分都要组织学生对展示的资料等进行评议,挑选优秀的小组作品,给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奖。
五、整理推荐阶段
将整理学生的采访笔记汇编成册,将优秀作品推荐发表。
雷真民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云南的歌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下一篇:
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