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900
标签:
教学论文
说明文体的诗化训练(网友来稿)
■ 朱卫国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培养学生写作说明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训练学生观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写作说明文的兴趣相对其它文体而言,要小些,甚至有些学生因对说明文的阅读欣赏不感兴趣,而产生厌烦情绪。教师的教学收效甚微,学生的提高非常有限,以致很多的教师甩开了写作说明文的训练。如何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学生写作说明文的兴趣,给作文课堂引入活水呢?我们可以尝试写作“咏物诗”,来进行说明文体的诗意化训练,用诗歌的形式来写说明文,既训练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表达的说明能力,又丰富了教学中的文学含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何为“咏物诗”,即指那种以客观的“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划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如下面两首咏物诗:
电风扇
一生都在散布 / 风言风语 / 偶尔住嘴 / 头脑又开始发热
天鹅
不必装作很神秘 / 在人迹稀罕的沼泽里 / 你也要低下头来觅食 / 如果你真的伟大 / 我想,癞蛤蟆 / 也不会把你的肉觊觎
第一首以客观的“物”——电风扇为描写对象,形象地刻划其功能方面的特征;第二首在对天鹅生活习性的描绘中融入了主观性的咏叹。总之,都是由“物”而引发诗,而诗又通过对“物”作形象地描绘,赋予“物”以美感,还能“因物而兴怀”,因而好的咏物诗总能将“物”与“诗”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对“物”的描绘,需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这就离不开说明文中对事物状态、性质、功能等作准确的说明,或事理的阐明。因而,写作好一首出色的咏物诗,必须有准确敏锐的观察能力,其写作构思的过程就无形地融入了说明文体的训练。咏物诗的特点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⑴多用拟人手法,语言形象,刻画入微。好的咏物诗,都能用生活化的口语语言,轻轻松松,廖廖几笔,极为俭省地描绘出事物的特征,准确而逼真。拟人化的手法更拉近了读者与描写对象之间的距离,或让人粲然一笑,或让人唏嘘一叹,传神的刻画让读者回味不已。
⑵“形”“神”兼备。咏物诗描其形,是第一层次,求其形似,不是咏物诗中的上品,在形似的其础上求其神似,融入作者的主观视角和思想,这才是第二层次,也是一般咏物诗的特点。所以古人有“取形不如取神”的说法。
⑶借物抒怀。诗人咏物,常常希望能借物表达出自己的的理想和志向,或者表明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这便是寄托,以此来抒发情怀。如我们熟悉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终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学习写作咏物诗,应由浅入深,按照“描形—绘神—抒怀”层层提高的步骤来训练,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特别是在“描形”的环节上,力求突破,要引导学生如何把握事物的突出特征,如何捕捉住可以入文的形象点,要举出生动的示例,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在训练中,应注意几个方面:
① 首先,要选取常见的,特征明显的对象,以便于学生观察,易于描绘其形其状其功用。离学生生活实际很远的事物,不能选用。在引导观察时,要多启发学生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特点。如:
电饭锅
生米时 / 你睁一眼闭一眼 / 做成熟饭时 / 你仍睁一眼闭一眼
钢笔
你有一个软肚肠 / 装着一个混沌的世界 / 你有一个硬舌头 / 吐出幅幅清晰美丽的图画
窗玻璃
隔绝着寒冷、灰尘和噪音 / 透过来光和热
②在“描形”有所突破的基础上,再求“描神”,要融入自己的一些个性眼光,或情感、或观点、或心志,以增添表达的含量和感染力。这属于提高层的训练。如:
融入观点类:
遥控器
把人宠得越来越懒 / 自此以后 / 你的一生便难再逍遥
剃须刀
斩草 / 但不除根 / 后患无穷
阐释心志类:
月亮
展开全文阅读
阴,是你的忧患 / 晴,是你的心愿 / 圆,是你的期盼 / 缺,是你的遗憾
冰山
这里是冰山 / 古今无人来 / 只因胸怀太寒冷 / 落得人人冷眼待 / 何日阳光来 / 几时入人怀
抒发情感类:
星星
你,没有月亮的皎美 / 更没有阳光的灿烂 / 但是,如果天空中没有你 / 宇宙就失去了浩瀚
鞋
脏了自己 / 清洁了他人 / 屈辱的一生 / 结束在垃圾堆 / 我明白了 / 甘在人脚下 / 才显出自己的高贵 / 才永远和人相伴
此外,我们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按要求作文,再讨论推敲,全班交流,总结得失,真正让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课堂在充满趣味的训练中把“单调的说明”变为“诗意的栖息”。
作者地址:湖北监利县朱河镇初级中学 433325
作者邮箱: zhu81xu2004@yahoo.com.cn
标签:
教学论文
说明文体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考考前指导
下一篇:
我们班的成长日记(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