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德育论文
阅读:669 2017-03-15
标签:
德育论文
爱的呼唤——浅谈农村初中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论文)
汉滨区中原镇中原初级中学 王伟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大量农村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只有把孩子留在了农村,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留守儿童由此而产生。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思想成熟期,但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的严重缺失。在日常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系列的“留守儿童综合症”。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综合症”,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纷纷选择到大中城市打工挣钱,一些边远不受重视的贫穷地区,多数父母出门打工、做生意,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农村相依为命,生活贫困,不重视教育。导致很多小孩接受到的教育水平没有达到国家义务教育,甚至有些小孩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严重缺乏,于是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我课题组所有成员对在我校就读的596名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近440多名留守儿童,占到学生总数的74.4%。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在日常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系列的“留守儿童综合症”。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一、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生活和教育现状
1、监护现状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中学生”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天然的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他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真是力不从心。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学生”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留学生自己在家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学生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2、教育现状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学生”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3、学习现状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条件较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加之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天高皇帝远”,你想管也“鞭长莫及”。于是他们便更加肆无忌惮,反正老师也不能把他怎么样,打不得,骂不得,一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架势,指一指,转一转,一旦老师稍有放松,便当起了“坐家”,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养老院”,吃饱、喝足、混天黑。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据统计显示,在“留守儿童”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或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前便走上打工之路。虽然完成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要求,但由于缺少进一步学习深造,带来的将是不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要求,影响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学习自觉性、主动性、自我控制能力本来较差,在缺乏必要的鼓励和督导,甚至失去监督后,就没有学习压力和动力,学习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自然难以上进。
4、健康现状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隐性,是不容易发觉的问题,如:性格孤僻内向、有自卑心理情绪、产生反抗或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心理等,有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外出打工,把自己留在家里不关心,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埋怨父母的无情。我们现在许多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主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易怒、羞怯、嫉妒、恐惧、逆反等心理问题。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
展开全文阅读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家长:承担起教子之责
家庭是个体最初的生活环境, 是个体接受“人之初”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父母也应该是对孩子教育时间最长久的老师。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另一方面,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 学校: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作贡献。第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二,利用学科教育进行相互渗透,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正确处理好各学科之间、心理教育和德、智、美育的关系,侧重于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如思维的广度、深度、灵活性、逻辑性等;记忆的持久性、正确性等;意志的 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性等。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进行学科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将意志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第三,进行学习和生活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留守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 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还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他们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的策略,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对日常生活辅导,重在指导他们养成整齐清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注重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改掉不良行为习惯。
(三)教师:正确的引导教育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能否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他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如:当怀疑孩子说谎时,千万不要当面表现出对孩子的不信任,要通过多方调查,证实孩子确实在说谎,再进行交流沟通指导。当孩子与其他孩子发生纠纷时,要教育孩子主动承担责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千万不要支持孩子说谎,推缷责任。当孩子与我们对着干时,我们要充分冷静,静下心来思量后,再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亲切交谈沟通,指出孩子的不足,错误和缺点,并说:“孩子,跌倒了再爬起来,知错能改,就是好样的。”当孩子缺乏自信的时,我们要热情鼓励并告诉他(她):“孩子,把头抬起来,我相信你能行!”当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我们可以帮他们擦去眼泪,并安慰他们说:“孩子,没有关系,任何人都会受到委屈的,我相信你最坚强,以后别人会理解你的”。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表扬,可以说:“孩子,你真棒!”“你真行!”的话语,并为他们鼓掌,如有可能适当给予物质奖励。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四)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约束
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指出,儿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儿童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发展。唯物辩证法也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本,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留守儿童自身的积极努力。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我们要让留守儿童知道和理解父母的选择、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不要认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了。要积极与父母联系,比如可以经常电话向父母汇报自己的种种情况。教育留守儿童认识到,父母不在身边这一现实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是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富有责任感的大好时机,是人生不可多得的财富,从而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还要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充分利用更多的机会与学生在一起,去关注、影响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性。我们老师还应当注重留守儿童的行为训练与强化,如鼓励、指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与学习上遇到的种种问题,逐步养成留守儿童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良好行为习惯,使其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和谐统一。
今天对于青少年特别是留守儿童而言,做人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特别是在与人交往中,绝不能让他们被虚伪、自私、虚荣、自负、失信等不良心理行为沾染和毒害,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来关注留守儿童,使他们学会做人,健康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留守儿童成长和教育,牵动着每一个农民工家庭的心。只有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共同寻求新捷径、新方法,确保“留守学生”留而不乱、留而得乐、留而好学、留而有德,才能不至于耽误一代人的成长。
一个好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让平凡的教室洒满阳光,让留守儿童象其他孩子一样,心中拥有一片蔚蓝的天空,用师者的胸怀去包容一颗颗稚嫩的、寂寞的心,用师者的爱心去铸造每个留守儿童心灵的辉煌。用行动感染留守儿童、带动留守儿童、教育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用师爱激发留守儿童成人、成才。让充满爱的教育真正构建起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健康平台。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孩子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不仅仅关系一个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安宁,影响的是整个下一代,最深层次地危害到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关注留守孩子,关爱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热点,成为我们紧迫的社会责任,一种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对留守儿童的品质、人格情操的形成产生功不可没的影响。春风化雨,大爱无声,让全社会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温馨的生活环境,像知时节的春雨,用真诚的爱去滋润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田,用热情的火去点亮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心灯,指引孩子生命的航程,驱除蒙昧,收获希望,使他们的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宝林镇 邓媛;
2、《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刘丽丽;
3、《“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环球时报》);
4、《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作者:青永红 周林;
5、《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探究》(《现代交际》2011年01期 )等等。
孙义坤
标签:
德育论文
爱的呼唤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留守中学生个案分析(德育论文)
下一篇:
《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