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课堂实录
阅读:837 2017-03-21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我上《拿来主义》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第一课时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绍兴上虞区丰惠中学 刘建松
整体框架:不沉溺于论点、证据、论证,
只在乎鲁迅体的杂文语言特点。
攻其一点,放过其他。
•出示三张图片(甄嬛、华妃、皇后)。甄嬛传
贱人就是矫情,为何成为网红词语?(甄嬛体语言分析)
•出示 “没吃早饭篇”。
•华妃体:“明知道本宫今日未进早膳,一个个狐媚样儿硬要在本宫面前甚是吃得香!贱人就是矫情,吃个早饭还了不得了!看我不禀告皇上,定斩了你们整个寝宫的脑袋!
•甄嬛体:“今儿个膳食备得甚是精致诱人,尤是那道爽口甘甜的蜜汁藕片,真真是极好的。我正巧未进早点,恰逢今日食欲不错,得此膳食倒也不负恩泽了。”
•宜修体:“臣妾今日晨起头痛欲裂,食欲不振实在是滴水未能沾。臣妾倒罢了,只是皇上您操劳国事,胃口再不济也定要进两口,龙体为重啊。”(为何如此导入,其实目标就是文本语言的赏析,本节课重点就在鲁迅体的认可,故从甄嬛体同类引入)
•师:出示鲁迅图片(一张是大病初愈后抽烟的照片,一张是50岁的生日照片),直观告诉老师,你对鲁迅的第一感觉?(停顿)鲁迅体是怎样一种文体?你喜不喜欢这种风格特征,至少说出一种理由(学生自由回答,)(为何如此引,还是引向对语言的品读,也可了解学生的学情,学生是很怕读鲁迅的文章的,老师是有责任的)
•师:朗读标题两遍,你觉得这个标题奇怪吗?一般在主义前会加哪些词?(学生回答)(先易后难,慢慢来)
•师:能用绍兴话朗读这个标题吗?(学生朗读,有味道)
•师:是啊,这个标题是那样的另类,“拿来”两个字很通俗、接地气,而“主义”又是那样的庄重,高大上。能把高大上和接地气有机的融合,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
•师:标题是拿来主义,是一开始就单刀直入,提出拿来主义吗?
•生:不是
•师:那为什么不一针见血的写,而偏偏转弯抹角的,难道大作家就是矫情?(停顿)那第一段在写什么?又是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还是引向语言的艺术)
•生:提到了闭关主义、
•生:还有送去主义,象征主义
师:象征主义只是艺术的一个流派,和拿来主义没有之间的联系。
师:第一段中找出你读起来特别有味道的名词和动词,划一划,读一读(学生划读,然后自由交流)(限制方向,有的放矢,开口要小,精准进入文本)
师: 出示两段改写自课文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辨认,并比较与原文的区别。
A.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B.中国一直奉行“闭关主义”,排斥对外交流。自从鸦片战争战败之后,又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师:这两段文字有区别吗?你能说说吗?(不同文体的区别,更有利于对鲁迅的认可)
生:第二段是历史课本的,第一段是语文课本。
师:讲的很实在。你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这对你们来说是个艰难的选择,是喜欢语文还是历史。(学生说)
生:第一段形象,生动,第二段抽象,没有味道。
师:文学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我们应热爱文字,热爱文学。鲁迅的杂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形象性,那种无以复加的形象,甚至是无法模仿的形象性。(适当插入语文广告,不犯法)
师:此处运用“自己”“别人”“枪炮”“一串钉子”等形象名词,通过“不去”“不许来”“打破”“碰”等动词,生动地指出了“闭关主义”的盲目自大以及中国遭受的惨痛失败。你看,钉子不是一枚钉子,是一串,那种失败的被扎的惨痛,历历在目。多么形象的语句啊。
师:这是对闭关主义生动的描绘,第一段中重点不是闭关主义?而是---
生:送去主义
师:送什么呢?中国能送什么呢?如果是我们写,会怎样写?(停顿)鲁迅是怎样描绘的?(还是语言的艺术)
生:送古董,送古画,还有送梅兰芳,送人。
师:特别形象的词语,你觉得有哪些?说说你对这些文字的直观感受?比如为何说“但终不知后事如何”?鲁迅为何这样说?后事到底怎样?(老师的适当引导)
生:是说这些古董宝贝没有,被外国人抢走了。
生:被人贪污了,占为己有了。
师:各种可能都有,结果是一样的,但很大的可能就是被人盗卖甚至盗卖了,鲁迅偏偏不直接说,而是话中有话,话外有话,让读者猜想。还有吗?
生: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捧着用的很好,恭敬的样子,还要挂,
师:你能模仿捧和挂的动作吗(学生模仿)(要学生动起来,能直观的感受到用词的奥秘)
师:你能从捧字恭敬的背后看出了什么?
生:奴才,可怜的样子,电视剧中那些奴才和丫鬟是这样的。
师:讲得不错,那几张画,是说画多,还是画少,(停顿)比如拿着几张人民币到处招摇。(课堂中老师的语速停顿太重要了,不要急,慢慢来)
生:画少,
师:既然画很少,还一路的挂过去,这是发扬国光吗?
生:不是,那是国耻。
师:对,这在是打肿脸
生:充胖子。
师:你看,这些这除了奴才的可怜之外,还有寒酸自卑的一面。
讽刺这些“大师”好似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郎中,自吹自擂、招摇过市、到处拍卖的可怜相。但还不以为耻
生:反以为荣,
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奴性和媚态。这就是鲁迅的文字,只有他一家,别无分店啊。(对鲁迅体的归纳,要及时简明)
师:鲁迅的文章在形象生动的背后有着强烈的个人憎恶,这位矮个子男人从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绝不矫情。也不怕得罪人?你看,第三次送,要得罪人了,谁呀?
展开全文阅读
生:梅兰芳。
师:知道梅兰芳不?是男还是女,和梅艳芳不一个样吧。
生:唱戏的,男的。
师:具体说是唱京剧,美男子,也是大艺术家,但最善于扮女人,比如醉酒的杨贵妃,葬花的林黛玉。唱戏的居然称他为
生:博士
师:博士有何用意?
生:讽刺和调侃。
师:还说唱戏称为
生:传道
师:一般哪些人传道?
生:传教士,道士
师:宗教家,思想家吧,唱戏的传道,有何道可传,是不是对他的讽刺?还说不想讨论梅博士了,是不想讨论吗?(进一步引申,点化)
生:是不愿讨论,不屑讨论,
师:这就是鲁迅的风格,鲁迅“黑梅兰芳”,在那是也是占据娱乐圈的头条的,估计双方的粉丝也相互掐架。在其他的文字鲁迅曾这样写梅兰芳。(现实的穿越)
出示
“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艺术’是男人扮女人。这艺术的可贵,是在于两面光,或谓之‘中庸’!男人看见‘扮女人’,女人看见‘男人扮’,表面上是中性,骨子里当然还是男的。” 《厦门通信》 (《华盖集》续编)
“前几天的夜里,忽然听到梅兰芳‘艺员’的歌声,自然是留在留声机里的,像粗糙而钝的针尖一般,刺得我耳膜很不舒服。于是我就想到我的杂感,大约也刺得佩服梅‘艺员’的正人君子们不大舒服罢,所以要我不再做。(还是鲁迅体的展示)
师:这就是鲁迅体,那样的辛辣、冷嘲热讽,观点鲜明,不媚俗,不阿世,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
1933年,甚至他们同桌吃饭,彼此也都知道对方身份,却形同路人,自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讲。
师:鲁迅为何”黑”梅兰芳呢,这也是一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可能鲁迅不喜欢京戏,恨屋及乌,对梅兰芳当时的艺术也不欣赏。(一笔带过,余音绕梁)
师:所以第一段结尾处说,算得上一点进步。明显也是
生:讽刺
师:明说进步,实际是倒退,这是鲁迅的反语,绍兴人叫做戏话。
归纳:鲁迅体
1、用词精当、灵活,表现力强
2、词句具有强大的战斗力、杀伤力
3、富于形象性,又富于情感性
现场操练: 你会怎样写?(动手,找一下感觉)
在这个社会里,老实人只会勤勤恳恳的奋斗,来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有些“聪明人”就会耍手段、玩心机,通过贬损别人、排挤别人来出人头地
鲁迅会怎样写?
出示鲁迅先生的原作:
从前梁实秋教授曾经说过:穷人总是要爬,往上爬,爬到富翁的地位。
可是爬的人那么多,而路只有一条,十分拥挤。老实的照着章程规规矩矩的爬,大都是爬不上去的。聪明人就会推,把别人推开,推倒,踏在脚底下,踹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顶,爬上去了。大多数人却还只是爬,认定自己的冤家并不在上面,而只在旁边──是那些一同在爬的人。他们大都忍耐着一切,两脚两手都着地,一步步的挨上去又挤下来,挤下来又挨上去,没有休止的。 (鲁迅《爬与撞》)
课后思考:
为何第一段不直接写拿来主义?你猜猜,鲁迅是怎样考虑的?
待续。。。。。。。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
师:《拿来主义》杂文,前几段用漫画、讽刺的笔调揭示了一味“送去”的恶果,如果国家强大繁盛时,送一些东西倒也无可厚非。关键是自己一穷二白,揭不开锅时,还要送,这就有问题了。所以鲁迅说,除了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否则就像尼采一样发疯。可见,鲁迅并不一味的反对送,而是有条件的送,说明鲁迅有世界眼光。下文中提到了送来,外国送来的东西是什么?鲁迅是怎样写的?(导入有些长,其实也不错。)
生:鸦片、废枪炮
生:香粉,电影,各种小东西。
师:好像五大强国都来了,我们注意到先有英国的鸦片,“先有”两字能省略吗?(细处读)
生:后面还有“后有”,说明送来东西多,快速。
师:别人,不,别国给你东西还不好?外国多友好啊。(明知故问,思考)
生:不,这需要钱的,又不是免费的。
师:是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鸦片毒害了多少中国人,还引发了两次战争。
生:废枪炮不是好东西,是别国不要的淘汰品。
师:香粉不错吧,还是巴黎的?名牌?电影,美国好莱坞的,很棒吧。实际上,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个热衷于观赏中外影片的影迷。1939年10月,鲁迅夫人许广平在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时曾说过:“鲁迅先生将看电影作为自己最大的享受,到临终前仍兴味不减。”
师:但为何说吓怕了,并且是恐怖。
生:因为这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
师:两个词语有区别吗?(停顿)都是对外国文化的,只不过一个是主动的,一个是被动,送来的背后是(关键词语的品味)
生:不怀好意
生:居心不良。
师:所以我们不能让别人一味的送来,而是自己去拿,是吗?
那怎么拿?鲁迅给我们的方法非常简单,读一读,读出那种语气?
生: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为何用了个叹号。你怎么理解?
生:说明拿时候要果断,
师:你是说不拿白不拿。问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你去拿别人的东西的前提或者原因是什么?
生:自己缺少,没有吧。
师:这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也有人是一种心理的癖好,他不拿别人的东西难受,闷得慌。当时的中国比较落后,破落户,假如有一大笔财产放在你的面前,你怎么办?两个字,
生:拿来
师:鲁迅怎么说?
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师:读一读这句话,注意语气叹号。那种果断,坚决,拿得彻底。(还是读)
师:鲁迅怎样形象的论述这个问题,朗读第8自然段。划出出现的三种人?(有目的的阅读)
生:孱头、混蛋、废物。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是骂人的话,鲁迅喜欢骂人,地球人都知道,被他一骂的人都成了名人。说说三种人?(学生说)
师:我归纳一下,第一种人,我怕,我躲。我逃避。能模仿老师归纳二、三两种人吗?
生:我怒、我烧,我否定
生:我蹩、我吸,我高兴
师:不错,我们归纳一下,一种是懦夫,逃避主义。
一种是莽夫,一切无所谓,虚无主义。
另一种是洋奴。外国就是好,一切好。(归纳得多精辟啊)
师:那这里的大宅子是大宅了吗?
生:是文化,
师:是外国文化,这比较恰当。鲁迅用比喻的手法,漫画的笔调形象地勾勒出三种人的丑态,这些都是他要否定的对象。
师:拿来主义者应该是怎样的态度?如果要你说,你会怎样说?对外国的文化?(欲擒故纵)
生:好的用,坏的不要
师:就是所谓的取其精华
生:去其糟粕
师:鲁迅是怎样说的?
生:比喻。
师:划出相关的比喻词语(学生划出)(学生动笔好)
师:鱼翅指什么?
生:鱼翅是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好东西。
师:是啊,相传在清朝乾隆年间,鱼翅被当作贡品从国外流入中国,当时在中国没人会做,后来成为皇家宫廷菜。而鲁迅说,要像萝卜白菜大家一起吃,当然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精华的文化要大众化。
生:鸦片是毒品,要销毁。
师:虎门销烟,但鸦片一定要销毁吗?中国有没有种鸦片的?
生:是有害处和坏处的文化,
师:具体说,是好处比坏处要多的文化,我们挑选利益和害处并存的文化时,这要考量你的眼光了。把他的好处最大化。
生:烟枪烟灯是糟粕,
师:但为何说国粹。
生:反语。
师:当年鸦片尚未传入中国,烟枪已悄然流行。英国人发明烟枪后,作为礼品赠送与清朝的达官贵人和纨绔子弟,随后便有源源不断的鸦片招摇入市,随后便有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和一连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展开余文
烟枪和烟灯是没有使用价值,但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警醒后人的文化。
师:还剩下姨太太。怎么办?注意,是一群姨太太。为何是一群?谁会有姨太太?(学生回答)
师:现在叫小三,成了家庭和睦幸福的主要威胁。中国古代叫二房、妾,太太、小姐、少爷是外来称呼。
师:那你说,姨太太是指什么?
生:是坏东西,不好的东西。
师:老师说一下,供剥削阶级享用的反动腐朽的文化
所以使用、存放、毁灭各是什么?(学生回答)
师:使用的鱼翅和鸦片,存放的烟枪和烟灯。毁灭的是姨太太。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比喻的排列顺序,为何不把姨太太放在第一位?(停顿)鲁迅还是很看重外国文化的。鲁迅认为,只有积极的吸收外来文化,中国的好文艺才能新文艺,显示了鲁迅先生的世界眼光,只有放眼世界,勇敢拿来,才能赢得未来。人只有洞悉自己的存在欠缺是什么,想清楚应以何种方式去拿,明确拿来之后如何更有价值地使用,这才是拿来主义的精髓。朗读最后一段。(点题升华)
师:鲁迅自己曾说,“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疾常取类型”。鲁迅杂文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的感染力,一方面是语言的艺术,反语,讽刺比比皆是,目不暇接,漫画、比喻,新意别致,耐人寻味。更主要的是鲁迅的思想,出于对多灾多难的国家的热爱,无愧为时代的旗帜,民族的灵魂。
课外练习:为何如此说?
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正衣冠往往一天一次不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人每天都在接触灰尘,所以要经常洗澡,打点肥皂,用丝瓜瓤搓一搓,用水冲一冲,洗干净了,就神清气爽了。同样,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沾上灰尘,也会受到政治微生物的侵袭,因此也需要“洗澡”,既去灰去泥、放松身心,又舒张毛孔、促进新陈代谢,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有些人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总想掩饰,不愿意“洗澡”。对这样的人,同志们、组织上要帮助他们“洗洗澡”。
语文是朕的皇后,虽然朕几乎从来不翻她的牌子,可她的地位依然是那么的稳固。英语是朕的华妃,朕其实并不真正爱她,只是因为外戚的缘故总要给她家几分面子。数学是朕的嬛嬛,那年杏花微雨,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体育是朕的纯元皇后,那才是心中的挚爱。至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这些卑微的官女子,朕理都懒得理她,到底是谁让她们入宫的!
小刘
标签:
课堂实录
高一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一课堂实录
我上《拿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登高》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通过朗读介入文本,落实因声求气——我上《烛之武退秦师》课堂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