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案例
阅读:435 2017-03-26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我这样植树——教学《植树的牧羊人》之意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案例)
肖培东
“来,说说看,你默读时画出了哪一句?”石家庄一中东校区的报告厅,我问。
3月24日,石家庄,“笃行教育全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论坛”,我教的文章还是部编教材初一新课文《植树的牧羊人》。选教这篇外国小说,是很想把自己对“默读”对“圈点勾画”的教学理解传达给语文朋友。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会忽略编者的这一学法指导。其实,怎么默读,怎么去做圈点勾画,绝不是随意的。“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我想,应该是有教法讲究的。
这一课,我熟透于心,简洁的教学设计,从内容到人物形象,从语言到写作手法,从故事到精神,“奇迹”串成的课堂,清晰,深刻。我很有信心。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外国小说《植树的牧羊人》,你们都已经读过了,谁来说说文章的故事内容?”
“一位老人坚持不懈地种树,把荒山变成了美丽的家园。”
学生回答得很简练,概括准确扼要。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在荒漠中种出了大片的树林,把荒漠变成了绿洲。这个故事很简单,也很感人。
“你们再想想,文章写了‘我’与老人的几次见面?哪一次写得最为简单?”
“三次!最后一次写的字数最少了!”
看来,他们读得很认真。这学校的学生真不错!
“这篇文章是初一的新课文,编者还在教材里给了一段预习提示,怎么说的呢?默读课文,做好圈点勾画,哎,这就是给出了阅读学习的方法,即要默读,要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来辅助学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默读,学习用圈点勾画。好,第三次见面的文字最少,我们就默读第三次见面部分,默读过程中做好圈点勾画。”我很具体地说出了本课教学的方法。
学生开始默读,整个会场安安静静,笔尖沙沙的声音不时传来。
这部分内容,文段少,文字不多,三四分钟即可完成。学生的手开始陆续举起。这样,就回到我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了。
“来,说说看,你默读时画出了哪一句?”石家庄一中东校区的报告厅,我问。
一个男孩站了起来,大声地读:“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咦,我怎么没读到过这样一句?
你再读一遍。
“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没错,这个句子我从没读过,我是那么熟悉这篇文章,拐拐角角的我都清清楚楚!《植树的牧羊人》,教材里根本没有这样一句话的!
我凑近一看,果然,学生们手里的教材文章,和课本上的不一样!
他们读的第三次见面(A)是这样写的:
我最后一次看到布非耶,是在1945年的6月。那时他已是八十七岁的老人。
当我坐车进入高地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河水汩汩地流入池塘,池塘边还种了一棵菩提树。原先的废墟修复成崭新的房舍,周围的菜圃与花园,井然混栽着各式各样的白菜、玫瑰、韭葱、金鱼草和秋牡丹。
虽然刚受过战争的洗礼,但大地已有复苏的迹象。山坡上铺着一块一块的小麦田和裸麦田;狭长的山谷下,草地开始吐绿。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艾尔则阿·布非耶。
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艾尔则阿·布非耶,1947年逝世于法国巴农的安养院。
而我们课文里的(B)却是这样的:
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每当我想到这位种树的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文字的翻译完全不同!我又瞬时扫描了一下开头,也不一样。
展开全文阅读
A开头:才不过八年的时光,整个高地便焕然一新,散发出健康富裕的光芒。
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
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大约四十年前,我长途跋涉来到阿尔卑斯山下的普洛旺斯高原。当时这个高原一片黄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
我走了三天,来到一个破落村庄的废墟附近。这个村庄的房子早已在风吹雨淋之下,失去了它们的屋顶。一座尖塔倾圮的教堂,显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但是现在却毫无生命的迹象。
由于我的水在两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我原本以为村子里应该有水井,找到它时才发现,它早已干涸。
其实,我对这一带相当熟悉。高地上稀疏地错落着四五个村庄,其中大部分居民因为忍受不了干旱的气候搬走了,剩下几家烧炭工人,生活十分艰辛。
B开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高原,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我在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帐蓬。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个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
语言的表述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老师一定没从教材上复印,而是简单地从电脑上下载了这篇文章,可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翻译版本。我的天啊!而此时,课堂已经开始五分钟了!
台下,几百名听课老师!我的心一阵颤抖,却必须忍住惊讶……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我这样植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这个时代需要真语文——王旭明(教师随笔)
下一篇:
黄河颂 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