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范文
阅读:924  
标签:高考范文
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进 2000年全国及上海高考作文试题简评


  

文/高志华 

  

  高考作文命题,实质上是科研活动:一方面,它应体现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鲜活的实践经 验和作文教学研究的理论高度——即遵循作文“教”与“学”的规律;另一方面,它又要不断 探索“考”的思想、途径和方法——发现、总结“考”的规律。一句话,它既要与教学、 科研的实践同步,表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又要引导教学与科研,表现出睿智的前瞻性。  

  既然高考作文命题实质上是科研活动,那么,要健康地发展,就应该强调从命题思想、思路、 题型、文字表述、评分标准等各个环节的科学化。  

  应该说,自新时期至今,无论全国题还是上海题,正是沿着科学化的道路走过来的。  

  然而,无论全国题还是上海题,都有在不断成功的探索性前进的同时,存在着某些违背“科学 性”的不足或遗憾。    为了论述的方便,笔者将“科学化”的涵义分以下七条,在七条之中,将全国题或上海题的成 功、不足或缺憾分述之。   

  一、创造性  

  墨守成规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倒退,就是愚昧;而创造,才是科学的生命。只有创造,才能发 现规律——尽管创造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会有某些完全可以矫正的失误或弥补的缺憾。  

  应该承认,在全国整套试题中,同其他板块相较,作文板块最富有创造性。  

  创造性鲜明,科学性就强。反之亦然。多年割舍不下的几句“名句默写”题型,其要害就是违 背了教、学、考的科学性——当然,终于在今年未作要求,然而,对早已满城风雨的正确意见 采纳得何其慢也!  

  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大胆探索,勇于创造,有哪些可肯定之处呢?  

  在内容上,远离政治热点及政治口号乃至疏离正在被现实检验的道德教化条文,主要让考生写 做人、做学问、人与自然的关系、审美(如赏析漫画)、文学(指片断描写题)、哲理、健康心 理与健全人格等方面的内容。近三年来,试题内容又体现出与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最新的科 研成果常识相接轨(1998年为心理学,1999年为生物学,2000年为哲学与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 的崭新的特色。这样,就使过去的中学生无论是平时作文还是应试作文都写“政治口号作文 ”或贫血寡情的“书斋作文”或没话找话的“童稚作文”成为历史。  

  在形式上,探索的轨迹似乎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包括文字、图画两类材 料)→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这一轨迹表明,其形式愈来愈逼近中学生的写作心理、考场作文 的规律及写作本身的规律。  

  总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给考生提供了施展写作才华的广阔天地,给考生的写作心理提供了较 大的自由度,起着积极引导作文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灵活性  

  既然我们在高考作文试题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探索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总是 长期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起作用的),那么,我们就要坚守一些东西。高考作文试题“年年出 新”的探索或期望或预测,都是十分有害的:第一,作文教学实践、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的成果 、命题的经验教训等等,都不足以给下一年命题的“出新”提供足够量的信息;第二,作文命 题不是工业生产,花色品种可以日新月异,既是科研,还要有必备的潜心和耐心;第三,即使能 做到年年出新,必然助长教学、应试中忙于赶新潮、热衷搞预测的浮躁心态。  

  因此,成功的题型,不妨隔年挑选使用(其实,前些年已经这样做了——不知是否自觉?)。2000 年 的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有诸多优点,但也反映出了某些负面效应(后文将进行较详细论述)。 中语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不少人惊呼——明年再这样考,普遍出现的改头换面、模仿、照搬 甚至抄袭局面将如何应付?虽然这有些过虑,但明年采用过去多次采用的给材料作文、文艺评 论、一小加一大等题型(当然应加以改进),并不是不可选择的方案之一。  

  适当的灵活性,是科学态度之一。  

  三、稳定性  

  稳定,体现着自信和成熟;摇摆,可能说明自身缺乏对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科学认识。  

  全国作文试题是在创造精神的主导下,稳步前进的。近三年来的题型,其创造精神表现在愈来 愈切合学生的写作心理及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赞誉;其稳定性表现在每 前进一步,都以以前的成功题型为基石;每前进一步,都有一定的创新;每前进一步,都能让有 心人看到命题人在理论上或命题思想上积极探索的良苦用心及大胆而审慎的追求。  

  相比之下,上海作文试题虽然也有着智慧的闪光(如1986年的写《十五的月亮》的一个写作特 点)、切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交叉点(如1989年的针对以中学生为参加对象的各种大奖赛 、邀请赛发表不同看法)、抒写性灵(如1992年的《遥望星空》)、选取创造意识、参与意识 、现 代理念与社会生活的交叉点(如2000年的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立主题)等明显特点,但最大 的问题是命题思想的不十分确定甚至试题质量的不稳定。笔者以为,以下几类题目与成功的 题型相比,显出了较大的落差:政治色彩太浓(如1997年《五十年前的今天》),过于陈旧(如1 9 90年的《时间啊,时间》及1994年的《父辈》,在“文革”前的范文中也不难找到);相当一部 分 学校曾经练过(如1986年的《2000年回母校》、1993年的《机遇》);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应届 考 生练过(如1999年的《回声》,偏远的大西北连续几年的复习资料上都出现过该题目所提供的 “材料”,想必国际大都市上海当然难以避开这些抄来抄去的“材料”的辐射)。这些题目的 弊病在于考生会说假、大、空、套话,而且题易被一般智商的师生猜中。  


展开全文阅读
  是不是上海作文试题在稳定性方面,可以从全国作文试题中得到某些启示?  

  四、综合性  

  2000年的全国作文试题与上海作文试题,都不同程度地在内容上呈现综合性。 上海作文试题体现为历史、经济、地理、科技乃至广告学等的综合;全国作文试题则体现 为数学、哲学、心理学等的综合——其实,1999年全国试题已体现了生物、化学、社会 学等的综合。  

  作文试题在内容上呈现综合性,大大增大了命题的难度,同时给考生特别是优秀考生提供了广 阔的思考空间,更能全面、准确地考查一个考生的文化视野、知识储备、语文综合智能及真 正的写作水平。  

  这种成功而有益的探索,刚刚起步,还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有人提出了地域差别、城乡差别 、文理差别、男女差别等,认为此种题型对考生“并不公正”,虽有一定道理,但从宏观上看, 若考虑到那么多的“差别”,题就没法出了。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好的试题应让考生“人人 有话可说”,现在看来,不但是抹杀差别,而且是迁就愚昧(再好写的题目,都有考生无话可说 或胡说)。这些年成功的探索,似可将上述观点修正为“理应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因为 ,有话可说还是无话可说,主要取决于学校及考生个人。这些年阅卷的实践表明:许多出类拔 萃的一类卷乃至满分卷多出自农村的优秀考生,而四类、五类卷中,城市的考生并不比农村的 考生少。  

  五、开放性  

  2000年高考作文的全国题及上海题在内容和形式上均不同程度地呈开放性,而以全国题为最 。  

  全国题的开放性,令许多中语界朋友惊愕——对文体的要求虽然是“文体不限”(而不是大家 习惯了的“诗歌除外”)。在平时考试中,我们一些朋友总是想多给一些限制,少给一些自由 。比如,连续几年全国题都是“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一些朋友命的题目还要规定“诗歌、 戏剧除外,文体不限”——似乎这样多加一条绳索,才不会“出乱子”。  

  由于2000年高考全国作文试题在体裁上给考生提供了驰骋的广阔天地,仅陕西一地,就出现了 写成散文、随笔、小小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戏剧小品、杂文、诗歌等体裁的满分卷— —这一现象,给作文教学、作文测试,提供了许许多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六、严肃性  

  科学精神,首先是严肃的。多年来的流弊是:高考一结束,就有一批“热烈欢呼”式的赞扬文 章发表,极少见到严肃的商榷乃至批评文章。  

  2000年的全国高考作文试题的成功探索值得肯定之处,前已备述,这里,想就试题的负面效应( 或曰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与感兴趣者商讨。  

  第一,2000年的“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为了与以往的“给材料淡化文体作文”相 区别,姑妄名之),与“给材料淡化文体作文”(如全国1998、1999年作文试题)在选材、立意 范围上是有区别的:前者在选材、立意上呈现以话题为圆心的辐射状“多重圆环”;后者则呈 现以材料许可为范围的、从一点引出两条不重合的射线所组成的“扇面”。  

  “给材料型话题作文”的材料可繁可简,而“话题型淡化文体作文”的话题则宜简不宜繁。2 000年的全国作文试题实质是“给材料”与“限话题”两种类型的淡化文体作文的揉合—— 因 此,在阅卷中出现了许多老师仍用过去常见的“给材料淡化文体作文”选材、立意的原则去 “死框”今年的考生作文的选材、立意的严重问题(他们将许多围绕了话题的作文误判为偏 题乃至脱题)。  

  第二,作文题的“话题”来自社会的信息源。古今中外的作家、科学家们的文章来自更广阔 的社会信息源——无论如何变化,高考作文试题的话题范围,不可能超出作家、科学家的话题 范围:倘若用圆圈图示高考作文的话题之圆,无论如何是被“圈”在作家、科学家的话题之 圆以内的。这就是说,阅读面广、文化视野广阔(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的考生,完全有可能从 他的阅读库存中抽取一篇或章节去从容地套高考的话题——或借用主题,或改编结构,或改动 故事,或添加人物,或掐头去尾,或穿靴戴帽,或偷梁换柱,或部分照搬,或全部模仿,甚或一字 不差地“默写”(今年试卷中已出现了此类情况),我们将用怎样的科学态度及方法面对它?   

  第三,关于发展等级的给分问题。规定发展等级,旨在鼓励创新,指导思想是对的。但在“等 级评分标准”中关于赋分的规定过于笼统,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据笔者所知,北方某省规 定在36分以上则可获得一定的发展等级分(理由是及格的文章完全有可能在结构或语言等方 面上出新);南方某省则规定45分以上的文章才有资格获得一定的发展等级分数。这就造成了 全国的标准不一。  

  最主要的,是这种“鼓励”,只有“宣传”和“倡导”的意义,并不能增加对于考试来说具 有实质意义的“分数”:首先,前几年规定的评分标准中,关于立意、描写、语言、结构方面 的有关得分点,与现在的“发展等级得分点”相类似或完全相同——那么,确定发展等级得分 点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其次,过去的好作文照样得一类的分数直至满分,现在将其划为“发展 等级作文”,也是60分撑死,“鼓励”体现在何处?试想,今后的发展等级作文的分数可在满分 的基础上叠加1—20分(直到全卷150分为止)以示鼓励,不知是否属痴人说梦?因为,只要我们 面对考生的作文实际,就会发现,那些写出了真正的“发展等级作文”的考生,不知要比那些 仅仅跟着老师苦练、写出了样样符合要求的满分作文的考生的知识面要宽广多少倍,语文 智能要高出多少倍,读的书要多出多少倍——需知现在相当多的考生依然是课外什么也不读 ,练上几十套题上考场的…… 

  七、严密性  

  作文试题文字的表述,应该严密。过去不严密的情形,多有发生:乱发明概念(如“情境作 文”);乱限定字数(如“350字”的议论文和记叙文);乱规定写法(如“突出”事件的“过 程”);等等。这些,都给阅读、教学带来混乱。 2000年的全国作文试题仍有不严密处。统观试题,其核心应是面对同一问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但题中却冒出一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 变化了的事物,先后出现的不同问题,答案当然是不同的, 这两句就几近废话(考生若照此写下去,立意必然肤浅)了。其作用是在审题时将考生引入歧 途。另外,开头一句“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统观整个试题,内容与会议 性质没有直接关系,“创新”一词恰合热点,于是不少考生离题而谈创新的作用。   

  试题中的每一个句子乃至词语,要么是提供思考的源泉,要么是限条件的或提供拐棍的,而 不能因随意而给考生在客观上制造麻烦。  

  上海题中有一句“并说说你的设想”,则属于表义不清而添乱的话语。“论证”了“主题” ,又要说设想,是不是会造成议论加说明的文体莫辨?“设想”什么——如何宣传主题的设 想?准备2010年世博会的设想?世博会的创意设想?这一句不是提供了自由,而是会使考生不 知所从。 八、协调性 协调的,才是科学的。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作文板块创新的力度大,成果显著,其他板块则 平平——至于“巴金”“原名”一说常识题犯常识性错误,就不仅仅是一个笑料了。另外, 上海题的阅读(80分)+写作(70分)的结构模式较全国试卷的结构模式要科学、进步一些—— 不知全国试题在这一点上为何对上海题的成功之处熟视无睹? 试题有所谓“京派”“海派”之分,在科学化的道路上前进的目标则一。还望京沪相互学习 形成互补。  

  面对语文教学、高三语文复习训练的现状,我们依然不能不表示深深的忧虑:基本仍是一道 道、一套套地做题,讲题。高考试题指导教学及教研活动,依然任重而道远…… 

  

        

  
标签:高考范文 在科学化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夸张”有几种方式?
下一篇:以“活动”为载体提高语文教学的灵活主动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