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834 2017-03-31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土地的誓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易错字
挚痛(zhì) 嗥鸣(háo) 斑斓(lán) 怪诞(dàn) 亘古(gèn) 谰语(lán) 默契(qì) 田垄(lǒng) 蚱蜢(zhàměng) 污秽(huì) 辘辘(lù) 白桦林(huà) 镐头(gǎo) 泛滥(làn)
2.多音字
奔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热爱 形容爱的程度很深。 表示感情热烈,程度比“酷爱”浅。 喜爱很深,用“热爱”;
喜欢到极点,用“酷爱”。
酷爱 指非常喜爱,十分喜欢。 表示非常喜欢,程度比“热爱”深。
5.词语释义
挚痛:诚恳而深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斑斓:灿烂多彩。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怪诞:荒诞离奇;古怪。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京平,辽宁昌图人。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他和萧红、萧军、舒群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江南风景》,短篇小说集《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等。
【文题解说】
本文的题目比较独特,其要点在于“誓言”。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创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国民政府把解决中日冲突的希望寄予“国联”,但“国联”却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国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的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作者在这篇抒情散文中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景物的美丽、丰饶,追忆了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显示了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既有对故土的深情赞美,又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流露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本文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流亡关内的东北人民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备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纵观全文,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几近呐喊的誓愿。含泪的叙述中,涌动的是对家的渴望和无尽的忧伤;肆意的感情宣泄中,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有家难回的凄苦和悲愤。细细品读,可以感知到重重波澜,万千悲慨。关东原野,对作者来说,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国人来说,是祖国版图上沦丧的国土。因此,眷恋乡土就有了让人产生共鸣的强烈的爱国色彩。本文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能够感受到文中丰沛的感情却难以确切地把握理解文意。如果在教学之初由学生朗读课文,可能不易掌握好分寸。其实,教师的表情朗读也是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经过朗读处理之后,课文中飘忽的情感会变得直观可感,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在情感熏陶、文意大致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可以进行配乐朗读,表情朗读,以使学生充分领会本文的诗意和情感。
本课为1课时。
1.识记并理解本文的生字词。
2.品味文中如火的意象和关键语句的含义。
3.朗读课文,充分领会贯串全文的意境和情感。
4.理解本文独特的抒情方式。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2.质疑法、讨论法、朗读法。
理解作者对沦陷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重点】
1.品味文中如火的意象和关键语句的含义。
2.朗读课文,充分领会贯串全文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
理解作者对沦陷故园的眷恋以及誓死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导入⇒疏通字词⇒感情读文⇒自主研读⇒比较阅读⇒研究语言
导入一:情境型
[设计意图] 用激情诵读歌词引出课题,营造浓厚的爱国氛围,学生在此氛围中积淀情感,饱含激情地走进文本,为更好地赏析本文做好铺垫。
【课前播放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
“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一声声歌唱,凝聚了人们对土地的多少深情厚意!土地,母亲般亲切的名字,每每唤起你,感觉就像母亲用那温柔的双手抚摸着我们,用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们一样;土地,你用你宽阔的胸怀养育着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
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动、奋斗,对土地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人们不会忘记,当年走投无路漂泊异乡的农人身怀的“家乡土”;人们不会忘记,蛰居海外的侨裔床头珍藏的“乡井土”;人们不会忘记,“寸金桥”上的民众抱着的“寸土当金与伊打,誓与国土共存亡”的信念……岁月悠悠,能冲淡许多记忆,却带不走那一幕幕的深沉与悲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土地的誓言》,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震撼。
导入二:关联型
[设计意图] 回顾“九一八”的历史事件,联系东北三省的丰富的物产,让学生逐步喜欢上东北的土地。带着这种情感走进文本,能够高效地阅读课文,与作者产生共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有那么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出产著名的“三宝”:人参、鹿茸和貂皮;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那里还有碧绿参天的白桦林,肥硕的小鹿,剽悍的马群……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生齐答:东北。】对,这里就是东北。【边说边展示课件。】
展开全文阅读
可是当时间的指针指向1931年9月18日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践踏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许多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1941年的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正是日寇全面侵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就在这个时候,著名的进步作家端木蕻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也为了激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日、保卫家乡的热情,写下了散文《土地的誓言》。
一、疏通字词,扫清障碍
[设计意图] 在读课文前,帮助学生疏通字词、背景、作者等情况,有助于下一步的顺读课文,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1.读准下列字音。
挚痛( ) 嗥鸣( ) 斑斓( )
怪诞( ) 亘古( ) 谰语( )
默契( ) 田垄( ) 蚱蜢( )
污秽( ) 丰饶( ) 辘辘( )
白桦林( ) 镐头( ) 泛滥( )
〔答案〕 zhì háo lán dàn gèn lán qì lǒng zhàměng huì ráo lù huà gǎo làn【采用生查字典正音,齐读、指名读、顺读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字音。】
2.解释下列词语。
(1)挚痛:
(2)嗥鸣:
(3)斑斓:
(4)谰语:
(5)亘古:
(6)污秽:
(7)怪诞:
(8)默契:
(9)泛滥:
〔答案〕 (1)诚恳而深切。(2)(野兽)大声嚎叫。(3)灿烂多彩。(4)没有根据的话。(5)远古。(6)肮脏的东西。(7)荒诞离奇,古怪。(8)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9)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3.了解作者。
【生在组内交流搜集的信息,教师补充点拨。】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满族。辽宁昌图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江南风景》《大江》,短篇小说《土地的誓言》《憎恨》《风陵渡》,童话《星星记》,京剧《戚继光斩子》《除三害》,评剧《罗汉钱》《梁山伯与祝英台》及长篇历史小说《曹雪芹》等。
4.了解背景。
【生在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九一八”事变资料,教师补充点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国民政府把解决中日冲突的希望寄予“国联”,但“国联”却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国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的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感情读文,触摸土地
[设计意图] 此文适合情感朗读,鉴于此,教师应在范读引领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的情感因素。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读完这篇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你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 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渴望重返故园……
三、自主研读,探究土地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问题的引领下,帮学生逐层梳理文本内容,并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同时再次指导学生情感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下问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问题一: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问题三:作者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四: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五: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明确〕
问题一: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问题二:作者热爱家乡,可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回不去。
问题三:作者的故乡关东原野是一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从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可以看出。
问题四:深切怀念、热情赞颂,忧伤回忆、愤怒呐喊,从作者的倾诉和誓言可以感受到。
问题五: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www-2-1-cnjy-com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愈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即“呼告手法”,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学生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土地的眷念之情;体会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四、比较阅读,回味土地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两段文字的比较阅读,促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课文总共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2.学生分小组充分探讨交流后,全班进行交流,教师引导: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
内容上的相同点:都有对故乡的回忆和描述。(第一段:“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第二段:“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丰饶”。)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教师引导:所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景物?
〔明确〕 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并采用景物的叠加,是为了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加强了对读者情感的冲击力。
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但没有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作者的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地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定的誓言。
3.学生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质疑研讨。
展开余文
4.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过程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五、细读课文,探究语言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深入研读课文的环节。旨在借助对重点语句的研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培养他们语言的鉴赏能力。
1.怎样理解“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明确〕 “泛滥”原义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又引申为“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细细品味这一词语会觉得十分贴切: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制地四下奔流,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用“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语句呢?须知,“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那么,“我的欢笑”已经死去了吗?是的,昔日在田垄间留下的欢笑曾经晶莹如露珠般,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2.如何理解第一段最后几句话?
〔明确〕 这几句确实较为费解,因为它包含了好几个层面的意思。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说的“红熟的浆液”。这一表层含义必须理解。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联想呢?因为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这时,充满激情的作者就进入了写意的层面:他用诗人般的语言塑造了两个战栗着、愤怒着并且不可阻挡地将要爆发出来的意象——一个是大地之心,一个是作者之心。这块广大的“关东大地”因为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3.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明确〕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的情绪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作“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4.作者把广大的关东原野,以“她”而不是“它”相称,这是为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明确〕 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故乡的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和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比如:“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这种感情经过多次反复渲染,像音乐的主旋律一样得到加强,自然会在读者心里掀起重重波澜,激起强烈的共鸣,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热爱。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的深沉的爱国热情。在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1.你积累了哪些爱国的名言、诗句?能给大家推荐几条吗?
2.以“我爱家乡的土地”为题,写一首诗歌。
链接一:
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与端木蕻良
吴福辉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东北作家群”里,有《憎恨》集的作者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其中,《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意的笔法写出的难以想象的人民的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沙》《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链接二: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1.引入情境,营造气氛,感悟时情。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写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得向着黑土地,发出了自己的誓言:我一定会回去!我愿付出一切!学生对这一知识点不难理解,因为他们运用身边的资源,已经了解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因而课堂气氛很融洽,也很浓厚。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本单元“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个特殊要求,设计了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3.面临的问题及纠正措施。
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没有问题,好像什么问题都会……
面对这样的尴尬,我思考了许多,分析了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担心问问题会被同学看不起,没有问问题的意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要让学生产生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
(2)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喷涌 蛛丝马迹 缠绕 黎明
B.谰语 斑斓 亘古 呻吟
C.丰绕 飘洋过海 泛烂 桨液
D.镐头 土壤 蚱蜢 原野
2.下面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挚痛(诚恳而深切) 斑斓(灿烂多彩)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
B.嗥鸣(大声嚎叫) 怪诞(离奇荒诞)
标直(笔直)
C.默契(投合) 田垄(田埂) 污秽(肮脏)
D.亘古(远古) 谰语(没有根据) 遏制(用尽)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 我走到哪里, 我睡得很沉, 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 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A.不管 还是 或者 总
B.不管 即使 或者 都
C.不论 或者 还是 都
D.不论 即使 还是 总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B.“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C.题目“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D.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
二、课外类文阅读
向泥土敬礼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村长让大家种水稻,但却颗粒无收。父亲说我们这里的地寒,水稻是金贵喜暖的玩意儿。泥土有脾气,你不要拗,种子也有脾气,你不要拗,你能把庄稼种到石板上?
③有时,我看到父亲在田埂上扛着锄头走,一遇到牛从对面思索着走过来,父亲就退后一步,虽不像西方的人用手捂着胸脯那样,但绝对的虔敬,如同除夕从祖坟上把先辈的神灵请回家过年一样。父亲相信牛和人一样,离头三尺的地方有神灵。
④父亲的手,虽然如树皮一样皱褶苍老,有点变形,条条青筋如蚯蚓,但有着泥土的温暖。我一握的时候,就感觉像庄稼的汁液传到我的血管,这是泥土的温度。这样的手在泥土里绝对灵活,他锄地时,绝对不伤害庄稼,而对草,也是尽量照顾,只要和庄稼和谐相处,父亲是不会对草痛下杀手的。
⑤父亲年老了,手指有时不太灵便,有一年惊蛰后,他在麦田松土的时候,不小心把一条在泥土下路过的蚯蚓斩断了,父亲内疚喃喃:这怎么好,这怎么好。父亲停下手,拿眼睛乜斜我一下,从兜里掏出一支卷烟,咝咝地吸着。然后闭上眼睛,他说出了令我吃惊的话:让我装死一会。这是在推己及物想象蚯蚓的痛吗?
⑥即使冬令时节,父亲也闲不住。他会和叫作家贼的麻雀对话,有时就撒出一些苞谷给这些小家伙,作为对它们一年来在窗前恪尽职守叫醒农人的犒赏。有时父亲要在阳光晴好的时候堆粪翻粪晒粪,这是对泥土的滋补。你想它们陪伴着小麦走了一春,陪伴着苞谷走了夏季秋季,如今到了该歇息的时候,就如女人产后要吃红皮鸡蛋喝红糖水。父亲还会到田地里去,他像逡巡的士兵,把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儿剔除了,怕这些骨头硌着睡眠的泥土,怕在地里漫游的小动物们闪了腰,怕来年开春撞坏了犁耙。父亲心里最清楚,土地糊弄不得,土地和人是兄弟,多少辈子都比邻而居,对别人好也是对自己好。
⑦从地里回来的父亲脸上有一块泥巴,母亲想用手抠下,又想卷起衣襟擦,父亲招呼了一下说不用了——父亲羞涩了,但母亲的亲昵是对劳作的一种尊重,泥土在脸上怎么了?有时米粒和碎馍掉到地上,父亲拾起吹一下,或者母亲用衣襟擦一下,就填到嘴里。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作为对一辈子的老邻居的奖赏,是否在父亲的脸上撒一把草籽,用洗脸水一浇就能发芽?诗人雅姆说:如果脸上有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展开余文
⑧是啊,我们什么时候,对有泥的人有过足够的尊重呢?我们向泥土敬个礼吧。
(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有删改)
6.通读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父亲”敬重泥土及其生灵的具体表现。
7.你如何理解第⑦段中“泥巴在父亲的脸上,不就是土地的徽章么”这句话?
8.文中引用诗人雅姆的诗句有何作用?
9.联系全文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向泥土敬个礼?
【答案与解析】
1.C(绕—饶;飘—漂;烂—滥;桨—浆。)
2.D(“遏”解释为“阻止”。)
3.B
4.(1)拟人 (2)比喻 (3)反复
5.D(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九一八”事变后十年,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
6.①懂得泥土和种子有脾气,“不要拗”;②与牛相遇时虔敬地后退避让;③不对草们痛下杀手;④误斩蚯蚓后深感内疚;⑤撒些苞谷给麻雀作为犒赏;⑥用粪滋补泥土;⑦剔除泥土里的瓦块、砖头儿;⑧拾起米粒和碎馍,吹一下就填到嘴里。
7.①父亲不嫌脸被泥巴弄脏,反而将其当作农人的一种荣耀;②父亲脸上的泥巴也是土地对父亲的一种特别奖赏;③这句话表现了父亲对泥土的无比尊重以及他和土地之间如同兄弟、邻居一样的亲密关系。
8.①点出文章的中心;②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美感);③深化作者的感情。
9.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上的农人更具有淳朴宽厚、钟情于土地、热爱劳作的优秀品质。向泥土致敬,就是向滋养我们的土壤和勤劳善良的人民致敬。
李杰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土地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最后一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
《木兰诗》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