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46  2017-05-16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过程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描绘世外桃源“芳草凄美,落英缤纷”,他曾欣喜而呼“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他就是?(陶渊明),我们都知道田园是生长粮食的地方,但对陶渊明而言,田园也是生长诗意的地方。透过他的诗文,我们看到了城市中那久违的花红柳绿,清风流水,蝉鸣蛙唱。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去感受那都市喧嚣之后的心灵皈依。

      之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导学案的自主学习,下面我们来看今天的学习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2.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独立自由的精神品格。)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7页。让我们随着这段视频齐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归园田居》四个字应该怎样理解。

      想必这段视频早已把大家带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中,那么谁来为我们范读一下。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我们常说诗歌的题目就好比诗歌的眼睛,那透过这双眼我们能看到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谈一谈你对题目的理解。那么他是从哪回到家,官场中的生活是人人都向往的,那他为什么会选择回家呢?回到家后就过得好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内容。下面给大家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整合答案。

      以“归” 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对官场生活既然如此厌恶,那他自然而然地要回家去了,是吗,第二组同学?

      2、为何而归? 

      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这是对自己为官生活的总结,是对“一去三十年”的终极评价。犹如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返。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以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这一个“误”字发出了陶渊明无限的人生心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

      为了洁身自好,为了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而归。我们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璞”,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

      3.那么第三组同学,他最后在哪里找到了心灵的皈依?

      这个画面你在都市里看到过吗?这个环境给人的感受是什么?恬静  幽雅  和平 自由,这个恬静、幽雅、和平和自由的田园,不仅仅是他所居住的家园,更是他精神上的家园。那么,第四组同学,陶渊明在他的世外桃源中生活得怎么样啊?

      我们这位同学说运用了一种对比的手法,陶渊明正是想通过对田园的描写,无言地批判官场的黑暗,正是因为不喜欢官场才喜欢田园,正是因为对官场充满了绝望和厌恶,他笔下的田园生活才分外美好。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陶渊明得到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如果你要归隐的话,你理解中的生活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几分钟时间,修改下导学案上你写的那段文字,看看谁的归隐生活最美。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和田园,就是陶渊明式的。但他最先影响我们民族的,不是他的诗艺,而是他的生活方式,生活姿态,以及他乐观从容的心态。我们要学习的正是他的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以及他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浩然傲气和高洁情怀。 

裴珍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归园田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回忆我的语文老师》教案——中考语文阅读与写作指导课
下一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