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备课资料
阅读:1932  2017-06-27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第2O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的采写感悟
让历史与现实碰撞交响——第2O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的采写感悟

      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阅兵式,《解放军报》次日发表了通讯《今天,我们豪迈受阅》,此文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评委给予的评价是:该文气势恢宏,意境深远,精彩纷呈,洋溢着军人特有的热情和豪迈。

      作为该文的作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此文能获大奖。是有幸沾了解放军的光,沾了大阅兵的光,沾了受阅将士的光,沾了军报的光。在这里,我们愿借此文与大家分享心得和感悟。

      电子媒体直播时代.重大活动纸媒报道有优势——“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更珍贵

      中国国庆大阅兵,举国欢腾,举世关注。这样的盛事,十年逢一。在电子媒体直播时代,受众会在第一时间、从各个角度看到大阅兵的盛况与细节。在这种情况下,纸媒记者采写消息也好、通讯也好、特写也好,利用文

      字描形状物的传统功能受到“颠覆性”的挑战。

      试想:观众已经通过电视、网络饱餐“直播盛宴”。记者再利用文字喋喋不休告诉读者大阅兵的过程、程序,官兵的表情、面貌,装备的形状、

      色彩等,意义何在?即便妙笔生花,文采飞扬.,充其量是一篇美文。很难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症结很简单——大阅兵什么样?观众已经在报纸印刷

      我们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读者看了电视、听了广播、浏览了网页之后,我们用什么来吸引读者再看我们这篇文章?”我们确定了一个清晰的写作思

      路,那就是既要写读者“看得到的”,更要写读者“看不到”的。——哪些读者看得到?

      文中写道:“上午10时,天安门广场,56门礼炮齐鸣6O响。人民英雄纪念碑下,200名国旗护卫队员拱卫着五星红旗,迈着169个正步走向国旗杆基

      座。~14个徒步方队排山倒海。陆续走来……沙漠型、山地型、丛林型、两栖型、海洋型、空降型……受阅官兵色彩斑斓的新型数码迷彩戎装,仿佛

      祖国广袤多姿的壮丽国土。”“天安门广场鲜花如海,红黄两色的花束簇成中国军人的钢铁誓言: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哪些读者看不到?

      文中写道:“169步,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69年的不平凡历程。169年,为了祖国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多少英雄儿女血沃中华!”“与10年前相比,这支队伍中增添了国防生、直

      招士官等‘国防新军’的身影,具有侦察监视、引导打击、潜水登陆和空中渗透能力的特种兵方队。更是首次成建制亮相。”“‘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

      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此时此刻,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中的深情告白,仿佛回荡在广场上空”……

      两相对比,“看得到”与“看不到”的区别一目了然——“看得到”的是现场,“看不到”的是历史;“看得到”的是台前,“看不到”的是幕后;“看得到”

      的是人所共见的一切,“看不到”的是记者现场萌生的遐思和畅想……

      由此,文章的特色突出了:记叙重大事件现场。“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往往更珍贵,它让文字不仅承担了描写叙述的常态功能,还承担了铺垫历

      史进程、引导读者思绪、营造情感氛围的特殊功能。这些功能。是摄像机的镜头、电视的画面没法告诉受众的。这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大跨度

      “穿插迂回”的文字调度,一定程度上也是亦步亦趋紧跟现场、图解现场的电子媒体解说词所不具备的。

      许多现实情感的浪花。都发源于历史的山谷中——“牵住历史的手”让新闻更厚重天安门前,金水桥畔,受阅大军排山倒海。壮怀激烈。

      大军走向远方、走向未来。然而,我们怎能忘记:这支队伍从哪里走来?

      于是。我们在现场采访了三个人.写了三段话——“爸爸要是活到今天,该有多高兴啊!”观礼台上,著名爱国将领吉鸿昌烈士的女儿吉瑞芝对记者说:“当

      年中国积贫积弱,父亲为抵抗日寇侵略,只能变卖家产购买枪械,组织武装。看到今天盛世中国的现代化国防装备。真让人忍不住像爸爸当年那样

      壤窜铷者

      大喊一声:我是中国人!”

      胸前挂满奖章、两次负伤、两次截肢的新四军老战士吴成,想起解放战争中一次战斗,记忆犹新:“我们20人的突击队,用步枪、手榴弹攻堡垒,打了

      两天三夜。仗打赢了,突击队只剩下两个人,那时,我们多盼望有炮啊……”说到这里,老人眼里涌起泪花。

      “1954年,我作为南京工程兵学校的学员,参加了国庆5周年阅兵。1999年。我作为阅兵总指挥,组织了国庆5O周年阅兵……”北京军区原司令员李新良对记者说:“从阅兵场

      上,我亲眼看到我军的‘小米加步枪,变成了‘飞机加大炮,变成了‘导弹加卫星“钢铁加芯片’,受阅的先进装备由单台单车抽组,到成建制、成系


展开全文阅读
      统亮相,这是多么大的变化!”

      三名受访者,讲述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建设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他们带领记者、也带领读者“牵住了历史的手”,赋予大阅兵悠远的历史纵深。让历史

      与现实碰撞交响,使这篇通讯有了不同寻常的深厚意蕴。

      然而,这三段文字来之不易。直到大阅兵开始之前,我们还仅有一个意向性的设计。采访谁?问什么?怎么写?这些问题还无暇顾及。大阅兵当天。记者李选清的采

      访位置在天安门城楼下的东侧观礼台。当受阅大军走来,他与其他媒体记者一样“兴奋不已”.但不同的是同行们都在不停地面对受阅方队按动

      照相机的快门,他却把主要精力用在采访“身边人”上。

      似乎是天作之合,该观礼台正好邀请了部分英模人物和革命烈士的后代代表,记者采访的三个人恰好代表我军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触景生情,向记者讲述了鲜为人知的

      历史细节和发自肺腑的现场观感。记者如获至宝。详细记载在采访本上。

      此时,耳边受阅大军步履铿锵,兵车辚辚,三位历史见证人的话语与记者心中的情感波涛应和激荡,形成了见诸报纸的三段文字。

      这篇通讯在参加第20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时,最受评委称道的正是这三段。他们评价,这些历史见证人的讲述,让这篇通讯的分量明显厚重。

      由此我们深切地感悟:正如璀璨的钻石,历经岩浆的洗礼。重大历史事件,无不是历史孕育的结晶。许许多多现实情感的浪花。都发源在历

      史的山谷中。

      一活用史实。让“军人情怀”与“家国情怀”融合——把“沧海桑田”蕴藏在字里行间

      《解放军报》作为一份中央级大报,它所寄托的情感力量首先必须感动中国军人,但仅仅感动军人还是不够的。国庆,是祖国的生日,是全体中

      国人的盛大节日。此时此刻,如何让这篇记叙国庆大阅兵的军事新闻报道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于是,我们在这篇通讯中先是有了这样一段抒情

      笔调——“壮哉!国庆大阅兵。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

      笔锋~转,记者写道——“世事沧桑。整整100年前,1909年,两位法国摄影家拍下了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张彩色照片:残破的城楼下,一辆人力车冒着寒风,匆匆而

      过。”“那一年,正是清宣统元年。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正阳门上,外国士兵架起大炮,炮口指向紫禁城。直到40年后

      的开国大典,天安门的木梁上,还嵌着八国联军炮击城楼没有爆炸的3发炮弹……”一扬一抑,恍如隔世的对比首先震撼了我们,相信也能震撼读

      者——我们苦难的民族走到今天,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这是多么来之不易。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没有一支强大的国

      防力量,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昂起头颅,傲立于世。

      这段史料,来自于我们前期“做功课”的偶然发现。为了写好这篇通讯,我们事先不仅深入阅兵村详细了解大阅兵的过程细节。还专门到图书馆、档案

      馆、书店寻找检索特定时期、特定地点发生的历史细节。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终于找到了“天安门第一张彩色照片”“开国大典天安门木梁上的炮弹”这

      两段珍闻。写进了通讯中。

      举国欢庆之时,这样冷峻的笔调是否有些“煞风景”?我们也担心过。初稿小样呈送给社领导后,当时主管军事部的军报谭健副总编辑和

      孙晓青总编辑一致看好这段史料的运用,给予充分肯定。小样送到夜班,各位同志也对此赞赏有加。

      当晚,天安门广场礼花漫天。仰望夜空.我们百感交集:中国军人首先是中国人。对于每一个当代中国人来说,民族自豪感的升华。离不开民族悲

      情的积淀。在普天同庆的时候,中国人祖祖辈辈血泪浇灌的历史之花不会“枯萎”,缅怀和忧患显得弥足珍贵。让悲惨历史永远不再重演。是国人的期

      盼,更是中国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于是,当晚在付印之前,本文责任编辑、时任总编辑孙晓青把原来的标题《盛世大阅兵》改为《今天,我们豪迈受阅》。我们又调整了此文的结

      尾,写下这样一段话——“6O年风雨.一甲子辉煌。56个方阵,象征56个民族。人民军队与共和国一起进步,一起成长,一起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时此刻,

      追思与缅怀,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在同一时空汇聚,都凝结在这情感的峰巅,抒写在这壮美的画卷!”

      本文作者分别为解放军报社副总编辑、军事部副主任、军事部训练组组长) 责任编辑:于都
标签:备课资料 八年级备课资料 第2O届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文原文)
下一篇:《美丽的颜色》课文原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