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642  2017-07-09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穿井得一人》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穿、汲、及、闻、道、对、国。

      2.解读文本,理解寓言内涵。

      3. 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一、经典诵读,解题入文

      凡出 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吕不韦

      二、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诵读 ,释义

      1、国人道之  (        )

      2、闻之于宋君  (       )

      3、溉汲(       )读音(        )

      4、及其家穿井  (        )

      5、得一人之使   (       )

      (二)抓起因,明晓文脉

      宋之丁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一人居外。

      ——他们家为什么挖井?溉汲、居。

      (三)小结:丁家打了一口井,不必像以前那样专门有一个人去打水了,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相当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三、依文解言,判断案情

      (一)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宋国的国君决定追究这起谣言的责任人。你是断案大臣,你觉得:谁应该为这起谣言负责?

      讨论后,请同学上黑板写出结论

      (二)依文解言:

      丁氏:吾穿井得一人。  翻译:

      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翻译:

      真相: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

      四、联系生活,防微杜渐

      1.激发引导:有人说:当真理还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已经走遍世界了。现 代环境下,利用灵活无序的网络传播,谣言传播变的速度更快、作用力更强。说说你听的传闻, 最后证实是谣言。

      2.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觉得怎样消除“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

      五、巩固训练

      六、(一)课堂训练 

      一 词多义:有闻而传之者  求闻之若此  闻之于宋君

      古今异义:国人道之

      常见易错: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二)下笔如有神:以“谣言”为写作内容,学写一篇寓言,或写一篇记叙文。

      红袜子节

      12月下雪的这一天,预科班某同学想测试自己的话语影响有多大,便做了一个恶作剧。

      他们在网络上匿名散布 “12月12日是‘红袜子日’”,大 家都应该穿红袜子的消息,并和身边的人谈论这个话题。很明显,大家对这个新奇有趣的节日十分感兴趣,网络上的那条消息被转发了很多次 ,甚至锦上添花,给这个所谓的“节日”编上了来历和习俗;学生们所能接触到的人群,也几乎都知道了“红袜子日 ”。到了这一天,学生们的恶作剧得逞了:大街上真的有很多人穿上了红袜子,这一节日几乎已经无人不晓了。

      千万不要小看一句谣言的传播力!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穿井得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穿井得一人》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语文版七下《列子》二则《杞人忧天》《杨布打狗》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