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361  2017-10-03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梦回繁华》精品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20  梦回繁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2.揣摩本文说明语言的特点,领略这一国宝级画作的美,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条理分明,细腻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  清明上河图

      播放歌曲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国宝级文物,历来为后人所景仰。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宋代社会,看看大家眼中的宋朝东京汴梁人,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二、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清明上河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重点)

      2.掌握作者条理清晰地介绍画作的说明方法,揣摩作者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难点)

      3.增强热爱中华文明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三、背景资料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5.5厘米,长525厘米,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生活状况,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总之,《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四、检查预习

      1  读一读字音

      拓(tuò)展  跋(bá  ) 灭绢(juān  )本  田畴( chóu )春寒料峭(qiào) 

      擅(shàn   )长  无暇(xiá   )  宏(hóng   )敞   酒肆(sì   )

      2 写一写字形

      拓tuò(  开拓    )

      tà(  拓片    )

      盛shèng(  盛开    )

      chéng(  盛满    )

      3记一记词义

      1.拓展:

      开拓扩展。

      2.题跋:

      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3.覆灭:全部被消灭。

      例句:清王朝覆灭后,八旗贵族断了皇粮,不少只会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沦为乞丐。

      4.绢本:

      绘在绢、绫等丝织物上的字画。

      5.内忧外患:

      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的僵局或困境,无暇顾及其他人或事。例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处在内忧外患之中。

      6.田畴:

      田地;田野。

      7.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出现的寒冷天气。

      例句: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农民已经开始着手春耕了。

      8.长途跋涉:


展开全文阅读
      指远距离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9.枢纽:

      事物的关键;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

      10.摩肩接踵:

      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五、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人和物

      导思1. 《清明上河图》都画了哪些人和物?说明了什么?

      多角度

      导思2.作者是从哪些角度策界绍《清明上河图》的?

      情感

      导思3.读完这篇文化,你对《清明上河图》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受?

      关键词:繁华   清明上河图

      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①②):

      交代了《清明上河图》产生的历史背景、意义及作者张择端的生平。

      第二部分(③④):

      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内容。

      第三部分(⑤):

      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六、精读品味

      第一部分(1—2段)

      1.第一段第二句话中的“极大的”一词能否去掉?

      【答案】为什么?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不能。“极大的”一词表程度,说明绘画的题材范围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删去之后其程度就会减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第二段第一句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不能去掉。“可能”一词表推测、估计,意思是说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时间不确定,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第二部分(3、4段)

      3.第三段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本题运用列数字作用答题模式。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对《清明上河图》的长宽加以说明,让读者对这幅画的规模有直观的了解,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4.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的?  

      【答案】哪些词语可以体现?本题运用说明顺序判断四法。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时采用了空间顺序,文中的“画面开卷处”“画面中段”“后段”三个词语可以体现出来。 

      第三部分(5段)

      5.第五段第一句这句话在这段话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简明扼要地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作特点,在段落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6.最后一段引用资料,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句话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更有针对性,更好地说明《清明上河图》的写实性很强,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七、研读探究

      1. 【手法探究】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作品,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

      【答案】①就整篇文章来说,作者采用了逻辑顺序,先说画作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画作的作者,紧接着介绍画作的内容,最后说明画作的艺术特色,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②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时,作者又采用空间顺序,先说“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紧接着是“画面中段”描绘的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最后“后段”描绘的是汴梁市区的街道。总体来说是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的。

      2. 【难点探究】作者在写作的时候,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如“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写出了春天乍暖还寒时候优美的田园风

      光;“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写出了当时汴京的繁华热闹场景;“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 则准确地概括了《清明上河图》画作的特点。 

      八、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历史背景

      梦    第一部分   作者生平

      回   

      繁    第二部分:画作内容

      华    第三部分:艺术特色

      探究主旨

      本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对画作中描绘的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进行了介绍,加深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归纳艺术特色

      1.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运用列数字、引资料等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写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人们对国宝的兴趣。


展开余文
      2.使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使说明生动形象。

      作者采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运用四字短语,恰到好处地写出国宝级画作的特点,使读者对画作有了详细的了解。

      3.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尽管《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在作者笔下,却显得条理清晰、细腻具体,丝毫没有混乱的感觉。文章虽相对短小,但不仅介绍了画作的内容,而且连画作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也清晰地表达出来。

      九、拓展延伸

      清明上河图---配图诗八首(上)

      (图一)

      青山隐隐碧水长,故国神游意彷徨。

      孰料筝绳拴不住,千年一梦到汴梁。

      (图二)

      瑶池仙境正陶醉,丝竹声起在耳旁。

      初到贵地难分辨,谁加新人谁家王?

      (图三)

      你方歌罢我登场,戏台虽小牵肚肠。

      芸芸众生千百态,喜怒哀乐汇一堂。

      (图四)

      樯橹轻摇勤撒网,锄镰并举紧插秧。

      春风初染上河岸,渔樵耕读各匆忙。

      (图五)

      湖光山色连一体,神韵无限入池塘。

      千舟百舸竞相渡,恍若江南鱼米乡。

      (图六)

      才听纤夫号子响,又见流水向东方。

      演兵场中观战马,石拱桥上看春光。

      布置作业

      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作业2:完成《作业本》上的习题

      板书设计

      历史背景

      梦    第一部分   作者生平

      回   

      繁    第二部分:画作内容

      华    第三部分:艺术特色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梦回繁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教案
下一篇:《周亚夫军细柳》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