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72 2017-10-06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与朱元思书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 11.与朱元思书
课型:新授课 计划课时:2个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要求:①读准字音,读准节奏。②同桌互读纠 正。
2.借助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小组互动)
3.作者及作品简介: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4.给下列划线 的字注音:
缥碧( ) 急湍( ) 轩邈(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鸢飞戾天( )
窥谷忘反( ) 横柯( )
5. 解释划线的字:
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 任意 东西: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一百许里:______________ 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泉水激石:______________ 在昼犹昏:______________
好鸟相鸣:__________ ____
6.用斜杠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③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④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⑤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课堂)学习 •研讨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
2.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听觉感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4.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5.品味感悟
(1)品味语言:你认为作者什么地方写得最好?简要说明你自己的理由。
(2)设计情境:
(一学生扮演朱元思,一学生扮演吴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吴均的信后,来到此地,吴均作为导游,两人一同乘船,边走,边看,边介绍。(注意:学生表演时,重在表现人物在船上的神态、动作等)
三 、(当 堂)训练 . 巩固
1.指出下列各组中的加点词的不同用法。
①欲穷其林。( ) 蝉则千转不穷。( )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猿则百叫无绝( )
③果如鹤唳云端。(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字__________,吴兴故章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_______”
3.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应是一篇 ;介绍了优美的景色。描绘异水时,抓住了 “ ”“ ”的特点,在描绘奇山时,紧扣“ ” “ ”的特征。
展开全文阅读
4.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来。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实际意思是什么?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处世思想。
四、(课外)拓展.延伸
1.对比阅读,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1)下列加 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5)收集并背诵描写富春江的诗句:
2. 读文段,回答问题:
与陈伯之书(节选) 丘迟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生平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见故国之旗鼓 每见壁间题字
B.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摆扑丛树中
C.廉公之思赵将 学而不思则罔
D.人之情也 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
(2)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将军”指代( )
A.廉颇 B.吴起 C.陈伯之 D.丘迟
(5)翻译下面的句子: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与朱元思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一着惊海天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秋天的怀念》原创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