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547  2017-10-10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荆轲刺秦王》自主导学案 共三课时(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高级中学自主导学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

内容: 《荆轲刺秦王》

课时3   主编:

“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孰不知,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人也使用过这一“现代化战争手段”,只不过它完全靠个人的力量。这就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末期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方是势单力孤的燕国刺客荆轲,一方是势力强大的秦国皇帝秦始皇。那就让我们随着汉代刘向的笔触,寻找所有的答案吧! 

【知识链接】

(一)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代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用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二)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名词做状语八种常见类型(《精讲精练》)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方位名词“西”,修饰动词“行”,译为“向西”。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时间名词“日”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本为名词,用于动词“事”前,充当状语成分,可译为“当作兄长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时间名词“旦”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

8、表动作进行方式。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面”为当面,表“刺”之方式。

【学习任务】

1、自读课文,将课下注释标在原文中。

2、结合课下注释,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词、句解释,提高翻译能力。

3、分析人物形象,评价历史事件。

【课前预习】

长侍(  )足下 樊於(  )期   骨髓(   )  燕(   )国      目眩(   )

切齿拊(   )心 匕(   )首   忤(   )视 厚遗(   )蒙嘉  被八创(   )

鄙(   )人  夏无且(   )   以药囊提(   )轲 倚(   )柱箕(   )踞以骂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一、结合课下注释,翻译1-2段,要求字、词、句落实,并完成以下练习。

1、解释划线词语

(1)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2)秦兵旦暮渡易水   

2、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翻译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二、结合课下注释,翻译3-9段,要求字、词、句落实,并完成以下练习。

1、找出文中3-9段的通假字并解释。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请辞决矣(“决”通“诀”,告别)


展开全文阅读
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回来)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2、体会下列名词做状语的类型并释义。

(1)进军北略地                 (2)函封之                (3)发尽上指冠

3、解释下面划横线的重点字词。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  

(3)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5)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4、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并解释。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5、翻译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课后作业】   完成《精讲精练》练习中涉及第一二部分的内容。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进兵北略地                           (2)函封之           

2、翻译句子。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合作探究】

1、一、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一部分(10-17段)、第二部分(18段),完成以下练习。

2、1、找出文中第三、四部分的通假字并解释。

3、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4、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显露)

5、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                  

(1)厚遗秦王宠臣                            (2)比诸侯之列

(3)以   次进,至陛下                       (4)前为谢曰

(5)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6)右手持匕首揕之之        

3、解释下列形容词意动用法的词。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4、找出文中的名词做状语的词并解释。

进兵北略地(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 

函封之 “函”名词活用作状语,用匣子。    发尽上指冠   “上”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上。 

箕踞以骂曰(箕:名词作状语,像箕一样)       

乃欲以生劫之(生:动词作状语,活生生地)   

5、翻译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式特点。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2)秦王方还柱而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课后作业】1、完成《精讲精练》练习中涉及第三四部分的内容。2、背诵文章的第九段。

第三课时

【知识链接】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庆卿,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又叫荆卿。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他的朋友之一。燕太子丹为了刺秦王,先请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并理顺《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1-2):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3-9):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10-17):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18):荆轲被斩

【合作探究】

1、文中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小组合作,以“荆轲”为主,用太子丹、樊於期、秦武阳、秦王与荆轲人物形象作对比,进而探究他们的人物性格特征。


展开余文
太子丹:                  太子丹                    樊於期:豪爽慷慨,义勇刚烈

浮躁多疑

谋事不周

樊於期                      荆轲                         秦武阳     

荆轲:刚烈忠义,有勇有谋,果敢机智,

视死如归的侠义之士的形象。

秦武阳:外勇內怯

秦王:贪婪怯弱

秦武阳

2、探究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难点突破】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1)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2)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解析:从历史的观点看,秦朝的发展是一种必然,荆轲的大智大勇虽值得赞扬,但是不能改变历史的前进趋势。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课后积累】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成语

1、痛入骨髓   【释义】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2、无可奈何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3、切齿拊心   【释义】咬牙捶胸,形容极端痛恨的样子。

4、图穷匕见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蒋睿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荆轲刺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秋天的怀念》原创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鸿门宴》自主探究学案 共三课时(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