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713 2017-11-05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答谢中书书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重点)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难点)
4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 想感情。
预习导学
•知 识 储 备•
1、走近作者:
作者介绍: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入梁,隐居句曲山。他曾 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南史》) 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南史》 ) 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 二、
2、文体介绍:
“书”是一种什么 样的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 ,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 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 的作品。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 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 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 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的《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 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 书牍文 传统。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
•字 词 梳 理•
1、初读课文,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1、给加点字注音: 西日欲tuí( ) 沉鳞jìng( )跃 未复有能与. ( )其奇者
2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 )(2)四时..( )俱备(3)晓雾将歇.( )(4)西日欲颓.( )(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3、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 ) 5
4、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 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 )
5、翻译句子:
(1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 青竹翠林, 四时俱备
(3)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4)自康乐 以来,为复有能与其奇者
合作研讨
• 环节一 朗 读 评 读 •
朗读课文,从读音、节奏、朗读、停顿等方面互评。
• 环节二 整 体 感 知 •
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 ”字点名全文的中心。
2、作者具体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山川之美的?
3、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4、王国 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本文分 为几层?写出各层大意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答谢中书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蝉》学案
下一篇:
《背影》《白杨礼赞》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