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792 2017-11-05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背影》学案两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王玉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词语;学习本文朴实而包含深情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学会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并赏析其在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抓住“背影”这一重点,整体把 握课文内容,研究课文特色,领会文章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并沟通个体体验,体会天下至情——亲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
(2)教学难点:把握文中对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体味父子之间浓厚的深情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根据屏幕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谈一下对父亲的感受。
二、预习检测
1、人们到这篇文章的评价有哪些?
2、简介一下作者 。
3、写作背景是什么?
4、读准加横线的字音
差使交卸狼藉簌簌
踌躇迂栅栏蹒跚
橘子举箸 赋闲拭
琐屑颓唐晶莹奔丧
5、看意思说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2.纷纷落下的样子。
3.凄惨暗淡,不景气。
4.失业在家。
5.短时间停留。
6.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7.衰颓败落。
8.看 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9.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10.细小而繁多(的事)。
6、初读课文:用下列符号进行圈点批注。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第一部分:()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 。
第二部分:( ~ )回忆往事,追述车站离别情景,表现父亲爱子之情。
第一层( ~ )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 ~ )叙述父亲在送行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
第三层( )描写父亲艰难地穿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之情。这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部分:( )别 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父亲之情。
(2)不能理解的词语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和问号。
(5)这是一篇 ,它以 为线索,
表现父亲的 。
(6)请简要概括课文的中心意思。
(7)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三、精读研讨
1.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2.“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 什么地点?
3.“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 如何?
4.分别指出四次写“背影”的时间和作用。
5.写父亲的4次背影中,过铁道买橘子的背影写得最详细,为什么?
四检测提高
1.父亲为什么要买橘子?
2.找出文中父亲外貌描写的句子?
3.哪个词表现了父亲身材的特点?
展开全文阅读
4.哪个词表现了父亲步履的特点?
5.哪些 语句具体 地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6.这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
7“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两个“怕”,各怕什么?
8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真的很轻松吗?
9也有人认为,父亲年纪大了,身体“肥胖”而又步履“蹒跚”,买橘子让儿子自己去不是更好吗?但他却非自己去不可,这不是一种 溺爱吗?对此你怎样认为?
10有人说:“一个20岁的大男孩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请与大家讨论
11.找出文中描写父亲买橘子的 动作(至少五个)并分析其作用。
12、仿照父亲买橘子的句 子写一段话。(至少用上五个动词)
五预习作业
(一)能力迁移:仿写《背影》表现父母对自己的爱,题目自拟。
要求:
1.选择那些 平常而又饱含深情的素材。
2.记叙与抒情相结合;
3.运用环境烘托。
4.用好动词。
(二)
1我流泪还有其它的原因吗?
2品下面句子的语言。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 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3)“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 流下眼泪”。
(4)“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真的认为此事“不必难过”吗 ?他的话该怎样理解?
(5)“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惨淡”是什么意思?家中光景之“惨淡”表现在哪里? 学法指导
知道这篇文章的地位
自查工具收把作者知背景写在下面
把拼音写下来可以查字典并小组交流
把相对应的词写下来并理解词义
理清文章大致的线索和层次
在书中检索信息
填表
明白详略安排与中心 的关系
重点阅读第六段思考这些问题
9--10答案不要求统一
学会运用动词并回忆从前学过哪些用的准确的动词
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圈点勾画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背影》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梦回繁华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使至塞上 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