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219  2017-12-02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孟子》二章精品教案(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3.文章以朗读为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论点,然后分析文章的构思,最后再在读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背诵。

      4.体会孟子主张的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社会意义,从而加深个人的道德修养。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初步把握《孟子》散文的特色。

      第一课时 富贵不能淫

      一、新课导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即是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有他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就走近孟子,走近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 断句、正音)

      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重点文言字词:女、丈夫、戒、淫、命、顺、正、独、行

      重点语句翻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

      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四、课文讲解

      小组合作探究:

      1.读完全文,你能说说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怎样的形象吗?

      交流、明确: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文中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何不同?

      交流、明确:“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交流、明确: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4.今天我们还需要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吗?

      交流、明确: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五、文章的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

      六、深入讨论什么样的人才是大丈夫,并举例说明

      学生分小组讨论: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富贵不能淫

      重点字词:女、丈夫、戒、淫、命、顺、正、独、行

      重点语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1 《孟子》二章第二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放录音,学生根据录音划分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对照注释同桌间完成逐段疏通文句的任务。

      (1)通假字 


展开全文阅读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读bì,通“弼”,辅佐 )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2)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3)词类活用 

      必先苦其心志  (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 (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饥饿)

      空乏其身 (空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受到贫困之苦)

      行拂乱其所为 (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二、赏析课文,把握论证方法

      1.指名读第1段。

      (1)问题:本段列举了六位圣贤的典型事例,六个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呢?这在论证中属于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第1段运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说明担负重任的人,事先必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观点提供了事实依据。

      (2)理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的作用。

      明确:“故”收束上文,归纳论证。“也”表句中停顿,引起下文,此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造就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是从哪些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是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来概述其艰难困苦的状况的。

      (4)“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明确: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齐读第2段。

      教师归纳:文章从外在表现和内心反应两个方面来阐明犯了错误后的态度。人是这样,国家更应这样。于是在文章的末尾得出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课堂总结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临渴而掘井”。

      四、布置作业

      1.课下继续背诵两篇课文。

      关于造就人才才能从磨炼中来才能从奋斗中来生于忧患关于治理国家:居安——亡国——死于安乐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孟子》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下一篇:《周亚夫军细柳》优秀教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