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419 2017-12-18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愚公移山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正确翻译文言文。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疏通文意。
2、联系实际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对比 、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2017-12-13星期三
一、引入
愚公,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里的一个知名人物,关于他,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为什么千百年来这个人物被人不断称颂?
二、作家作品
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列御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
本文体裁是寓言。
三、读 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课文朗读录音。
2、积累文言词语
方:
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且:
面山:
惩(chéng):
塞(sè):
迂(yū):
聚室而谋: 。室,
汝:
毕力平险: 毕,
指通豫南: 指,
汉阴:
展开全文阅读
杂然相许: 杂然, 许,
献疑:
以:
曾(céng):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 ”,常与“不”连用。
损: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如......何,
且:
焉:
置: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去。诸,相当于“ ”。
荷(hè):
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 。叩,
箕畚(jī běn):
孀(shuāng)妻 :
遗男:
始:
龀(chèn):
寒暑易节: 。易, 。节,
始一反焉: 反,
四、翻译课文
1、翻译
第一遍翻译:
第二遍翻译:
五、课堂总结
学习文言文,一定要先掌握重要文言词语 的解释,再逐字逐词正确翻译。
六、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背诵课文。
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本来在冀州的 南面,河阳的北面。
山北有一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的北面阻塞,出入曲折。他集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同。愚公的妻子提出了疑问说:“凭借你的 力量,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况且哪里放置土石呢?”(大家)纷纷地说:“把它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面。”愚公于是率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一个遗腹子,才七八岁,蹦跳着前往帮助他。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愚公移山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设计(两课时)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