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792 2017-12-18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设计(两课时)
9、三峡 郦lì道元
教学目标 :
1、扫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文言文的朗读理解能力。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3、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2017-9-15 星期五
学习内容及步骤:
一、引入
大自然是一个能工巧匠,它真称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或秀丽或壮观的美。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余秋雨认为是三峡。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二、作家作品
郦道元,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有《水经注》传世。
《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亲自考察后为其补订 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对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三峡》是《水经注》的代表作,是一篇描写 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三、朗读课文
1、一个小组的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找错,准备纠错。
2、全班齐读课文。
3、注音
阙( quē ) 曦( xī ) 襄(xiàng) 溯( sù )御( yù )湍( tuān ) 巘(yǎn )
漱( shù )涧(jiàn) 猿(yuán)啸(xiào)属(zhǔ )嶂(zhàng)寝(qǐn )
四、翻译课文
1、翻译
第一遍翻译:
第一遍翻译:
2、课堂小练
1、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1)朝发白帝( )(2)乘奔御风( )
(3)良多趣味(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略无阙处。 通 ,
3. 区别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 ,
②或王命急宣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4、“积累拓展”三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思考探究”一、二2、练习册。 3、背诵课文。
9、三峡
郦lì道元
第二课时
2017-9-18 星期一
一 、景物描写
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其笔法令人不能不称奇。现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评说课文的美。
我们欣赏文章,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和方法等多方面着手。
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1、三峡的“山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出了山的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正面写山的 和 。
展开全文阅读
“ ”侧面烘托山的高耸和险峻。
“绝巘多生怪柏”这句话中的“ ”字写出了山的高耸和险峻。
总结:对山的描绘体现出了山的阳刚之美。
2、三峡的夏“水”
三峡的山让我们感受到了连绵和高峻的阳刚之美,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来描绘这高山之间所夹的水的呢?三峡的水又呈现处什么样的美呢?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写出了夏天江水的 。
“ ”侧面烘托出夏天江水的湍急。
总结:对水的描绘体现出了夏天水的奔放之美。
3、三峡春冬的水。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颜色丰富,突出了春水的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其中“ ”字写出了水的动态,表现了瀑布的壮美。“ ”字是冲荡的意思,更体现处从高山处飞泻而下的水的 状态。
总结:三峡的春冬之水给我们展示了清幽之 美 。置身于这春冬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是轻松快乐的。“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字一景,写出了三峡的美丽。
4、三峡的秋天。
“林寒涧肃”, “寒”和“粛”写出了三峡秋天的 。写猿猴悲啼是为了渲染秋天三峡的 的特点
总结:三峡秋天的景色给我们展示了凄婉之美。
二、 作者的感情
作者仅用了区区155个字,就将美丽的三峡尽收笔端。正所 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更好的抒情。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课堂小结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 象尽收笔底。写春 冬之景,着“素 ”“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 ,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 取自己熟悉的景点,完成在自写本上。
2、背诵课文。
附: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 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 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来源:学科网]
每到秋 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 ,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愚公移山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说明文阅读》学案(两份)(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