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450
标签:
教学论文
一副对联愁煞几多考生(网友来稿)
广东新会教研室 何勇涛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联更是我们的国粹。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不知留下了多少绝妙对联的千古佳话!无论是风景名胜,还是过年过节乃至婚丧嫁娶,对联到处随时可见。没有了对联的节日和活动,总少了点味儿!然而,就是这么常见的对联,一拿到考场上却让我们的考生吃尽了苦头!
今年广东高考语言表达题出了一句上联“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让考生对出下联。据广东省高考评卷语文科组长、华南师大人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透露,很多考生因不了解对联的写作规律及缺乏生活知识而未能答出妙对,甚至放弃写作,白白丢掉6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每分必争,竞争如此激烈的高考场上,眼睁睁看着这6分丢掉,无异于用刀子在学生的心头硬生生剜下一块肉来!
无独有偶,今年广东中考在附加题中也出了一句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取材于名著,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语言表达能力。虽然不难,但不少考生还是留下了一片令人心痛的空白。古人为考科举足不下楼目不窥园背 “四书五经”,原想没多少真材实料,但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惯了古人对对子随手拈来,妙联迭出,不费吹灰之力!而我们全面发展,博览全书,没想到写副小小对联却托腮咬笔费尽心思也不得要领,以至于不少学生发出哀叹:对联真难对啊!
当然这不是我们学生的全部,也有好多学生会答出鬼斧神工般的妙对,但至少反映了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心态。还好,从高考和中考评分标准来看,对对联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宽对即可。如“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可以对“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这样的佳对,也可以对如:“岳阳黄鹤滕王 全为中华名楼”“峨嵋五台九华 当为国中名山”“北京开封洛阳 全系中国古都”……“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可以对“雄韬伟略,周瑜善用兵”,也可以对“赤胆忠心,赵云力救主”“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
一副对联带给我们诸多思考,今年高考和中考的对联题给了我们当头一棒!
作者邮箱: 999hyt@sohu.com
标签:
教学论文
一副对联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04年广东高考评卷组长柯汉琳教授点评高考试卷(网友来稿)
下一篇:
唐太宗李世民可称为最爱马的皇帝(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