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838  2018-02-15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石潭记》教案及教学反思(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系统的学习了一部分文言文,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常识,能借助工具书、注释疏通文义, 掌握重点实词。

      2、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通过听读、朗读,默读去自学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归纳总结,识记感知课文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的抑郁忧伤之情。

      2、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重点文言词的理解与、积累。

      2、抓住景物特点,用特写镜头写景状物的方法是最主要的写作特色

       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文言文的教学朗读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写作背景来达成。在疏通文意时,引导学生对照注释及借助工具书学习,圈点勾画法。学生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开放式讨论。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创造性阅读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辅助工具是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 导入新课 用兴趣激趣法导入新课

      (二)走近柳宗元,了解背景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柳宗元的资料。学生交流后,多媒体呈现有关柳宗元的资料。(5分钟)

      (三)

      1、朗读课文

      ⑴请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组织学生听读、评议,教师最后总结;

      ⑵范读,教师放伴有音乐的朗读录音并给予听读要求;

      ⑶学生齐读,然后男女学生朗读比赛。(15分钟)

      2、细读课文、疏通文意:

      ⑴小组交流、疏通文意: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是:着重翻译前四段,每人一段,将翻译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⑵集体质疑:

      学生提出疑问,由学生帮助解决,教师点拨,同时引导学生划出本课的重点字、句;框出通假字,找出常见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教师进行归类板书。(课件展示板书)

      3、课堂检测,巩固基础

      (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词句练习)(25分钟)

      第2课时

      (四) 与柳宗元同游

      1、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写法

      1)投影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①本文写景条理清楚,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②小石潭中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写的?

      2)教师评价并板书明确,并对第二段重点品读,尝试背诵其中的佳句。(25分钟)

      2、学做导游,介绍“小石潭”

      1)选择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设计一段导游词,允许发挥想象作形象的描述,以引起“游客”的游玩兴致。

      2)深入探究,走进柳宗元

      面对如此优美景色,作者却是如此忧伤,文中的哪一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呢?你能不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下作者的忧郁从何而来呢?(可以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20分钟)

      听老师导入,思考老师的意图


展开全文阅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齐读。

      3.男女生朗读比赛。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自主阅读3分钟后,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请学生给全班同学导游(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请几位学生)

      学生自由发言

      利用已学过的柳宗元的诗导入新课,学生有一种亲切感,从情感上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起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堂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理解背诵课文:

      2、摘录描写上水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发现小石潭: 闻其声 见其形

      潭中景物: 水清            写小石潭美景

      小石潭               鱼乐           抒孤寂悲凉之情

      柳宗元        小潭源头: 犬牙差互

      潭中气氛: 幽静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游之人:

      教学反思

      在这课的教学中,为了在规定内完成教学任务,在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给孩子们的时间有点短,以致于掌握的不够扎实。

      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采取了分组完成理解的教学方法,原想可能有极个别的组不能完成任务,可当要求大家进行理解分析时,一个学习一般的同学居然主动要求发言,而且所讲的内容非常正确,这让我感到特别吃惊,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引导、开发。在这方面我今后要继续努力。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小石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小石潭记》优秀教学设计(共三课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小石潭记》导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