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说课稿
阅读:2124  2018-02-21
标签:说课稿 七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说课稿
《卖油翁》说课稿(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个方面来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卖油翁》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唐诗二首》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学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和课文特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说明】根据《课标》,7-9年级的学生必须学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我设置了这一目标。 

      (2)过程与方法: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 

      【说明】著名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的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设置这一目标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说明】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设置正好实现语文教学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 

      难点: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 

      【说明】这篇文章篇幅短小,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而人物形象则是通过 一些关键词如“矜”、“睨”、“颔”、“笑”等表现出来的。 

      二、【说教法】 

      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五步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步骤是:“出示设计的问题——自学课本——课堂练习——学生讨论——教师精讲”。这种教法是融阅读法、练习法、讨论法、讲授法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不但要体现课文内容,而且要切合学生实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这种教法能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自我学习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学法】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因此向学生传授“学法”,使学生“会学”是我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运用“读——思——议——写”的学习方法逐步学习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我安排了课前预习、导入新课、新授内容、课文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六个环节。 

      (一)课前预习: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会使用工具书查阅字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师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 生答:百发百中,百步穿杨。 

      师解:“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但

      “卖油翁”却不以为然,我们来学习这篇短文,看看这是为什么。 

      【说明】让学生回顾成语,引发他们对旧知识的回忆,巩固已学的知识;接着由教师的解说,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新课。 

      (三)新授内容:我安排了作者介绍、检查预习、范读课文、思考问题、点拨精讲、随堂练习六个环节。 

      1、作者介绍: 

      根据《课标》,7-9年级的学生必须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欧阳修是中学阶段较重要的一位作家,学生在此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师有必要作介绍。 

      2、检查预习,让学生朗读课文。 

      这一环节在于督促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朗读能力。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正音,并注意朗读的节奏。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用标准的范读去规范学生的朗读节奏以及感情的把握。 

      4、思考问题,出示“设计的问题”:这六个问题的设计是教学的主体部分。 


展开全文阅读
      问题①“小组合作完成重点字词句的翻译。”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 

      在①基础上,提出问题②“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课文。”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培养他们组织语言和说话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2。 

      问题③“文章所写两个人物笔墨不均,为什么重点写卖油翁?”这个问题是让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对突出文章重点的作用; 

      问题④“陈尧咨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陈尧咨的态度转变是围绕着卖油翁的表现展开的,通过前后对比,理清全文的脉络. 

      问题⑤“你对文章中两个人物有怎样的看法。”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问题⑥“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问题主要是使学生明白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实现教学目标3,突破教学重点. 5、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精讲: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回答进行引导并作归纳总结,从而把课程推向高潮。这六个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面向全体学生。即使基础很差的学生也能回答二至三个问题,教师也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班集体中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个人的看法,彼此相互启发,容易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和幸福,这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6.随堂练习: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重体字词的情味。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4、康肃笑而遣之。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巩固文言实词,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传神,突破难点。这样就完成了新授内容。 (四)课文小结: 

      本文通过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本文虽以陈尧咨开头和结尾,但主要人物是卖油翁。所以,文章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我们要体会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对突出文章重点的作用。师生共同小结,对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巩固,加深理解。 

      (五)课后作业:在我们的过去和现在,同样发生着许许多多的熟能生巧的故事,请你在课外另找一篇主题为坚持不懈最终获取成功的文章,并结合自己写一篇读后感。 

      这一环节使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还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得到了延伸、拓展、补充和完善。把45分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六) 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加深学生的记忆。 

      【板书设计】 卖 油 翁 

      欧阳修 

      陈尧咨 卖油翁 自矜 睨、微颔 忿然 但手熟尔 笑、遣 酌油 

      性格对比 

      恃才傲物 谦虚沉着 

      道理:熟能生巧 

      预期效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是,使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熟能生巧的道理,从中受到教育。  

侯晓旭

标签:说课稿 七年级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说课稿 卖油翁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唐诗二首》导学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下一篇: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