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56  2018-02-21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用法,

2、加深对“以、于”虚词的认识。

3、揣摩人物性格及语言。

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国时期,周王朝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秦国的崛起和强大,打破了六国均势,各国诸侯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争先网罗人才,形成了一种养士风气。贵族所养之士,多达数千 人。被养之士行行具有。有人为了猎取功名利禄,奔走于各国之间。他们朝秦暮楚,阴险狡诈;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为解救国家危难挺身而出,做了些利国利民之事。今天我们要学《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就是这样的有识之士。

(PPT出示)并板书

二、检查预习

(PPT出示句子,让学生来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

图示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图片2:你学会了吗?句子略(4句)

图片3:学习虚词“以”的用法

“于”的用法      苍鹰击于殿上     请广于君

三、课文分析

师:(出示PPT)本文题目为《唐雎不辱使命》,

其中“辱”解释为“辱没、辜负”的意思。那么唐雎没有辱没什么使命呢?他又为什么出使秦国呢?

易地

板书:强秦                    弱安陵

侵占

秦王                         唐雎

师:唐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那么你能找到文中句子来吗?

(最后一段,通过秦王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我们看到了唐雎取得了这场外交斗争的胜利。)

师:面对强大的秦国,唐雎毫无畏惧,竟能取得胜利,我们不得不为他的勇气叹服, 唐雎是怎样与秦王展开斗争的,下面我们请同学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具体来看看唐雎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出示PPT)

补充: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揣摩人物心理,注意文中 的一些句末语气词,如:何也 表示反问,恕乎  表示疑问

(教师旁白)

A揣摩性格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你们谈完了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你读的这个人物的?(言之有理即可)

板书:唐雎:不畏强暴    沉着冷静   有勇有谋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强无畏

秦王:骄横     阴险狡诈      外强中干    色厉内荏

(出示PPT)我为唐雎折服

B揣摩语言:

师:此次出使秦国,唐雎作为一个使臣可谓不辱使命,外交使节的才能和个性往往也体现在他们出色的外交辞令中,文中唐雎的哪一处辞令最让你折服,为什么?

(1)“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此次唐雎的回答,作为使臣,对于大国君主讲究了必要的谦恭和礼貌,委婉的回应了秦王的强加之辞。用“受地于先王”作为理由,加以解释和辩驳,可谓言之有理。而最后一句的反问虽于安陵君的态度一致,语气却更加强硬,维护国家领土和尊严的态度表达的鲜明有加,同时用“千里”和“五百里”暗讽了秦王的虚伪和狡诈。充分体现了他的外交才能。

(2)此庸夫之怒也

这句,唐雎的大段独白将故事推至高潮,“庸夫之怒”和“士之怒”的比较表明了此处唐雎的身份和追求,使秦王不敢低估态度力量和决心。为了强化语言的力度。他罗列士人刺杀君主的历史事件,并渲染刺杀时上天的征兆,用正义和坚决瓦解秦王强势的心理。针对秦王的“天子之怒”加以反击,果断言辞,使秦王明白自己会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领土,瞬间击垮了秦王,可谓言之有据且有力。

结束之后,送唐雎一句话:一人之辩解胜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四、总结:要想当一个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战胜秦王,更是凭借着他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所以面对强国的挑衅,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

五、拓展延伸:要想当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就得听得懂话外之音,如文中唐雎的“士之怒”意思就是我要效法他们杀了你。

下面我来考考同学们。

出示PPT

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

派克钢笔是战利品,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中朝人民的手下败将。

六、作业

课外搜集古代外交小故事(文言文)读一读。

板书设计

强秦              易地              弱安陵

侵占

秦王                                 唐雎

骄横                               不畏强秦

阴险狡诈                           敢于斗争

色厉内荏                           善于斗争


展开全文阅读
教学反思

优点:

(1)读懂人物,揣摩心理,语气、语调的提示较好。

(2)虚词翻译时先直译句子,再根据句意推断虚词。

不足:

(1)应加强对学生反问与排比的点拨。

(2)学生有些不活跃,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问题提出后给学生留适当的思考空间。边读边让学生回答,最好学生总结,可以把自读课文当成阅读课文讲解。

(3)教师旁白掩盖了学生,最好由学生旁白。教读课文时再多读。

 

张月明

标签:教学设计 九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教学设计 唐雎不辱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卖油翁》说课稿(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