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448  2018-02-25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反复朗读诗歌,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并用相应的感情朗读出来。

      3.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感受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及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黄河颂》这首诗歌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需要学生用心品悟与积极交流,否则就会造成学生对诗歌要旨的把握片面、肤浅甚至偏向。因此,宜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激励祖国儿女为保卫黄河而战的思想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看黄河、导入诗境:

      1.设问:同学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所歌咏。大家到过黄河,看过黄河的美景吗?老师先带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黄河的壮观景象。

      2.观看视频、配乐解说:(黄河视频、黄河颂伴奏音乐)

      这就是黄河。黄河以它雄浑的气魄、高远的形象入诗入画入曲。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它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它厚重,它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在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军队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民族危在旦夕。黄河就以它磅礴的力量,激励着她的儿女们,奔赴抗战前线。那是在1938 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未然所写的诗歌——《黄河颂》,去感受他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

      二、颂黄河,读懂诗意:

      1.自由读、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停顿。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思考:(时间2分钟)

      (1)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朗诵词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自学反馈、提问、明确:

      (1)抓住朗诵词中的关键词:英雄的气魄、民族精神、赞歌,明确朗诵词的作用: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歌词的内容,引出下文的歌词。

      (2)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

      小结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

      范读:要求听老师是如何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

      齐读朗诵词:要求:对下文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要重读。 

      (设计目的:通过通读全文,理解课文深刻内涵。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究去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求得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三、悟黄河、美读诗歌:   

      1.快速浏览歌词部分,根据朗诵词的提示,划分歌词层次。

      绘黄河       颂黄河      抒壮志

      过渡:我们学习诗歌不仅要理解它的内容,而且要抓住关键词来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用相应的感情朗读出来。用我们领悟到的方法,学习歌词部分。

      2.绘黄河部分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读出感情呢?

      (1)自学指导一:悟黄河、美读诗歌

      自学内容:反复朗读绘黄河部分,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朗读并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朗读的方法。

      自学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歌词的含义,结合语境体悟感情,并用相应的感情朗读出来。

      (2)自学反馈、提问归纳朗读指导:

      “望”统领下文,停顿稍长。

      动词:掀起、结、奔向、劈成:表现了黄河的力量之大;

      “澎湃、万丈狂澜”:要重读,用语气表现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磅礴的气势;


展开全文阅读
      宛转、九曲连环:表现了黄河外形的特点,用起伏的语气表现出来。

      “从昆仑——”语速加快,其中“奔”、 “劈”要重读,读出雷霆万钧的气势,表现黄河的伟大力量。

      (3)自由揣摩、指名朗读、齐读这部分内容

      3.颂黄河部分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语朗读呢?

      (1)自学指导二:“颂黄河”三个层次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从哪些关键词语可以看出来,应该怎么朗读?4人一小组展开讨论。

      (2)自学反馈、提问归纳朗读指导:

      读出三层不同的情感与气魄: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三个层次语气逐渐地增强,感情在逐渐地加深。

      (3)师范读、分层次指名读、学生评价、齐读。

      4.抒壮志部分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黄河学习的誓言,要读得铿锵有力。

      5.朗读指导小结: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6.四人一小组分层次分内容展开朗读交流,分别做出评价。(时间5分钟)

      7.全班分层次合作表演朗读。

      8.小结: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要投入自己的感情,全身心的投入,还要读好关键词,这样才能把诗篇,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设计目的: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作者,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朗读中,一方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熏陶、感染,另一方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做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们根据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情感的变化,从而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读好诗歌。)

      四、说黄河、拓展诗趣: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

      (设计目的:抓住本课关键词语,拓宽知识面,积累有关语句)

      小结

      古往今来,黄河以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我们学习的《黄河颂》,是著名诗人光未然与音乐家冼星海合作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章歌词。“黄河大合唱” 共有8个乐章:《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其中的《黄河颂》、《黄水谣》和《保卫黄河》流传最广。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再次感受作品中的爱国感情。(播放歌曲黄河颂视频)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部编本七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于细微处见精神——记叙文写作中的细节描写》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下一篇:《黄河颂》教学设计二则(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