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526  2018-03-01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201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

      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地体验

      A.②③⑥④①⑤  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   D.④⑤①②③⑥

      本题考查句子的连贯性。首先了解整段文字的大概内容,从第一句话来看,“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后面应是讲述这三个因素对人创作和欣赏时表现的趣味的决定作用。然后分析所给的小句子,找出句间的关系,第④句中,“这三者”应是指代“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由此确定第一句,排除A、B两项;再根据标点符号来看,这六个句子应分为两个部分,根据六个句子的主语来看,可以看出,一是以“这三者”为主语展开说明,一是以“我们”为主语展开说明;①中的“它们”指的就是“这三者”,故应紧跟在④后。因此本题应选C项。

      在解答连贯题时,下列技巧必须掌握: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及上下文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的暗示作用。

      语言表达的简明,是指能够删除冗余信息、消除歧义。语言连贯,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做到前后衔接和照应。语言得体,是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这既是语言表达的目标,也包含若干语言表达的技能。

      江苏省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命题,呈现如下特点:

      1.题型新颖灵活。近几年江苏卷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且在命题点上有单一考查的特点。

      2.材料突出“情境”因素。考点的考查需要考生既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能力,又要具备语言提炼、归纳、概括的能力,并要多注重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训练。

      在复习训练中,我们应遵循以下两点:

      1.增强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

      2.从内容入手,思考语言形式。语言的本质是表情达意,语言形式的一切变化都源于所表达内容的变化,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完全由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决定。因此,解答语用题必须坚持这样的基本原则:从内容入手来思考语言形式。

      (对应学生用书第6页)

      1.(2017•盐城三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76934007】

      人们逐渐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说到底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②除了用一组指标来评价其发展水平

      ③观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

      ④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现在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⑤这种“社会动力”决定了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⑥更重要的是看其是否具有持续推动发展的“社会动力”

      A.⑤①⑥②③④ B.⑤⑥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⑤②⑥ D.③②⑥⑤①④

      D [本题为语句衔接题。语句设置体现了这样几个原则:一是整体解读原则,要有大局感;二是注意重点原则,如关联词语“除了……”“更重要的是……”;三是首尾衔接原则,如“社会动力”一词在⑥的结尾和⑤的开头出现,证明二者衔接。]

      2.(2017•连宿徐三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清秋的月亮,从东边的篱笆上升起来,在弧形的天顶上踽踽独步,遥望大地。到晨晓,月色也是微淡的了。彼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隐没在西天尽头的朝云里。

      ①鹅在河岸上吃草,伸头一啄,露水簌簌而下

      ②露水濡湿了瓦檐和瓦檐下的蛛网

      ③它自己,微淡微淡的影子


展开全文阅读
      ④月亮的那一点黄,那一点红,都化为露水洒给了大地万物

      ⑤也濡湿了篱笆上朝颜花的叶和花蕾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①⑤②③④ D.②⑤④①③

      B [从结尾一句可确定与之衔接的是③,从前面几句的逻辑顺序看,应该先说露水,引出后面的句子,②⑤两句由“也”字连接,④③两句由指代词“它”连接。]

      3.(2017•苏锡常镇三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⑤②

      C.⑥③④①⑤② D.⑥④②⑤③①

      C [依照话题概念由内涵到外延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结合排除法,即可快速判断出答案。]

      4.(2017•通泰扬三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76934008】

      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两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

      ①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

      ②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

      ③但不甚浓厚

      ④所以引以为快

      ⑤中国人的“自然”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

      A.②③④⑤① B.②①⑤③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①④

      D [本题材料是有关“中国人如何对待自然”的话题,依据因果论证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②①④为一组;根据句中的关联词“虽……但”,可以判断⑤③为一组。]

      5.(2017•南京淮安三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自从汽车驶过褒城以后,水的颜色就由墨黑变成浅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是美人脸上的蛾眉吧?

      ①作为背景的远山是黛色的,扁而弯的一痕

      ②深黑浅灰,编成了奇突的笔触,斧削的残迹

      ③对岸的山,覆着一行行嫩绿

      ④岸边的水成岩,露着深深浅浅的水痕

      ⑤一个个小艇在碧色的涟漪上漂着,扁舟叶叶

      ⑥浅黄色的公路,好像是一条条在山腰间的带子

      A.⑤④②③①⑥ B.⑤③⑥④②①

      C.①②④③⑤⑥ D.③④②⑤⑥①

      B [依据移步换景的方法,从空间顺序和句式仿写的角度进行判断。]

      6.(2017•苏锡常镇二模)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导学号:76934009】

      最后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它们在文学的领土上争得各自的地盘。

      ①充满活力的批评必须富有攻击性

      ②适度的流派之争都应当被恢复起来

      ③批评应该有助于催生价值观与趣味的分化

      ④具备维护个人观点的强劲自卫能力

      ⑤为制定并部署建立这样的文学生态环境之计划

      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③⑤①④② D.③②⑤④①

      C [解答本题时,可依据材料论证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本段文字是关于“文学批评”的一段论述,可以根据后文的关键词“它们”明确紧接前文的指代内容,即“适度的流派之争”。]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8年江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下一篇: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图文转换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