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91 2018-03-0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汉字王国中的人 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目标】学习“身”字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学习“身”字部分)
1.分析“可能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挺着大肚子、举着手的胖子吧”一句。
明确:“挺着大肚子、举着手的胖子”说出了“身”字的字形特点,用“可能”“仅仅”加以限制,是因为对“身”的来历没有定论,只能猜测。
2.分析选用“喜佛”一例的好处。
明确:选取喜佛做例子再恰当不过。他在中国广受喜爱,且胖的特征鲜明,因而具有典型。尤其是“他变得这样胖要吃多少东西”的感叹,形象的表现出贫穷饥饿的人对“胖”的羡慕,为喜佛的流行找到了根源,为解释“身”字的大肚子寻找证据。
3.为什么要提到中国的两句问候语“吃饭了吗”“你发福了吧”?
明确:(1)这两句问候语都和“吃”有关,吃而变胖,从而为解释下文的“身”的字意义作铺垫。
(2)文字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类在生产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从文字可以看出人类生活所发生的变化。
4. “如果这种解释正确的话”中“这种解释”是什么?你认同吗?为什么说“如果”“大概”?
明确:(1)“这种解释”指的是把“身”这个概念描绘成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
(2)作者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毕竟是一家之见,从《说文解字》来看,“身躬也。象人之形”,因此,“身”不一定指孕妇的形象。
(3)用假设的方法将不同的“身”字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清晰的推理思路,表现了作者清晰地推理思路,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5.本部分文字主要内容是什么?从本部分来看,全文在解读汉字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1)解释“身”字所包涵的意义,作者概括喜佛这个形象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2)作者图文并茂地解释这个汉字。它既有不同时代演变中的图片来佐证,又有小字的解说,还有生动的故事,使一个个的汉字灵动起来,富有了情感。
二、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1.本书的中心是讲述一个“故事”,而又不仅仅是“故事”。它反映了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中国文化史。从理论上讲,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作品,但内容却关系到整个中国的文明史。这本书是作者使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个个“故事”,是作者个人经验、经历和观点的一部分。作者没有使用“经院式”的语言,而是使用她特有的表达方式:轻松、自如、优美、动听。
2.任意选择文中的汉字,给其他同学讲解。要求:学习林西莉老师使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个个“故事”,做到轻松、自如、优美、动听。
三、当堂达标
1.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任选两组字写出你的趣解。
(1)厌:可庆贺的事情偏差一点,就会令人讨厌。
(2)人对仙说:堂堂正正做人,何必寻找靠山。
备选字:阅、旧、出;心对敢、杏对呆、木对术。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对汉字的趣解首先要理解字意。要仔细观察给出字的字形,联想字的意思,不必强求句式的一致。
答案:
(1)阅:进门阅读就能获得知识。
旧: 新东西用过1日就成了旧的。
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
(2)心对敢说:只凭胆量而不用心,那就是憨。
杏对呆说:把嘴长在头上,人家就会说你傻。
木对术说:脸上长颗痣就当自己是美人了。
四、课外延伸
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纯洁祖国的汉字是 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义务。请搜集大街上、广告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更正。
课外阅读资料:
一、造字法
1.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如:人、门、日、月、山、水、衣、目……
2.指示字: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等较抽象中的东西。例如:
木—本,添加的部分表示树根;
木—末,添加部分表示树梢;
木—朱,表示红色的树芯;
刀—刃,表刀口处。
3.会意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如:灶、尘、
4.形声字: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江字、河字就是这样的。
二、汉字之美
1.拆字诗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2.谐音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3.叠字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天下景
4.回文诗
正读是夫思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是妻思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宋 李禺
5.藏头诗
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
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唐伯虎
展开全文阅读
6.数字诗
司马相如给卓文君一封信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十三个数字的家书。文君反复看信,明白丈夫的意思。数字中无“亿”,表明已对她 无“意”。卓文君既悲痛又愤恨,当即复信叫来人带回。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随流水,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司马相如对这首用数字连成的诗一连看了好几遍,越看越感到惭愧,越觉得对不起对自己一片痴情的妻子。终于用驷马高车,亲自回乡,把文君接往长安。
7.宝塔诗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汉字王国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汉字王国中的“人”》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汉字王国中的“人”》导学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