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402  2018-03-11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常用表现手法 (高三)
 一、读一读

      古诗常用表现手法一览表

      表现手法 说 明 示 例 赏 析

      衬托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词人心中的主要地位。

      对比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 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突出强调。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涵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象 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 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有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登崖州城作(李德裕)

      青山似欲留人住,

      百匝千遭绕郡城。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处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了思归不得的忧伤。

      起 兴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借雎鸟一声声的互相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

      联 想 由一 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想 象 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选择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渲 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该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白 描 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抓住所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物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田家(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

      子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

      官家已修仓。 描绘了一幅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回忆)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感情,拓展意境,表情更为深远。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今日”是虚景,“今年今日”是实景,虚景有花 有人,实景空余桃花,以虚衬实,意境凄美。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 种情趣。 漫成一首(杜甫)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第二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一句景物的“静”。

      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前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天姥山的高峻奇伟之势;后两句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细节描写 用极细腻的笔法,精细地描 绘人或事。 秋思(张籍)


展开全文阅读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 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临发又开封”这个细节显示出诗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注 ①描写是古诗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它有许多方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除这里介绍的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外,描写还有观察角度多变、声形色描写及多种感官描写等。②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既是抒情方式,又是表现手法,两者重合,参见前面“古诗常见抒情方式”。

      二、练一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③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俞紫芝:笃信佛教,仕途失意后终身不娶不仕。②翡翠:翠鸟。③绷:布幅。

      本诗颔联和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都是写鸟,但在内容和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俞诗写翠鸟和鹭鸶的“闲”居,刻画鸟栖宿的状态,是静景;王诗写月下鸟鸣,着意于写声,是动景。俞诗用鸟“闲”居来衬托诗人的“闲”望,是正衬(或“以静衬静”);王诗用鸟鸣来衬托春山月夜的幽静,是反衬(或“以动衬静”)。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陈 亮

      横玉①叫清宵,帘外月侵残 烛。人在画楼高处,倚阑干几曲。  穿云裂石韵悠扬,风细断还续。惊落小梅②香粉,点一庭苔绿。

      注 ①横玉:笛的代称。②小梅:古代笛曲中有《梅花落》《大梅花》《小梅花》等。 

      请简要赏析“惊落小梅香粉,点一庭苔绿”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答案 ①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层次丰富。“落小梅”既指曲调,亦指梅花因笛声所激而花粉飘落,具有艺术夸张效果。词人既以优美的景物形象表现笛声之美,又通过“香”字表现敏锐的嗅觉感受,通过“点”字表现细微的听觉感受,描写出笛声具有活、色、声、香的艺术感染力。②善于炼字、炼句。“惊”“落”“点”三字,前后呼应,用字飞动传神,词句流转遒劲。③意境浑成 雅洁。以景语作结,余音绕梁,低回婉转。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8届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方式
下一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常用术语一览表(高考复习)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