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382 2018-03-15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
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
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
学和 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2.解决生字词
竺可桢( ) 载途( ) 簌簌( )
销声匿迹( ) 候鸟( ) 经度( )
纬度( ) 草长莺飞( ) 草木荣枯( )
3.解释下面词语
翩然:
孕育:
载途: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合作探究:
1.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的另一种说法叫什么?
2.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如何划分?
3.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 么重要性?
当堂反馈
1、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ān) 农谚(yán)
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ě) 销声匿迹(nì) 纬度(wěi)
C.衰草连天(shuā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
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ī)
2.找出下列各组成语中有错别字 的两项,将其序号填在括号内。
(1)A.百感交急 B.斤斤计较 C.满院狼藉 D.昂首阔步( )( )
(2)A.得心应手 B.迫不急待 C.原形毕露 D.令人喷饭( )( )
(3)A.在所不昔 B.谈笑风声 C.难能可贵 D.记忆犹新( )( )
(4)A.哭笑不得 B.以物谕人 C.入木三分 D.花团锦族( )(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品味本文简洁、生动、科学的语言。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品味本文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3、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自主学习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2、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合作探究
一、探究说明顺序。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二、探究说明语言
1.有人认为课文第一、二两段写的好,精读这两段文字,说说好在哪里?
试举例说明。
例:(1)多种修辞的运用。
(2)用词形象生动。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三、探究说明方法
1.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 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3.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 六天。
4.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总结提升
本文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提倡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和研究,从而促进农业生产。
当堂反馈
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 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 )
(2)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
(3)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
侯晓旭
标签:
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导学案设计
大自然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