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案例
阅读:512 2018-03-23
标签:
教学案例
深作浅时浅亦深——由肖培东老师《好久不见》的作文课说开去
陈海波
这是一节在上课前五分钟构思的课。
这是一节让现场听课老师频频产生共鸣的课。
这是一节在江苏作文教学领域引起广泛轰动的课,轰动到江苏省每年一度的两大作文赛事的选题竟然都有它,真可谓——“好久不见”。
面对这个世界的丰富与灵秀,面对教者内心的丰富与灵秀,作文的技法永远是苍白的。这节课没有技法,却让我至今还在想念。蔡明老师评价说:“这是一节原始的生态作文课堂,是一节连肖老师自己都难以复制的课堂。”
“写作是什么?写作是寻找,找回我们的心,找回我们的美好,找回最初天清地宁的世界。”听这节课,脑海里冒出的就是肖老师曾经说过的这句作文教学感言。一节课,肖老师宛若一个深藏不露的农人,用一汪质朴而清澈的“源头活水”,慢慢地牵引,寻找,碰撞,渗透,升华,直到还原那个最初的“好久不见”的“天清地宁”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天地大美,万物素朴,师生精神明亮。
课早已结束,但肖老师的声音一直都在。一遍遍听着录音,回溯,再回溯,以探寻这样真实震撼的作文课,到底是怎样上出来的。
以下就从肖老师的这节作文课说开去。
王君老师说:“教课,教师永远教的是自己的生命积淀。只有自己这个‘我’足够好,上出来的课才足够好。”
从肖老师的身上,我深感一个好教师要具备以下能力。
一、要有展开教学的丰厚实力。
这节课,肖老师是在上课前五分钟决定上课内容的,会场很多老师都留意了课前肖老师那个背对着观众席的“孤独”的背影,肖老师用五分钟的“孤独”备了这节精彩的作文课,这不是一般老师可以达到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积淀和实力,就没有如此胆量和魄力!
整节课从学生近期写作“好久不见”谈起,你写了什么;呈现分类后,作思维牵引,如果再写“好久不见”,你会写什么;最后向纵深思考,“好久不见”的,应该是我们“又见什么”。流程清晰明了,实现了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由浅入深,从现象到精神内核的抵达。
看似是“五分钟”备的课,其实是肖老师数年来积淀的结果。阅读肖老师的博客,你会明白这是一个无一日不在阅读、无一日不在思考、无一日不在写作的老师。于漪老师说:“要创造语文之美,担当教学之责,归根结底,教师要读书,要打实业务的底子,增强文化的底蕴。”
就像肖老师,阅读上去了,思想深邃了,眼光自然就独到了,教学自然也就灵动了。我们每个老师看到肖老师教学的精彩,更应该看到肖老师精彩的教学背后,那些“孤独”的阅读和思考,这才是我们首先要学的。
二、要有贴近学生的“融合”力。
曾经有人问钱梦龙先生:“为什么你上课时,学生总能跟你配合得那么默契?”
钱老回答说:“因为我首先考虑的不是学生将会怎样配合我的教,而是自己的教怎样去配合学生的学。”
肖老师的这节作文课就是对钱老教学理念最完美的体现。
上课伊始:
师:同学们,作文课,老师也没有刻意准备,请问大家,最近咱们写什么作文呢?
生齐:《好久不见》。
师:《好久不见》,这个题目好,是说和我吗?(生笑)好,下面咱们来说一说,你写的都是和谁、和什么好久不见了呢?
生1:我写的是和一篇小说好久不见。
生2:我写的是家乡和家乡的习俗好久不见。
生3:我的写是和老家的一株花草好久不见。
……
推进中:当十二位同学再现了“好久不见”的内容之后,肖老师想告诉他们,写作很多时候,共性就是短板,可是他没有直接表述,而是“顺藤摸瓜”,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从白板上十二位同学所写的“好久不见”,你能看出他们有什么共性吗?
生1:都是以前跟自己有关系的,比如以前的同学,以前的老师,以前发生的事,以前是自己经常见的,但是现在好久不见了。
师:好。把你的话概括一下,写得都是亲自的经历,是这个意思吧?请坐。写作文,要写自己亲自经历的东西,会特别有感觉,特别有感情,因为它离你最近,和你的心也贴得最近。在这些经历里,这十二个同学的共同点在哪?
生2:都是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人。
师:好,都是和自己亲密的某个人,哪个人最多?
生齐:同学。
……
整个课堂,肖老师都是俯下身来倾听,时时刻刻在“看着孩子们的眼睛教学”,包括角落里的学生。和学生这般“融合”,如肖老师自己所言:“有的时候,我就是把自己清零了再去思考教学的,所以,在没有备课时间的情况下,就把自己当作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展开全文阅读
所以,该怎样和学生“融合”在一起,还得向着肖老师的方向修炼。
三、要有开启学生心智的影响力。
《好久不见》的作文教学课,看似是肖老师在“浅浅地”跟着学生的思维走,实则是肖老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有意识地掌着舵”,根据自己心中的方向,不断地修正学生话语中的“旁逸斜出”,从而一点一点开启学生的心智,直至学生彻底敞开心扉,实现课堂上师生对话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生成。
如,在引导发现12位同学初次所写“好久不见”的共性时,一个学生说:“大多数同学都写和自己关系比较亲密的人,或者是通过一个抽象的——”,话没说完,肖老师说:“好,请把话说一半,大多数同学写自己亲密的某个人,这个亲密的人,哪一类人最多?”很显然,肖老师是在捕捉机会,适时引着学生奔着开启学生的心智去的,果然,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有了发现:如果写作都停留在写“自己熟悉的人”的层面上,无疑是不容易写出新意的,于是,课堂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透过窗再次凝视外面的世界:“如果重新再写,你觉得哪些是我们好久不见的?”
“一片湛蓝的天空好久不见。”
“一片茂密的树林好久不见。”
“一级级清爽的台阶好久不见。”
“故乡的田野好久不见。”
“爷爷奶奶爽朗的笑声好久不见。”
……
学生的思维在肖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不再空泛了,而是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点上,更细腻,更有味道了。
可是,这还不够,对比第二次构思和第一次所写,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同学们写好久不见时,出发点都是我们自己,我们还可以把视角打开,不一定就得写‘我’好久不见,天上的一只鸟好久不见什么?地上的一只蚂蚁好久不见什么?”
在肖老师的牵引下,学生开始凝视生活,回到自我,重新发现,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精彩:
鸟儿好久不见湛蓝的天空。
小鱼好久不见清澈的溪流。
大树好久不见自己的树叶。
麦子好久不见雪花。
小花猫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的笑容。
黑板好久不见文字。
……
肖老师用智慧一步步唤醒、打开学生的心智,渐渐地,学生不再是最初视野里的单一、狭窄,灵感和创意在肖老师指向的凝望中潜滋暗长,于是,“精神的折射、情感的洋溢和思维的深入”不断显山露水。
这种拥有巧妙地打开学生心智的影响力,正是我们大部分老师身上所缺少的,这样的影响力,值得我们好好去追寻。
叔本华说,每个孩子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天才,关键是你如何去唤醒。
马尔克斯说,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关键是如何唤醒它的灵性。
在教育充斥着功利化的今天,我们的确需要肖老师这样的榜样,不仅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更有宽阔的胸怀和视野;不仅具备“融合”学生的能力,更有唤醒学生的智慧,唯有这样,才能让一群群生命在课堂上悄然绽放。
无疑,肖老师教学的《好久不见》是一节好的作文课,若再朝细里划分,这更像是一节作文指导课,肖老师领着学生把曾经写的文章“还原审视——重新凝望——思考生活——再现美好”,走一步,再走一步,“沿波讨源,举重若轻”,直到学生的思维有了深度,发现有了厚度,表达有了温度。
由此,我看到了一节好的写作指导课,应该具备以下要素:
有互动生成的精彩。
钱梦龙先生说:“在语文教学被各种貌似‘深刻’的‘理论’折腾得面目全非的当下,肖老师的教学看起来似乎是‘浅’了,但正是这种‘浅’却深入到了教学的精髓、真谛和本源。”
这节课没有理论,更没有技法,有的是师生间平等而亲切的对话,在对话中,肖老师俯下身来,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表达,并极力在学生的表达中寻找契机,适时地去触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心灵,从而生成课堂上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在引导学生变化主语表达“好久不见”时:
生:一棵树好久不见它的茂密的树叶了。
师:树为什么好久不见茂密的树叶了呢?这个想法很奇特。就像人,怎么看不到自己的头发了呢?
(肖老师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
师:时间和空间剥夺了一棵树长叶子的权利。究竟是谁,让它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叶子呢?
随着学生的这一发现,师生共同对话引发出:树在心里想,熬过秋天,熬过冬天,春天来了,一定会长出漂亮的叶子。可是,春天来了,春天依然像秋天那样绝望,夏天来了,夏天依然像冬天那样严寒,原来,这个社会已经混乱了所有的季节……
此时,会场的师生一片沉静,对于“树好久不见自己的树叶”,相信每个人对生命对根源都已有更深刻的思考。
生:我觉得黑板上好久不见粉笔的痕迹了。
师:黑板上好久不见粉笔的痕迹了,你想跟大家说明一个什么事呢?
生:现在老师都太喜欢用PPT了。(台下老师惊讶,笑。)我觉得还是要寻找那种古朴的痕迹,用粉笔来上课。(台下老师情不自禁鼓掌。)
师:台下的每个老师都带着羞愧为你鼓掌。是的,黑板存在,是为了留下痕迹的,老师,你的文字在哪儿?这个同学说的真好,教学就要教学真实的痕迹。
……
学生的思维在肖老师的开启下,不断发现、发散,表达不断地走向生活、走向内心、走向深刻,呈现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生成。
有渐入佳境的层次。
这节作文课有着分明的层次感,既表现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又表现在学生认知思维的推进上。
从教学的设计上看,上课开始:
师:最近写什么作文呢?
生:《好久不见》。
展开余文
师:那咱们来说一说,你写的都是和谁、和什么好久不见?
这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发问,学生们有话可说,把刚刚写的作文一一呈现。
接下来,在白板上再现了12位同学的好久不见内容后: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这12位同学的好久不见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生得出:写小学同学占一半,写故乡的3个。
师引导:写作,往往共性的东西会成为一个短板,不容易写出打动人的新意来。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不会改变你写作的内容?我们顺着窗重新凝视一下这个世界,我们的视野是不是还可以再宽泛一点?
到这里,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重新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视野打开,学生重新构思:
我们好久不见了:一片湛蓝的天空;一片茂密的树林;一级级清爽的台阶;树上的鸟儿;田间的蟋蟀;阴凉的亭子;故乡的星星月亮等等。
这里好久不见的内容和第一次所写好久不见的内容相比较,明显是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详细,更加具体,让写作不再落空,有了具体的点,写作也就更加细腻更有味道。
可是,这还不够,主语都是“我们”自己在发现,可不可以把发现者换成“天上的小鸟、地上的蚂蚁”啊?肖老师继续牵引,学生的思维继续发散,于是就有了第三个环节:
生:鸟儿好久不见天空。
生:鸟儿好久不见月亮。
生:鱼儿好久不见清澈的溪流。
生:大树好久不见自己的叶子。
生:麦子后就不见雪花。
生:猫好久不见爷爷奶奶的笑容。
生:黑板好久不见文字。
生:蚂蚁好久不见芬芳的土地。
学生们不知不觉让自己的构思变成了美丽的诗句,原来,写作文,除了同学、老师等,还可以有这么多美好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发现、去开掘,多有意思,多么清新,我们也不知不觉把对这个世界最真诚的爱全部寄托在其中了。
这时,肖老师又放一招,把作文题变一变,“又见什么”,你会写什么呢?
第四个环节:又见什么。
生:又见笔记本上自己的文字。
生:又见小时候外公骑着自行车带我出去玩。
生:又见神秘的星空。
生:又见家乡熟悉的小桥、流水、炊烟。
生:鸟儿又见到了天空。
生:锅铲又见到了锅。(有感于当下的快餐、外卖)
生活的温暖和美好,在学生的“又见什么”里氤氲起来。至此,教学结束。
整个流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随着环节的递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向思想更深处漫溯,真正地走进生活,走入内心,“走向最清纯的眼睛”,走向“好久不见的这个美丽的世界。”
“由浅及深,因深归浅。”
肖老师就这样带着孩子们和听课的我们渐入佳境,把一节作文指导课,上出了诗的味道。
高超的点评艺术。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整堂课,肖老师用精彩的点评,对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能收能放,能迂善导,纠正,总结,提炼,升华,不仅具有针对性,更充满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深深体现了一个语文老师高超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
鼓励:在引导学生再现初次写的“好久不见”时,一女生说:“我写的是与我的小学老师好久不见。”肖老师顿时以惊讶的口吻,真诚地夸赞说:“哎呀,你真好,还惦念着小学的老师呢。”另一孩子说:“我写的与老家好久不见了。”肖老师耐心询问:“老家在哪里?多久没回去了?老家还是要常回去走一走的。”再思“好久不见”时,一个学生说与“我们的教室”好久不见,肖老师说:“我非常喜欢你的这个词语——‘我们的教室’”,接着告诫大家要珍惜“我们”在一起的缘分。如此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随处可见肖老师带给孩子们的鼓励。
唤醒:当第二次构思“好久不见”内容时,一个学生说:“每天上学早出晚归,似乎对美丽的景色也觉得好久不见了。”此语一出,肖老师顺势而引:“哎呀,这句话有道理,所谓好久不见,其实是好久都在见,只是自己没有留心去发现它。所谓好久不见,其实就是经常见到的,却往往会被你忽略掉的东西。好,我们就顺着他的思维去思考,去凝视,望望窗外,窗口虽然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但只要你想一想,一定会有的。”在肖老师这样的牵引下,学生的思维“忽”地一下散开了:“爷爷奶奶粗糙的手好久不见了”“妈妈忙碌的身影好久不见了”……
提升:当学生再次构思呈现“好久不见”的内容过后,肖老师请两个男女同学一人一句朗读,就像朗诵一首美丽的诗歌。说:“我们好久不见这样美丽的世界。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标题。同学们,作文,除了身边的某个同学,某个老师,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东西等待你来开掘,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会更加清新,更加有意思,而且又把我们对这个世界真诚等待爱全部都寄托其中。下面,我把作文题变一变,又见什么,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这样,学生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就转向了生活,转向了内心,转向了更加深刻的发现和感悟。
这样的作文公开课,课堂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能让课堂呈现得如此精彩,得意于肖老师高超的点评艺术,当然这高超的点评来自于肖老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谦卑的人文情怀。
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状态的生动展示。
“新嫩的芽叶,碧绿的树影,天外鸟鸣,深潭微波,阒寂或喧嚣,张扬或含蓄,深深浅浅的,都有语文的理儿。只是你,有着怎样的心?”
“爱,成就着一切。”
听肖老师的课,得好好找找自己的影子了。
标签:
教学案例
深作浅时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神的一滴》教学实录及点评——肖培东(全国语文散文教学研讨会)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