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666 2018-04-20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二则(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案例一
一 、导入
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桥上,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 这两个人就是庄子和惠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板书课题)
出示PPT1:
二、正读
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学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1分钟)
3.学生评价。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2分钟)
4.我会读,注意语速。
师出示PPT2(5分钟):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语气)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无可辩驳)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
师:我们再读一读全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1分钟)
三、译读
1. 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2分钟)
2.PPT3出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 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3.师:庄子也很注意这个“安”字,文中第三个“安”字怎样理解?(哪里、哪儿)
四、演读
师:我们 知道当时两人的对话非常精练,现在我们可以为他们的对话加上一些内容,重现一下两千多年前濠水桥上的那场争 辩。
教师读叙述部分,学生分别读庄子、惠子。
五、辩读
1.师:我们看到了非常可爱的庄子、非常认真的惠子。同学们不仅入境了,也入情了,那么,他们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
出示PPT4:
知?不知?
2.师:惠子可以确定的是什么事?(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3.师:惠子凭什么可以确定庄子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理由一:惠子说庄子不是鱼,所以不知道鱼的快乐。
理由二:惠子不了解庄子,不知道庄子的想法,所以认为庄子不知道鱼的快乐。
4.师:惠子的意思是说,因为我不是你,所 以不知道你;因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那么惠子的思想有什么特点呢?
(像数学证明题一样,层层推理,讲究逻辑)
师:惠子多了 不起啊!他通过逻辑推理,从科学角度认识世界。
5.师:从这场争辩的结果来看,谁占了上风?(庄子)
6.师:庄子为什么能占上风呢?(从惠子最初的提问和庄子最后的回答来 看)
7.师:原来是这样。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看文中还藏着什么。庄子是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有依据吗?
出示PPT5: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8.师:无论鱼也好,人也好,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从容呢?
生:注重精神上的快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师:还有一个“游”字,庄子和惠子两人在游玩的时候心情怎样?(开心、放松)
10.师:你们觉得文中的惠子能感受到快乐吗?惠子和庄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惠子注重逻辑,从科学角度看世界;庄子注重感情,从美的角度、诗意的角度看世界)
11.师:其实,庄子多么了不起啊!他从容、洒脱、自由、快乐,所以会觉得鱼也是快乐的,仿佛自己就是鱼,鱼就是自己,从而达到“物我 合一”的境界。就如近代文学家王国维所说的——
展开全文阅读
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PPT6)
12.本文是一篇寓言,你觉得庄子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追求快乐自由。
生:诗意地生活。
生:……
六、延读
师:是啊,庄子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生活的实践者,下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故事一:鼓盆而歌(PPT7)
故事二: 庄周梦蝶(PPT8)
故事三:楚王请庄子做宰相(PPT9)
七、课堂小结
1.师:看来我们的感受和北师大教授于丹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她曾经在《庄子心得》一书中这样说过(P PT10):
庄子对我来说,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活法,圣贤能让我们活 得更通透。
2.师:这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应当用从容、洒脱、自由、快乐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现在我们肯定了庄子的情怀。庄子早已用自己睿智的目光超越了千年的界限,超越了鱼和人的界限。庄子他自己何尝不是一条鱼呢?在如今高楼林立、田园风光渐离我们视线的时代,我们呼唤庄子精神的回归,让我们打开 庄子之门,让生活多一些诗意。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庄子与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备课素材
下一篇:
《礼记》二则精品导学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