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9106 2018-04-22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武德初,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无礼,县莫能止。仁轨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显庆五年,高宗征辽,令仁轨监统水军,以后期坐免,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时苏定 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于百济府城镇守,百济复叛,引兵围仁愿于府城。诏仁轨发兵合 势以救仁愿。仁轨军容整肃,所向皆下。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进围平壤,不克而还。高宗 敕书与仁轨曰:“平壤军回,一城不可独固,即宜泛海还也。”将士咸欲西归,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专之可也。今平壤之军既回,则百济余烬,不日更兴,高丽逋薮①,何时可灭?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众从之。于是诸将会议,或曰:“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仁轨曰:“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 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仁轨乃别率水军及粮船,自熊津江往白江,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于是百济悉平。
吐蕃入寇,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仁轨每有奏请,多被中书令李敬玄抑之,由是与敬玄不协。仁轨知敬玄素非边将才,乃表敬玄为帅以代己,果覆其众。
咸亨五年,以功进爵为公,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州党荣之,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仁轨虽位居台辅,不自矜倨。每见贫贱时故人,不改布衣之旧。
【注释】逋薮:逃亡之人的聚集之地。
[参考答案]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于是诸将会议 (2)不自矜倨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
期不可再犯( ) A.等待 B. 商定 C. 限期 D. 要求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分)
专之可也( ) A.单一 B. 单独 C. 专擅 D. 变通
2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遽追入,与语 高宗敕书与仁轨
B.特令以白衣随军自效 以功进爵为公
C.引兵围仁愿于府城 于是仁愿帅陆军以进
D.命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号其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21.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州司以闻,太宗怒曰:“是何县尉,杀吾折冲!”遽追入,与语,奇其刚正,擢授栎阳丞。
2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 分)
23.以下诗句最符合刘仁轨拒绝奉诏泛海西归心理的一项是( )。(2 分)
A.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D.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4.“不隐恶”“不为讳”是传统史家对记史的态度,请结合这一点分析第③段记载的刘仁轨事迹。(3 分)
参考译文: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武德初年,任陈仓尉。本地有个叫鲁宁的折冲都尉,依仗班位高,放纵无礼,县里没人能禁止。刘仁轨专门加以劝诫晓谕,要求不可再犯,鲁宁却更加横暴,刘仁轨最终用杖刑把他处死。州官将此事上报朝廷,太宗生气地说:“这是怎样的县尉,杀我的折冲尉!”立即追召他入朝,和他交谈,惊奇他的刚正,升任他为栎阳丞。
显庆五年,高宗征辽,令刘仁轨暂时统领水军,因没按期到达而获罪免官,特令他以平民的身份随军效力。当时苏定方已平定百济,留下郎将刘仁愿在百济府城镇守,百济再次反叛,率军将刘仁愿包围在府城。诏令刘仁轨率领军队合力救援刘仁愿,刘仁轨军容整齐,攻无不克。当时苏定方奉诏征伐高丽,进兵包围了平壤,没能攻下而撤回。高宗传诏书给刘仁轨说:“平壤军队撤回,卿的一城不能单独固守,应立即渡海返回。”将士都想西归,刘仁轨说:“《春秋》之义,大夫出境,遇上可以安定社稷、便利国家的事情,可以独断而行。现在攻打平壤的军队已经返回,那么百济余众,很快就会重振旗鼓,高丽这块亡命之徒的藏身之地,何时才能平定?只应坚守观察变化,乘机进取,不可轻动。”众人听从。於是众将聚集到一起商讨军事,有人说:“加林城是水陆要冲,请先进攻它。”刘仁轨说:“加林城险要坚固,急攻就会损伤战士,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是贼寇的巢穴,群凶聚集之地,铲除罪恶要从根本,必须先拔掉根源。如果攻克周留,那么其他各城自会投降。”於是刘仁愿率陆军进兵。刘仁轨就另外带领水军和粮船,从熊津江开往白江,会合陆军同时进攻周留城。刘仁轨在白江口遇到倭兵,四战四胜,烧毁倭船四百艘,烟火冲天,映红了海水,贼众大败。百济于是全部平定。
吐蕃入侵,朝廷任命刘仁轨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刘仁轨每次上奏事务,大都受到中书令李敬玄的阻挠,因此和李敬玄不和。刘仁轨深知李敬玄本非边将之才,就上书推荐李敬玄代替自己担任统帅,李敬玄果然被吐蕃打败,全军覆没。
咸亨五年,凭借功劳进爵为公,子侄三人同时授任上柱国,本州同乡感到荣耀,将他们住的地方称为乐城乡三柱里。刘仁轨虽然位居宰相,从不骄傲自大,每次会见贫贱时的旧友,不改平民时的样子。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刘仁轨,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
《胡宗元诗集》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