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333  2018-04-28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精品导学案
 编写者:柴卉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风餐露宿,毛骨悚然,精疲力竭”等词语。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感悟内容。

【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长篇小说《焦躁的心》;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斯》等。

2.了解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0月,他们在新西兰的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在当年12月至次年的1月左右征服南极点。可是就在这时候,他们得到消息说,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正向南极进发,要“和他争夺第一个揭开冥顽的地球的秘密的荣誉”!于是,斯科特一行于11月1日匆忙出发,“去争取国家的荣誉”。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11月12日,一支探险队发现英雄们已冻僵的尸体。)

【自主学习】

1.快速阅读课文,要做到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进行浏览,每分钟争取不少于400字。并注意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

[导航]:1~3段,写斯科特带领的探险队到达南极点,发现挪威人已捷足先登,只好失望而返;4~13段,写探险队员一个个悲壮地死去;14~16段,写英雄们牺牲后,受到英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悼念和尊敬。

2.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拽(      )           diān(      )狂     雪qiāo(      )

凛liè(     )        吞shì(     )       销shí(     ) 

羸(      )弱         步lǚ(      )       告罄(      )

遗shuāng(      )          

踉踉(       )跄跄(     )         mèn mèn(           )不乐

广袤无yín(     )                  鲁mǎng(     )大胆

yáng yáng(           )得意         疲bèi(    )不堪             

语无lún(       )次                jīng(        )打细算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坚持不懈:

风餐露宿:

精疲力竭:

耀武扬威:

畏缩不前: 

4.走进文本,感知情节。

(1)速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习建议]:要抓住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结局。

(2)再读课文,试简要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是分哪几个部分写的。 

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             ——             ——             ——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交流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我们如何评价这一故事? 请用简单的话评价故事。

2.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为失败英雄斯科特探险队员作传的?试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3.“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学习建议]:请从文中找答案,用原句作答。

【拓展提升】

1.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2.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为什么?

【当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展开全文阅读
  A.储(chǔ)存   怏(yàng)怏不乐   贮(zhù)藏    毛骨悚(sǒng)然

  B.步履(lǚ)    姗(shān)姗来迟   厄(è)运      海市蜃(chén)楼

  C.凛(lǐn)冽   忧心忡忡(chōng)  遗孀(shuāng) 坚持不懈(xiè)

  D.鲁莽(mǎng)  白雪皑(ǎi)皑     羸(léi)弱    踉(liàng)踉跄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吞噬    畏缩不前    风餐露宿

  B.销蚀    语元沦次    夜不成眠

  C.战粟    洋洋得意    精疲力竭

  D.癫狂    念念有词    疲惫不勘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拽:拉,拖。

  B.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告罄:指财物用完。

  C.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D.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多,而又没有道理。

4.用一段话描述你读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文中细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解读悲剧,品味伟大。

【相关链接】

1.写作手法

这篇传记是作者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文学想像而写成的。因原作篇幅过长,选作课文时,删去了前面写斯科特一行的探险准备和出发去南极的部分,而主要保留了他们从南极绝望而归以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作者运用时间顺序,使故事情节条理清晰;运用细节描写,为文章增色。

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它的使用常常使人物在细微之处凸显其显著特点,凸显其精神品质,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我们使用细节描写时,要抓住人物的核心品质,用典型的行动、语言、肖像、心理描写来加以表现。

2.相关名言

为什么去登山?——“因为山在那里”!                        ——英国•马洛里 

世界是用来探险的,规矩是用来违背的,手洗干净是用来再弄脏的。

——蔡康永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 马克思 

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徐霞客

【自主学习】

1.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请找出来并谈谈体会。

2.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3.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一个人虽然在不同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一.讨论交流“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课文题为《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细读课文,找出体现探险队员伟大一面的语句、分析一下。南极之旅的伟大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读了这篇文章,你觉得斯科特探险英雄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并分别从课文中举出实例。

【拓展提升】

阅读《背叛》,完成后面的题目。

背叛

①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只有极少的干粮,渴了就吃两口雪。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筋疲力尽。他们艰难地跋涉,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只希望能看到人迹,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现。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也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因为威胁除了体力不支外,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撬犬。这两天他早已感到它的急躁不安,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

②终于,所有的食粮已经用完,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森感到他如果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这时候,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胁的姿势。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婪所吞没,往常亲昵地低吟这时已变成野 兽般地咆哮。森知道,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撬犬的争斗终于来了。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霎时间,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常的尴尬。两个都一动不动,也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也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

③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锋利牙齿但筋疲力尽的狗来说,也许人的胜算稍大些。森紧握着刀,脑海里浮现出与爱犬共度的日子:当他刚迷失于风雪的几个小时里,它可以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回队伍,但它没有丝毫犹豫地跟随了主人;在诡异静谧的夜晚,虽然饥饿难耐,但它仍然选择了依偎在主人的身旁,警惕地保卫着主人。也许没有它的话,自己根本挺不到这个时候,可眼前的状况却让他不知所措。森突然感到了自己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于是境况立即扭转:一个手无寸铁而且体力不支的人和一条有锋利牙齿并且饥饿不堪的狗,狗优势显然。森的眼睛湿润了,凝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雪撬犬没有放过丝毫机会,起身将森扑倒。森立时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甚至能感到犬从喉咙里吐出的热气还有它舌尖上的腥味。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等待森的不是钻心的疼痛和喷涌的热血,却是爱犬用舌头舔着他的脖子,以温暖他冻僵的血管。就在一人一犬互相依偎的几小时后,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


展开余文
④森在生死时刻抛弃了砍刀,雪撬犬最终没有选择背叛,两个生命都获得了拯救。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相反的,雷撬犬背叛了它的主人,森背叛了他的本性,那么救援人员找到的将无疑是两具冒着热血的尸体。

⑤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撬犬一样不得不背叛。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一念之间也许天差地别,决定生死。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依据选文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空。

森陷入困境,犬相助相伴→                  →                   →犬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

2.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⑤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5.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谈谈读过本文后的启示。

【当堂检测】

1.对下列句子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和斯科特一样,认为角逐失败意味着毫无价值和悲哀。其悲剧色彩也就表现在这里。

B.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斯科特和伙伴输给对手的痛苦心情。

C.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坦然面对失败,并忠实接受为他人的业绩作证的任务,可敬可佩。

D.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赞誉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

2.下面句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悲剧体现在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等四个方面。

B. 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的伟大体现在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等方面。

C. 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作者所描绘的五个探险者,是英国的英雄,也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

D. 五个探险者在归途中不断向世界哀叹自己所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3.下面是对课文写作特色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课文按时间顺序和地点转移来组织材料。其中任务的行踪是:“渐近极点—到达极点—返回”。

B.本文是一篇文学味浓、抒情性强、描写生动形象、议论直截了当的传记。

C.传记向来是为成功者书写功绩的,而茨威格却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偏偏充满激情地为“英国的迟到者”斯科特等人书写这悲壮的一幕,这是作者的疏忽之处。

D. 作者在文中向我们讲述了一连串令人难忘、撼人心魄的细节,使我们不得不对探险家们的精神肃然起敬。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名师导学案设计
下一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品导学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