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文言文阅读翻译
阅读:6868 2018-05-07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送唐处敬序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启
余世居吴之北郭,十余年来,徐君幼文自毗陵,高君士敏自河南,唐君处敬自会稽,张君来仪自浔阳,各以故来居吴,而卜第适皆与余邻,于是北郭之文物⑴遂盛。余以无事,朝夕诸君间,或辩理诘义,以资其学;或赓歌酬诗,以通其志;或鼓琴瑟,以宣堙滞之怀;或陈几筵,以合宴乐之好。虽遭丧乱之方殷,处隐约之既久,而优游怡愉,莫不自有所得也。
窃尝以为,一郡一邑,有抱材艺之士而出于凡民者,皆其地之秀也。若诸君,其诸州之秀欤!以诸州之秀萃于一乡,吾里何幸哉!余不出闾閈,而获友之多如是,则非吾里之幸,而余之幸也。
然自前年士敏往云间,去年幼文往吴兴,今年处敬又将往嘉禾而仕焉。众客觞别于馀舍。酒半,余戚然曰:“诸君之居吾里,诚幸矣!今去者过半,而留者犹未可羁也。然则谁终与处此乎?”客有起者曰:“子毋戚。子单居寡侣时,不知有诸君之合也。及朋聚群游时,又岂知有诸君之离哉?合而离,离而合,其理无常,则他日之复合于此者,固未可知也。”言既,客又有起者曰:“君子所贵乎同者,道也;所喜乎合者,志也。古有尚友于千载、神交于千里者,以有所合而同尔,岂必生同时,居同里,连栋宇之密而接杖屦之勤乎?诸君能不以远而忘其好,不以疏而易其志,不以穷达而渝其久要之心,则虽限胡与越,而亦不异于北郭之近矣。”众客皆喜。
既醉而别,余善其言,遂录为送处敬序。
注:⑴文物:指文人,文士。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1分)
A.耶 B.哉 C.也 D. 矣
23.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2分)
24.下列对“若诸君,其诸州之秀欤”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假如是他们,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B.假如是他们,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C.像他们各位,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D.像他们各位,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25.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杰出人才往往都来自于凡民
B.作者认为个人的幸运大于乡里的幸运
C.第一句承接上文写与诸友交往的乐趣
D.写获友之多的幸运引出下文别友之悲
26.阅读第③段,说说是哪些道理让作者及朋友从“戚然”转为“皆喜”的?(5分)
[参考答案]
22.D
23.多方面地突出了文士们相聚活动的丰富(1分)与快乐(1分)。 24.C
25.D
26.离合无常(1分),将来仍有相聚可能(1分);只要志同道合(1分),穷达不改(1分),距离远近、交往疏密不会影响友情(1分)。
[参考译文]
我家世代居住在吴地的北城外,十几年来,徐幼文从毗陵,高士敏从河南,唐处敬从会稽,张来仪从浔阳,各从他们的故乡迁到吴地来居住,而宅第恰都与我为邻,于是北城外的艺术之风就兴盛了。我因为无所事事,朝夕与诸君相处,有时辩理诘义,以增学问;有时酬唱和诗,以通志向;有时鼓琴奏瑟,来宣泄美好的情怀;有时摆下筵席,宴饮奏乐。虽然遭遇的丧乱正深,处在潜藏之地已久,然而优游愉悦,人人都有所收获。
(我)私下曾认为,一郡一县之地,那些出身平民的有才之士,都是地方上的美色。像这些朋友,大概都是各州之美啊!凭各州之美集于一乡之地,我们的乡里何等幸运啊!我不出里巷,但获友如此之多,实则不是地方的幸运,而是我的幸运呀。
然而从前年起,高士敏去了云间,去年徐幼文去了吴兴,今年唐处敬又将去嘉禾任职。朋友们在我家里饯别。酒到半酣,我难过地说:“各位住在我们地方,实在是我的幸运!现在离去者过半,而留下的人也未必可以羁留。然而谁能一直呆在这里呢?”朋友中有人起来说:“你别难过。你一个人居住时,不知有这么多朋友来相会。等到朋友们相聚一起游玩时,又哪里知道大家会离别呢?相聚又离别,离别又相聚,其中的道理没有定数,也许他日大家又能于此相会,确实也不可知。”言毕,又有人起来说:“君子所看重的是观点相同,这叫同道;所喜爱的是意气相合,这叫同志。古时有交友千年、神交于千里之远的人,这是因为观点相同又意气相投,难道一定要生在同一时代,住在同一个地方,住处紧挨在一起,共用一根手杖,合穿一双鞋子吗?各位能够不因为相隔之远而忘却友情,不因为关系疏远而改变心志,不因为困窘通达而改变他长久以来的心意,那么即使相隔如胡地与越地之远,也跟北郭之近没什么分别。”众人皆喜。
醉酒后大家分别,我认为他们说得好,就记录下来作为送别唐处敬(诗)的序言。(译者/尹瑞文)
标签:
文言文阅读翻译
送唐处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保修》导学案设计(北师大八年级下册)
下一篇:
褐夫字说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