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770  2018-05-15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深入了解苏轼,朗诵并背诵本词。

      2、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掌握吟诵技巧,领会重要词句。

      (2)合作探究,把握词的感情,感受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

      (2)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知识链接

      一、背景链接: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元丰五年(1082年),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

      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二 课前自学:

      1、注音

      同行(     )   吟啸(     )   一蓑烟雨(     )    料峭(      )

      2、字词释义

      芒鞋:

      吟啸: 

      料峭:

      补充注释:

      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

      向来:刚才,方才之意。如“失向来之烟霞”

      3、自行翻译词前小序(在课本上做记录)。

      4、反复诵读,尝试背诵。

      第二环节:反复诵读,体味感情,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一、反复诵读,入情入境

      1.诵读要领:   (1)注意读准字音

      (2)把握节奏(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

      (3)感受情感(语音的轻重,语气的升降)

      小组诵读展示(诵读形式由小组自创)。

      2.用简单的语言翻译本诗并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二、鉴赏品味,自主赏析

      找出本诗当中你认为写的最好的句子,并进行赏析。(个人展示)

      三、重点研讨,合作探究

      1、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2、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

      3、试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

      4、炼字

      1.“竹杖芒鞋轻胜马”。最生动是哪个字?

      2.“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洒脱?

      第三个环节:课堂小结,深化拓展。

      课堂小结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 一样豁达。

      豪放词特点

      情感内容:多表达对国计民生的关心,壮志难酬的苦闷

      情感特征:大气磅礴   ,气势雄壮

      写景特征:大处着笔、视野开阔  ,气象恢宏

      抒情特点:慷慨激昂、直抒胸臆  ,一泻千里

      拓展阅读――高考中有关苏轼材料成功运用典例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                   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展开全文阅读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苏东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苏东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苏东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赤壁只苏轼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属于苏轼。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东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苏轼,永垂不朽。 

      小练笔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苏轼的诗文,也了解了他的生平,看他的作品就是和这位伟大诗人的对话,通过这些对话,你对苏轼又有何认识呢?请以“感悟东坡”为话题写一篇300 字 左右的作文。 

      作业布置:

      1  背诵默写全词 

      2  课下收集有关苏轼的诗词名句 

侯晓旭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一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一导学案设计 苏轼词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伏湛字惠公,琅邪东武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柳永词两首》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