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504  2018-05-17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一棵小桃树 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托物言志”的特点及写法。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

      3、感悟“小桃树”的形象,明白“小桃树”带给我们的启示。

      重、难点:“托物言志”的特点及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见助读资料)

      三、学生自读课文,批注好重、难点字的读音,标好段落。在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处做上记号。

      (1)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老师在学生可能读到的地方都用一句与“桃花”有关的诗句作结。

      例如,读了第2段,老师配上辛弃疾的“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读了第8段,让人想起了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读了第9段,让人想起李白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读了第10段,让人想起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读了12段,让人想起了“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

      读了13段,让人想起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读了最后一段,让人想起李煜的“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2)学生再读课文,在书上批注圈画相关语句,从中读出了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以“我读了   这一句,从中感受到这是一棵    的小桃树”句式回答。

      四、感受“小桃树”的形象:

      1.师生交流。预设:

      (1)它长得很委屈,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

      A、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小桃树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带着这样的想象,再读一读这个句子,你的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评读中引导理解“它的委屈”。(不仅仅是委屈)(生命脆弱)(想呵护)(….)

      C、这棵小桃树牵动着大家的心。作者的心也和你们一样啊!所以,他用“长得很委屈”来描写这棵小芽,这里的“委屈”一词,不仅写出了小芽的样子、神态,还表达了到作者对它的情感,这就是作者炼字的功夫。来,让我们一齐品位作者的语言。

      (从这个句子,我们知道了这是一棵先天不足的小桃树,那么你还从哪里读到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2)他们嫌那桃树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曾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保护它,给它浇水。(你从中知道了这是一棵怎样的桃树?——不招人喜欢、无人喜欢的树,无人欣赏——可怜的小桃树!)

      (3)虽然长得弱小,可一夜之间竟开满了花呢。我每次看着它,却发现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来。(孤独寂寞的小桃树——可怜的小桃树!)

      (4)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历经磨难,顽强不屈的小桃树)

      小结: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

      长得委屈  无人欣赏  孤独寂寞  历经磨难 顽强不屈

      五、走进我的内心

      1. 同学们,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想象,认识了我的小桃树。在最后一段作者说:“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我为什么要感谢小桃树呢?请同学们联系上文认真思考,将相关的句子勾画下来。

      2.师生交流。预设:

      (1)就在那俯下去的一刹那,我突然看见在树顶的高高的枝上,竟还保留着一个花骨朵,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海上的灯塔,闪着时隐时现的光。

      A、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B、引导学生抓住“竟”字体会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结合“风浪里海上的灯塔”体会小桃树给予了作者希望、信心。

      过渡:如果仅仅只是看到了这一幕,那我就应该只是若有所思,怎么会说“我的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谢你?”

      请同学们联系前文,想一想,对于作者而言,小桃树又有什么不同寻常的意义呢?

      (2)我却怎么也睡不着,想起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存着我的梦。

      A、学生谈句子的理解。联系前文,抓住“不甘心”“我的梦”,说出我期望桃核开花,让我看见桃花,让我幸福一生。

      B、引读:当我看见它发芽,看见一个春天长上两尺多高时,我十分高兴:同学们我高兴什么?接着往下读。(这棵桃树是我的梦的种子长的,在它身上寄托着我的梦想。所以先前认为它没出息的奶奶也会常常保护它,给它浇水。)


展开全文阅读
      3、联系小桃树对我的不同寻常的意义,再来说一说,我为什么感激小桃树?

      当我看到一朵朵桃花随着风雨飘落时,我仿佛看见自己的梦,可是看到还有一个花骨朵,作者仿佛看到了希望。

      六、梳理“我”的经历

      1.可这还不够啊!倘若此时的我一帆风顺甚至春风得意,我又怎会在意这桃花的飘零?这孤独的花骨朵?再联系前文,看看作者又是一番怎样的境况?

      2.师生交流。预设:

      (1)走出了山,来到城里,……便在没法去想了。

      A、“走出了山,来到城里”说明作者小时候是在山村长大的。

      B、我为什么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山外的天地这样大,城里的美景这样多”。“我”在山村长大,山外、城里的情景让我了解到自己就像井底之蛙,孤陋寡闻。

      过渡:我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决心干出一番事业,结果又如何?

      (2)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A、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

      B、有感情地朗读。

      C、此时的我受到挫折,陷入了迷茫,心情十分愁苦,又恰逢奶奶去世了。唯有这样的我,看到了这样的小桃树,看到它这样的一幕,作者才会有这醍醐灌顶般的醒悟,才会有这无以言表的感激。这家乡的小桃树,一直激励着作者,他把那一百二十七张退稿签全贴到墙上,抬头低眼看到自己的耻辱。每天读书、写作,读书、写作。如一位辛勤耕耘的农民,笔耕不辍,最终成为蜚声海外的著名作家。

      3.提问:第6、7段作者明写自己的经历,和“小桃树”有什么联系? 

      提示:作者少年时代努力奋斗,胸怀大志,很像“一个春天长上二尺来高”的小桃树,充满向上的朝气,小桃树就是自己的化身。

      这就是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志”就是“我”之“志”。《紫藤萝瀑布》中的一句话启发了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托物言志的妙处就在于作者把“物”与“我”的共同点找到了,那就是“生命”。人观察“物”,从它的生命姿态中,找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契合点,然后把自己的情感附着在“物”上,从而完成托物言志或者托物寓意。古人常用的方法,是让“物”在台前,“我”则隐于幕后。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读者需要仔细揣摩“物”,再借助“知人论世法”,寻到幕后的“我”。今人则不同。许多文章“物”“我”同框。如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燕园树寻》,叶圣陶的《牵牛花》,张抗抗的《瞬息与永恒的舞蹈》,山谷的《寂寞红柳》,刘再复的《榕树,生命进行曲》,贾平凹的《落叶》《溪流》,王宗宽的《风雨中的菊花》等等。

      七、总结全文:

      1、同学们,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一个黄昏坐在窗前看他的小桃树的情景,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中间采用插叙的方式,回忆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和自己的的人生经历。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的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他寄情于物,表达了自己要不屈不挠,执著追求幸福人生的思想情感。

      八、拓展延伸:大自然是一本无字之书,她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当你遭遇挫折而迷惘时,有没有一种植物在你心中停留?

      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啊,蒲公英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啊,莲花啊!我该怎么感激你?……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布置: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文章。 

夏敏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一棵小桃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谢杰,字汉甫,长乐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导学案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