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案例
阅读:1017  2018-05-24
标签: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圈点勾画读奇迹——我教《植树的牧羊人》(肖培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肖培东

      《植树的牧羊人》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3课的文章,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文章写了这样一个感人的奇迹般的故事: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凭借自己一双手,几十年如一日在贫瘠荒原上顽强地种树,最后将荒原变成绿洲。文章表现出牧羊人的顽强毅力和无私大爱。预习提示明确给出了此课的学习方法: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以“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为阅读方法,紧扣“奇迹”展开教学,步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文章写法。

      一、默读“第三次见面”,学习“圈点勾画”

      很多老师教学此课,也注意到了“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的教学提示,但在具体操作中往往不得法,多是叫学生不出声地读书,在书上圈圈画画而已。这就是教师没有深刻地理解编者意图,不能科学地传授阅读方法并推及至学生的阅读实践。

      我们说,阅读大致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种。朗读是出声地读,利用语音、语调、重音的变化,帮助我们更深地体会和表现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默读则是不出声地读,它可以更好地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集中注意力进行边读边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研究更多的是显性的朗读,因为朗读可以形式多样,内容多变,任意营造氛围。而默读的表现形式受到局限,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上存有将默读边缘化的倾向,更谈不上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实,默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学会了默读,养成了习惯,会终身受益。小学生在中高年级开始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课标》要求,第三学段的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那么,初一学生默读就必须更讲质量,在阅读速度和思考深度上都应该有所突破,以此了解文章结构,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意蕴,培养学生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教师应该具体点拨,给出可行的操作建议和路径指引,帮助学生在默读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学会默读,学会学习。“圈点勾画”这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故最适合默读。

      实录一: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植树的牧羊人》,它是一篇外国作品。这篇文章的学法是什么?请大家齐读预习提示二。

      生读:默读课文,圈点勾画。

      师:文章写作者和牧羊人三次见面,哪一次见面叙写的语段最少?

      生:最后一次,两个段落。

      师:加上全文的总结段落,也就三个段落。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我”与牧羊人最后一次见面的语段,做好圈点勾画。(生默读,圈画)

      师:你圈出了哪些词语或画出了哪些语句?

      生:我画出了这一句,“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师:为什么画这句?

      生:因为这句体现了高原的变化,写出了老人在高原种树后高原的美丽景色。

      师:有道理,这是告诉我们,阅读这篇文章要圈画出“荒原变化”的句子。(板书:高原变化)

      生:我画出的是“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呢树林的声音”。这也是写高原变化的句子

      师:写高原变化的句子很多,我们可以择其关键词、关键句做出圈画。还有吗?

      生:“每当我想到这个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师多么伟大啊!”这是抒情议论,赞美了牧羊人的伟大。

      师:议论以及抒情性语句,起到点睛作用,值得细细品味。所以,对老人的赞美、评价语句要圈画出来。(板书:评价老人)

      (学生陆续找出其它评价老人的语句)

      生:我画的是“1945年六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老人”这句。

      师:有同学也画出这句的吗?(很少同学画出)你说说为什么要画出这句呢?

      生:这句话点明了时间。

      师:对,这样我们就注意到“我”第三次去高原看到老人的时间了。这句话也是交代写作思路的句子,同学们不该忽视。(板书:行文思路)

      生:我觉得“那年,他已经87岁了”要画出来,说明老人年龄已经很大了,可以让我们知道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植树事业。

      师:这是能体现老人特征的句子。(板书:老人特征)

      师:这样我们就明白了,默读文章,圈点勾画,不是随便的,而是要注意圈画出显示行文思路、老人特征、荒原变化及评价赞美的相关语句。

      圈点勾画法因课文的不同而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编者在课文的“预习”中指出:“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在课后的“思考探究”里,编者又写道:“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可见,编者始终把“默读”“圈点勾画”作为训练的中心。因为《植树的牧羊人》篇幅较长,教师必须选择语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做好示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关键词语”“重点语句”。所以,可以选择相对内容集中、文章技法典型的“第三次见面”做出“圈点勾画”示范,让学生自己圈画,说明原委,最后教师从“荒原变化”“行文思路”“评价老人”“牧羊人特征”等四方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升,“举一”以待学生“反三”。


展开全文阅读
      二、圈点勾画,读出高原奇迹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其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对于《植树的牧羊人》这样篇幅较长的作品,如何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人物精神内涵,在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在基本把握圈点勾画的要旨后,学生以此方法做好默读,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植树的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的奇迹。方法的指导,方法的实践,目的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阅读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圈点勾画的是文章,更是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感受。

      实录二:

      师:请同学们跳读第一次、第二次与老人见面的语段,从这四个方面圈点勾画。

      学生默读,圈点勾画。

      师:好,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说说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高原的句子。

      (学生回答)

      师:“我”第一次去高原,高原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出那时高原特征的句子吗?(学生举手回答,高原荒凉,干涸,遥远,毫无生机,到处是废墟。)

      师:第二次来高原后,高原出现了什么变化?你找到相关语句吗?

      ……

      师:三上高原,高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各选一句来读读。请一同学连着读读。

      1.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2. 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3. 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

      学生读,但没有读出高原的变化,缺乏情感。教师再请一学生读。比较朗读。

      师:同学们,高原在变化,朗读的感情、语调等要不要发生变化?(要)第一个句子读快还是读慢?

      生:读慢,高原很荒凉,很让人失望,没有生机。

      师:第二次“我在这个曾经无比干旱的地方,看到了——

      生齐答:溪水(读得很惊喜)

      师:这“惊喜”要读出什么味来?

      生:惊喜。变化太大了,竟然有水了。

      师:第三次“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要读出?对,读出震撼感!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来高原的惊人变化,这就是植树的牧羊人独自创造的“奇迹” !(学生再读)

      这个环节当中,朗读教学融得很是巧妙。“我”和老人的三次见面,有层次地写出了高原的变化。三处高原的特征,各择一句,让学生连读,其实就在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对文章语言所蕴含的情感的把握。初上高原,无限荒凉,此时要读得缓慢、沉重,显其内心失望,见到种树成林甚至溪水流淌,则必定是大为惊叹,而最后看到高原绿洲上的幸福生活,心中更是震撼。这读,既是对高原特征的再感悟,又是在理解文章对比的写法,也为后面探究老人创造“奇迹”做出铺垫。

      三、走进老人,探究“奇迹”

      实录三:

      师: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奇迹。(板书“奇迹”)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

      生:他的毅力(师板书“毅力”)

      师:哪个句子说明他有毅力?

      生: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

      生: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师:哪个词说明他有毅力?

      生:一直。

      师:非常好,圈点出来,“一直”,说明很坚持。“一个人”又说明什么?对了,要忍受孤独。(板书“孤独”)还有哪些句子能说明这个人有毅力,坚持不懈呢?

      生:他已经种下了十万棵橡子,在这十万棵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儿,……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师:真好,会读书的孩子都不会忘记这几句话。你告诉老师你读的这段话里,你都注意到了什么词?

      生:数量词

      师:哎,数词。

      ……

      生:我认为是他的“坚定”!“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生:我认为是“自信”“平和”。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生:无私,纯净。“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棵橡子都种了下去。”

      生:严谨,热爱生活。房间环境的描写可以看出来。

      生:细心!挑橡子种子的描写。

      ……

      师生齐读:只有懂得去取舍,才有奇迹;只有忍受孤独,才有奇迹;只有自信,才有奇迹;只有严谨,才有奇迹;只有内心纯净,才有奇迹;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只有热爱,才有奇迹……深入读这篇文章,你还可以读出奇迹背后更多的东西。

      按文本原话说,这位牧羊人植树,“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是一个“难得的好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做出了“奇迹”。教参的“课文研读”部分是这样写的:“作者正是通过种树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只要具有不懈的毅力和精神,同样可以创造奇迹。”这都很明显在告诉我们,植树的牧羊人用无私和毅力造就了奇迹,而这,也是学生阅读文本容易读出的。教参里又是这样表述本文的主旨的:“对本文主旨的解读,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鼓励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所以,本课教学,应当把阅读思维引向深处,去读出“无私”“毅力”外更多的感动人心的东西,读出更丰满立体的牧羊人形象和更深刻丰富的主旨内涵。“这奇迹,最应该归功于牧羊人哪种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呢?请你从文本中找到依据。”主问题下的潜心阅读,积极思考,使得学生读出“奇迹”背后的许许多多,也看出学生“圈点勾画”读书的更多功效。鼓励学生多角度评价,但要言之有据,要能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分析。如老人的单纯,他有着纯净的内心,一直在心无旁骛地种树。如老人的自信,他意志果断,从山下的农场独自一人搬到这荒僻的高原种树。他挑选橡子,种埋橡子,都是那么的一丝不苟,认真细致。他爱这个世界,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却能忍受孤独,把爱交给这荒凉的高原。他安静,忠厚,不张扬,连他的狗也被熏陶成这样。他热爱生活,即便独居一隅,也要收拾整齐,穿着讲究。他有体力,有毅力,更有善心和智慧。深入文本,我们可以读出他对幸福的理解、对人生的追求、对自然的思考等等。通达从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宁静淡泊、铅华洗尽的人生境界,他给世界留下的,绝不仅仅是青山绿水。而这些,都是充分交给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挖掘,如新课标言,“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展开余文
      四、这篇文章也是“奇迹”

      语文教学必须有文体意识,课堂教学要关注文体,真正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本,以言语实践为本,让学生习得语言、习得方法、习得能力。《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冷静简洁地叙述故事,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真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老人。所以,应该在文章的叙事分析上做出精当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第一人称视点的出色应用这一显著特点。

      实录四:

      师:其实这篇文章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生好奇茫然。

      师:这篇文章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读者文摘》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文章打动了编辑,他们就派人去寻找文中描写之地,却发现那个地方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位老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可是没多久这篇文章就风靡许多国家。这虚构的故事,为何能打动人?除了主人公精神的伟大、细节的生动描写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使得这个故事如此有感染力,成了奇迹呢?

      学生思考。

      生:他真心实意地写了。

      师:嗯,写作要真诚。

      生:在文章中可以找到很多的环境描写。

      师:生活中有这个环境的原型是不是?也是一个答案,还有没有?怎么把一个虚构的故事,说得像真的一样?

      生:(小心翼翼)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使得更有真情实感,很真实。

      师:对,第一人称的写作更具真实感。那这第一人称如果换成是“牧羊人”来说,好不好?

      生:不好,感觉在说自己怎么怎么伟大,炫耀得很。

      师:所以要有个见证人“我”出现,那把“我”设置成三十年都陪伴在牧羊人身边的人,是不是更好?

      生:不好。过于平淡了。

      生:如果他不走了就体现不出高原的变化。

      生:缺少惊喜了。

      师:对,“我”是一个旅人,一个过客,三见牧羊人,这个地方的巨大变化才更让人震撼。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高原奇迹,作者写出了这经典的小说,默读课文,圈点勾画,让我们读出更多的力量,更多的美!

      牧羊人在高原上创造了绿洲奇迹,作者也通过这篇文章创出了奇迹——文章在许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被改编成动画片,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这样很自然地顺着“奇迹”切入文章叙事特征的研习。作者是采用局外人“我”的第一人称视点来讲述老人植树的故事,“我”的见证使得故事真实可信,同时,“我”由于不是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牧羊人的生活实际上了解得有限,但高原巨变令“我”震撼,因此,植树的牧羊人的生活就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这文章“奇迹”之问,就小说的叙述视角展开研讨,当然对初一学生,不宜过深,点到为止。

      如此,紧扣文本语言,遵循编者意图和单元目标,以“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为教学手段,以“奇迹”为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较好地突破文章的教学重难点,完成《植树的牧羊人》这一课的教学任务。

      ---------------------

      爱读书,会读书——评肖培东《植树的牧羊人》

      1、语文课的例子在哪里?

      《植树的牧羊人》一课,肖老师以“圈点勾画”为教学核心,一上课就让学生阅读预习提示第二段内容,然后让学生默读、圈点勾画“我”第三次到高原地区的语段。

      课堂交流时,肖老师引导学生从四个角度(高原变化、老人特征、评价语句、行文思路)圈点勾画课文关键词句,并引导学生辨析哪些内容是勾画,哪些内容是圈点。接着,让学生跳读课文,按照这四个角度,圈点勾画前两次“我”到高原的语段,师生的对话中课堂异彩纷呈。

      这一环节引发我思考的就是,语文课该怎样设计课堂教学例子。叶老早就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可是,语文课堂的教学例子,在一些课堂上要么大而无当不切合学生实际,要么繁繁琐琐学生一头雾水,要么重复昨天的故事不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文本特质。故而很多课只好在浑浑噩噩中“混”了一节又一节。语文课堂教学例子,其实与数学物理学科的教学例子别无二致,也就是教会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策略、方法等知识。肖老师这节课,就是举重若轻选择了“我”第三次到高原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先自己“圈点批注”,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导,扎扎实实教会学生真真切切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

      这也就启发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示例时,一定要明白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我怎样教给学生。语文课堂的例子就在文本中,选取的一定是最典型的教学内容;选取的例子一定具有张弛度,不仅优秀的学生能够有所发展、有所领悟,而且学习不够优秀的学生也能在这样的例子中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同时,语文课堂所选取的例子要具有可操作性和迁移性,不能学生参与了教学活动,所学的知识不具备普遍性,不能迁移到其它文本的阅读。

      语文的课堂例子就在文本中,但要深深的研读文本,浅浅的设计教学。

      2、语文课的精彩在哪里?

      语文课的精彩,不在于课堂上老师挥洒自如的自我表演,而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进步、提高和发展。

      曾几何时,语文课就是老师的自我表演课,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泣如诉、如歌如怨,或激情澎湃,或滔滔不绝,或连讲带演,总之用各种花里胡哨的元素把学生带入一个眼花缭乱的世界。学生懂不懂,学生会不会,学生有没有进步,老师大可不管,只要我像舞台的明星一样,把自己的精彩展示出来,那就是课堂最大的精彩!每当我看到这样的课堂时,不觉悲从心来,到底谁才是课堂的主角呢?毋容置疑,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不过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平等对话的首席。但在以老师为主角的课堂,老师完全越过学生,完全把个人的“才艺秀”作为语文最大的精彩,老师的表演再美轮美奂,学生无动于衷,那么老师的那点精彩又有什么价值呢?

      今天,在肖老师的课堂,肖老师始终把学生置于课堂中央。不管是圈点勾画高原情况,还是朗读高原的三次变化,肖老师始终以学生的课堂反应为基础,慢慢地指导学生,稳稳地发展学生。尤其在引导学生思考牧羊人创造奇迹背后的品质时,肖老师更是不疾不徐,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创造,充分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一步步读出潜藏在字里行间的内容。

      因此,语文的精彩不在于课堂老师的才艺展示,而在于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引导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之中,不断阅读不断进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素养。

      3、语文老师的魅力在哪里?

      语文老师的魅力在哪里?事实上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此只要做到一事精致,便能动人,语文老师亦如此。

      肖老师的魅力就在于他沉浸文本之中,触摸语言温度,揣摩语言底蕴,在慢品细读中,读出语文别样的精彩!可是,遗憾的是,在浮躁的时代,静心沉浸在文本中的能有几人呢?课堂教学设计不是静静地读教材,读文本,而是挖空心思找资料、拼素材,把读文本的时间用在了搜索现成教学设计上,对文本隔靴搔痒,对别人设计一知半解,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其实丢掉了语文最大的魅力,甚至可以说丢掉了语文的“魂”。一个不读书或者不会读书的语文老师,无论如何是不能对学生读书做出有智慧的指导。

      语文老师的最大魅力,就是老老实实读书,扎扎实实读书,真真切切读书灵动灵活读书,唯有读书,唯有深度阅读才能让我们语文老师永葆学科的魅力。一个老师课堂上用东拼西凑的设计教学,不如安安静静地领着学生多读几遍书。

      爱读书,会读书,正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大的魅力之爱所在!
标签: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圈点勾画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入深出博而返约——肖培东《美丽的颜色》教学艺术浅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深深浅浅,语文是你——品析肖培东《寻找春天》作文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