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指导
阅读:463 2018-05-28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创新文体之会议纪要体指导
三、创新文体之会议纪要体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记录和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加工整理而成的,反映会议基本情况和精神的纪实性公文,它比会议记录更言简意赅。它无须实录各方的每一次发言,各方观点之间也不必讲究起承转合,而是各方观点的汇编和总结。这种模板用于写作上,具有以下特点:
1.能够紧扣作文材料的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全面地表达作者的观点。
2.语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表意明确,言之有物;句式安排错落有致。
3.材料取舍得当,主次分明,要点突出。
会议纪要体基本格式如下:
[典例]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科学家: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要求: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立意]
材料中的手机、爱迪生作为材料中的媒介或引子,引出了科学家和文学家从各自领域阐述了对手机的看法,文学家和科学家代表这两类观点,一是科技,一是人文。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就可以抓住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论述。
1.科技角度:可分析科技发展在21世纪的重要贡献,可分析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深入阐述21世纪科技带给现代社会的种种利弊。
2.人文角度:通过分析手机改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与古代人生活做出对比分析,凸显人文情怀。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书信、座谈慢慢地走出了现代社会,手机正在慢慢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它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让人类丢失了某种情怀。
[范文多维观摩]………………………………………………………………………………
关于手机的六方会议的会议纪要
一考生
①中学生带手机上学究竟有着怎样的利与弊?最近,某校举行了一次关于手机的六方会谈。
②现将各方观点纪要如下:
③电信运营商代表:假如请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手机。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其强大的功能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将对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产生重大影响。我可以预言:如果谁抛弃手机,谁就将被时代抛弃。中学生决不能在科技发展的大潮面前止步。
④班主任:中学生是学习者,但他们目前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迎战高考。君不见,如今用人单位的招聘门槛越来越高,学历甚至要查三代;本科不是221、985,纵是博士也枉然。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赚分数的伟大事业中去。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生带手机,严重分散他们的精力,我认为绝对不可以。如有要事需要与家长联络,用学校的固定电话,或者借我们老师的手机,完全可以解决。最好全校一盘棋,免得班主任与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⑤学生:我们带手机不仅仅用于联络。我们需要手机娱乐与放松。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如果我们每天都是全神贯注刷题目,喘不得一口气,那我们很可能会崩溃。听首歌,玩几分钟小游戏,与朋友在QQ上发几句牢骚,让我们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发泄完了,难道不是更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吗?再说,法不禁止即可行,难道学校有权剥夺我们使用手机的权利吗?
⑥家长:孩子要买手机,往往对家长软磨硬缠,一哭二闹三不上学;甚至依仗独生子女的皇帝地位,千方百计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邀宠,或是用零花钱、压岁钱偷偷置办。家长站在老师的反对与孩子的讨要中间,确实很为难。我们的意见是:买不买手机,家长肯定拗不过孩子,但学校完全可以禁止他们将手机带到校园来。
⑦教育专家:赢取高考需要好好学习,但赢取高考显然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手机可以让孩子开阔视野,为什么不让学生用?当然,要避免过度使用手机,或者对手机形成心理依赖。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教育和引导,学校责无旁贷。
⑧学校领导:学校希望有关各方,都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本。运营商可以对学生手机进行某些技术限制,家长不要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同学要明白自己当前的主要学习任务,班主任要多了解学生的情绪变化。最后,请专家们提出更有操作性的建议。
1.学开头
文章开头简明扼要的点明会议主题及纪要的内容。
2.学修辞
第③段运用设问的手法,强调手机的重大影响,观点明确,斩钉截铁。
展开全文阅读
3.学论证
第④段联系现实,论证手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有分析,有建议,观点鲜明,口语化的语言令人感到亲切。
★4.学立意
这篇“会议纪要”立意深刻,见解新颖,电信运营商代表、班主任、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各持己见,但每种看法和见解都反映出真实的情况,不落俗套,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5.学引用
文章第⑤段引用名言,证明手机的娱乐与放松功能,反问句的使用,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6.学语言
第⑥段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切合家长的身份,显示了家长在手机问题上的无奈。
7.学结尾
文章最后以“学校领导”的口吻作结,对各方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并提出希望。
范文解构 应用解读
这篇范文采用了会议纪要的形式,这在高考考场上还是很少看到的。标题中“六方会议”的说法让人一见倾心。主体部分的五方面,实际上就是五篇小论文,都有观点,有论据,有分析,都能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学校领导的观点,实际上对各方观点进行了点评和总结。各方的语言非常生动具体,有不少新鲜的网络语句,引用、化用名言、俗语,采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民间语言,让人耳目一新之余颇有亲切之感。
[微技法系统点拨]……………………………文后学法更深刻……………………………
见解新颖“4方法”
1.多角度分析法
我们可以在把握主旨的前提下,从题目或材料的各个意义点去分析,探究原因,从而提炼出不同的观点或主题来。比如对于“东施效颦”的故事,至少可从三个角度来分析:A.西施角度。这是常规的角度,不赘述。B.东施的行为角度。东施去模仿为什么会更丑?可见,盲目模仿要不得。东施模仿西施后,乡邻们都避开,可她仍在模仿,可见东施无自知之明。C.东施乡邻们的行为角度。东施乡邻们像对待瘟神一样避开东施,为什么就不去帮助她,向她指出?可见我们不能像东施的乡邻们那样,我们应该热情地帮助、关心她。
2.逆向分析法
即从常人思维的反面去思考分析。仍以“东施效颦”为例,我们可以从常人的观点“东施无自知之明”出发,作逆向分析:东施为什么要去模仿西施?因为东施知道自己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她模仿的愿望是好的,不模仿,那么她就无望使自己变得美些。这比那些生得丑却自以为不错,不采取措施去改变的人,不是更有自知之明吗?可见,东施是有自知之明的,值得赞颂。
3.假设推理分析法
假设某种情况成立,然后推究可能产生的结果。仍以“东施效颦”为例,我们不妨作这样的假设:假如东施也是个美人,去模仿西施,那会怎样?这样东施自然不会被人嘲笑,但绝对不会变得更美,因为美需要创新。一味模仿别人,就永远停留在别人之后。
4.引申拓展法
即在原来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这有两种方式:一是更深入地想,是向纵向发展;一是扩展地想,是向横向发展。这样就可能提出别人未曾提出的观点。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
侯晓旭
标签:
作文指导
高三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到底是谁的文本?——兼论一般性阅读与课程性阅读之异同
下一篇:
高考作文创新文体之会议日记体指导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