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92  2018-05-29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四《离骚》第2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

      1、掌握“修 姱 ”、“羁”、“谇”、“怨”、“浩荡”、“溘”、“尤”、“反”、“ 忳 ”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 析课文1-6节

      1、掌握“修 姱 ”、“羁”、“谇”、“怨”、“浩荡”、“溘”、“尤”、“反”、“ 忳 ”等实词以及“虽”、“兮”、“以”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范背课文

      二、学生集体朗读

      三、分析课文

      1、学生朗读1、2节,这两节写了怎样的内容?(1、 自述家世、出生时辰。2、皇考为作者命名。)从“帝高阳”到“曰灵均”八句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 

      【 原文:帝高阳之苗裔(yì)兮,朕(zhèn)皇考曰伯庸。

      注释:高阳:高阳帝名颛(zh uān)顼(xū),是轩辕黄帝之孙。黄帝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玄嚣,次子名昌意,颛顼是昌意的儿子 。黄帝死后,由颛顼嗣帝 位,建都高阳,故以高阳为帝号。后来迁都帝丘。苗裔:朱熹说:“远孙也。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裾(jū)之末,衣之余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朕:在秦之前,“朕”字的使用是无分贵贱等级的,人们一律用作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自秦始皇立国之后,才把“朕”字定为皇帝专用的自称代词 。皇考:“皇”是德行光大的意思;“考”是指亡父。伯庸:是屈原父亲的表字。古人讳名不讳字,所以屈原讳他父亲的名而叙他父亲的表字。

      讲译:我是远古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德行光大的先父,表字叫伯庸。

      原文:摄提贞于孟陬(zōu)兮,惟庚寅吾以降(降古音读洪hóng)。

      注释:摄提:是摄提格的简称,即指寅年。古历法把天宫分成十二等分,谓之十二宫,依次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命名。各宫又轮转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相配,以岁星(木星)在天空运行,每年所指向的这个宫来命名纪年。比如岁星依次指向子、丑、寅、卯宫,第一年是甲子,第二年是乙丑,第三年是丙寅,第四年是丁卯,而丙寅年又简称寅的,寅年名为摄提格。十二年里才有一个寅年,十二个月里才有一个寅月,十二日里才有一个寅日,一个月三十日里会有二个或三个寅日,所以十二年里,仅有二至三天碰上寅年、寅月、寅日。贞:正,当的意思。孟陬:“孟”,始也,孟春 ;“陬”,正月;孟陬,孟春正月。在古历法上又称正月为寅月。惟:发语词。庚寅:庚寅日。降:出生。

      讲译:正当寅年、寅月,又在庚寅日,我便降生。

      原文:皇览揆(kuí)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注释:皇:皇考,先父。揆:估量,研究。初度:初生的时日或初生时的器度。肇:始(区别“兆”)。锡:通“赐”,赐给。嘉名:美好的名字。

      讲译:先父观察我出生的时日(器度),认为我生在寅年、寅月、寅日,气度不凡,因此赐给我美好的名字。

      原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公 正而有法则(平),灵均:善良而又平均(原) )

      注释:《离骚》是屈原的自叙诗,诗中记叙了远祖的称号、父亲的表字,自然也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但屈原在《离骚》中把自己真名隐去,而用含蓄隐括的方法把自己名字的含义表达出来。屈原名平,《离骚》把“平”字隐去,而用“正则”。把“原”字隐去,而用“灵均”。把“平”与“原”的含义再表达出来。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而均平者也。”所以“正则” 就是“平”,“善而均平”的土地就是“原”。“善均”的“善”又与“灵”通义,故“灵均”亦隐存着“原”的意思。王夫之又说:“隐其名而取其义以属辞,赋体然也。”

      讲译:给我命名叫正则,给我起字叫作灵均。

      赏析小结:此为第一段,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四句)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主人公命名。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明确:1、2节,诗人自述身世和名字的来历,追述世系,说明他与楚国血肉相连;叙写名字,点出他不凡的风度、仪态。(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自 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 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展开全文阅读
      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2、请学生朗读3-6节,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至“夕揽洲之宿莽”)。(3、作者内美且修能。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①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样形象地描绘的?

      明确: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诗人展开想像,想像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白芷,又联缀起秋兰作为佩饰。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②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样做的呢?

      明确: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去摘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己。

      ③请学生概括3、4节的内容。

      明确:这两节自述早年就怀有远大的理想与美好的志趣,积 极努力,勤奋不懈。

      【3、作者内美且修能。 

      纷,修能,扈: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纫

      作者身披各种香草(比喻良好的品德),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修养,希望有所作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4、早搴夕揽惜时修德。 

      汩:水急流通状,搴,阰,宿莽

      早起登山,夕入洲泽,所采的都是芳香坚固耐久的植物,比喻自己精勤修德,所行皆忠善长久之道。】

      2、         请学生集体朗读第5节。(5、时不我待,担心美人迟暮。)

      3、         ①本节内容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本节四句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天时运转,春秋轮转,草木零落,年岁将尽,担心君王如不能及时举贤用能,则将无所成就,表达积极进取、忠君忧国的生活态度。  

      4、         第6节、弃秽改度用贤才。 

      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 无前。诗人有着 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赏析小结:此为第二段。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国家的命运,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补充屈原的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检查1—6节的背诵。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苏教版必修四《离骚》第1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下一篇:苏教版必修四《离骚》第3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