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素材
阅读:2616  2018-06-05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之文化与时代(一)
 第一季:文化与时代(共18页)

1、

两会期间,习近平引用了哪些古诗文?

两会期间,习近平共到6个团组参加政协联组会或代表团审议,每一次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到了凝结着中华文化精髓的古诗句,寓意深远、精准传神,我们一起来回顾。同时,作为高考生,应该多多留意时事热点,这些都将可能成为高考考点,也可以收集起来作为作文素材。

“堤溃蚁孔,气泄针芒”

——背景: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古语释义: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后人常用这句话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乱子。

——出处:《后汉书•郭陈列传》:“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

“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背景: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古语释义:不要被蝇头小利诱惑,因此失去操守、坏了大事、忘了大义。不要被五光十色的外界所诱惑,不要被欲望牵着走,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出处:此句化用了中国古代“慎微”和“节欲”这两种思想。《论语》讲:“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后半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原文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梅花香自苦寒来”

——背景: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在广东打工21年的基层代表米雪梅说:“你的名字就像你的经历一样,梅花香自苦寒来。”

——古语释义:挨过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比喻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

——出处:《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有田不耕仓禀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苟日新,日日新”“天行健、自强不息”

——背景: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如我们先人所讲,要苟日新、日日新,要天行健、自强不息。

——古语释义:苟日新、日日新: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天行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出处:《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术业有专攻”

——背景: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干部是复合型干部,有些知识是基础性的,都得掌握,不可偏废,然后再术业有专攻。

——古语释义:技能学术各有研究方向。

——出处:韩愈《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枕戈待旦”

——背景: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部队还是要练,要随时准备打仗,枕戈待旦不是唱歌唱出来的。

——古语释义: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时刻警惕敌人,准备作战。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

《经典咏流传》总策划:回归生活,让经典与时代共鸣

2018-03-28 09:35来源:南京日报

央视《经典咏流传》热度持续攀升,总策划许文广接受记者微信采访——

回归生活,让经典与时代共鸣

《苔》《墨梅》《明日歌》《少年中国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经典,一大批歌曲刷屏社交媒体,在多个音乐平台上收听量高居榜首。节目的热度持续攀升,也让更多人感受到“诗词唱经典,中国正流行”这一文化新气象。近日,节目总策划、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接受记者微信采访,解读节目背后的故事。

A  节目创意音乐节目不能单调性繁荣

记者:音乐和诗词结合,这个创意是如何诞生的?

许文广:这个节目筹备时间非常长。那个时候音乐节目表面上很繁荣,我总结为单调性的繁荣,基本是两类:草根选秀或是明星PK。所以我们就停下来思考,思考的结果是要做音乐和文化、音乐和经典结合。一些比较火的音乐节目,收视率高主要是因为唱的是耳熟能详的歌曲,而我们是原创。当时不是没有犹豫过,做这样的节目是否太小众?我们的音乐创作是否能支撑起节目?确实是很难,但也因为难,恰恰具备创作的空间。

而且很高兴地看到,观众对经典的改编抱有很高的宽容度,很多年轻音乐人身上体现出可贵的品质——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和使命感。张杰带伤演绎《少年中国说》。尚雯婕自己编排的《木兰诗》,第一版太有艺术高度,我们担心缺乏流行度和传唱度,双方沟通之后,最后相当于完全推翻又重新进行创作,她拿出了非常震撼的《木兰诗》。嘉宾点评时候说,如果花木兰活在21世纪,应该就是歌里唱的样子。这就是我们的初衷——让这些经典回到生活中,跟我们当下的情感产生共鸣。

B  放弃赛制让音乐人以更纯粹的心态投入其中

记者:《经典咏流传》没有比赛、PK之类的概念,这在音乐节目中是很少见的,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展开全文阅读
许文广:我们团队之前做过强赛制的节目,这次放弃赛制,我们知道会缺少一些戏剧张力,甚至损失收视率。但是会让音乐人以一种更纯粹的心态投入其中,没有赛制带来的焦虑感,大家的心更安定起来。像王力宏穿着白衬衫、背着吉他就出场了,特别轻松自然的一种状态。这样做回归了节目的本源、初心,可以让音乐人排除外界干扰。

注重赛制的音乐节目,一般来说呐喊型、力量型的歌曲会占主流,因为这样会得到比较高的投票和得分。像《苔》这样的歌曲,如果在一个比赛节目中未必会占优势,但在《经典咏流传》这样一个展现形式的节目中就很合适,这样的歌曲可以反复听很多遍,这是我们特别渴望达到的效果。

记者:每期节目是否有明确的主题?歌曲是节目组命题还是他们自由发挥?

许文广:我们确实考虑过每期是否要主题化,但在操作中放弃了。节目本身门槛已经很高,作为原创节目,又选择了经典诗词这么个垂直化的领域,如果再做主题化的细分,可能会给创作者带来很多限制。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自由和选择空间,所以我们放弃了每期定一个主题。当然中间我们有相互碰撞中创作出来的命题作文,比如《墨梅》。但很多是像《苔》一样,来自梁俊老师自己的创作,然后节目组的音乐团队一起编排。

C  爆款背后为每首歌做4款

适合新媒体传播产品

记者:《经典咏流传》成为现象级节目,许多歌曲和诗词成为爆款,这在节目组预料之中吗?

许文广:节目的播出不是生产的终点,而是传播的起点。我们今年做了“1+4”的概念——为每首歌曲同时提供4款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产品,短视频、音频、H5,还有为歌曲量身定做一篇展示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文章,这个文章可以弥补我们电视时播出的不足。比如《苔》,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这篇文章在我手机里存了十几版,直到发出去之前几个小时我们还在研究标题。这篇文章通过观众摇一摇之后,就摇出了3000万的阅读,相应视频播放量也超过了5000万。

通过“1+4”,我们找到了一种从大屏连通亿万小屏的方式。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很多不看电视的观众,主动转发起节目的有关内容,我们发现实现了想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我们做的不仅仅是一档电视节目,发起的是全民传唱经典的一种文化行为。

3、

传承经典离不开“时代解码”

2018-03-19 09:08图文来源:南京日报

“我的一生与音乐为伴。我年过七旬,蓦然回首,我发现最美的歌词,是我们的诗词经典。”17日在央视播出的第六期《经典咏流传》中,来自台湾的74岁传奇音乐人陈彼得燃情献唱《青玉案•元夕》,全场观众眼含热泪,数次起立致敬。

我看了这期节目,也很受触动。印象最深的,是陈彼得老人发自肺腑的呐喊。他说,这些歌声,是来自中华传统文化穿越千年的召唤。“听到这个远古呼唤的讯号,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大家都收到这个讯号了吗?”观众动情齐呼“收到了”!这个场景,有一种震撼人心的仪式感,一种当代人集体致敬中华传统文化、用心传递中华经典的仪式感。

不妨说,《经典咏流传》本身就是一种仪式,以现代舞台元素和音乐表达为载体,表现当代中国人向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致敬的仪式。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更多中国人得以走近经典、读懂经典、亲近经典,在歌声中唤起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要说这档节目迅速走红有什么“秘密”,我想答案只有两个:一是前人写得好,留下了经典;二是今人“译”得好,传递了经典。

用歌声传唱诗词,这当然不能算“原始创新”。相当多的古典诗词,本来就是音律协和、可以咏唱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唱法逐渐失传了。近些年来,人们以流行音乐的方式不断对其进行重新演绎,一次次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比如徐小凤“翻唱”李煜的《虞美人》,王菲“翻唱”苏轼的《水调歌头》,安雯“翻唱”李清照的《一剪梅》等等。甚至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也是化用了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意,居然一度火得不行。

如此说来,《经典咏流传》可以说是一种“集成创新”。它要表现的,不是单人单曲,而是许多不同类型的音乐人,面向舞台下、剧场外的受众,以不同的人生体验、音乐表达,对经典诗词做了打包式的、连续剧般的广泛传播。其中除了音乐、歌声,还有故事、点评、共鸣和分享。要说它高雅,确实比较文气;要说它通俗,的确也很娱乐。与此前的《中国诗词大会》和近期的《国家宝藏》节目一样,它们都是对经典作品做了成功的“时代解码”。

4、

《经典咏流传》总策划:传统经典如何成为流行先锋

2018年03月27日07:31  来源:长江日报

  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自春节在央视开播以来,好评不绝,成为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现象级”电视节目。《明日歌》《木兰诗》《将进酒》等经典诗词得到了新的诠释,《三字经》《声律启蒙》等经典读物也在节目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4日播出的最新一期节目中,86岁的绝症老人手写《长恨歌》曲谱,被万名网友接力传唱,让观众感受到文化传承中温暖的力量。

  24日晚节目结束后,央视综合频道副总监、《经典咏流传》总策划人许文广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作为节目的灵魂人物,他说,“中华优秀文化的瑰宝,尤其是经典诗词,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更属于所有时代。我们所做的就是用我们这个时代最流行、最易懂的方式将它传播出去,叩响当代人的心扉。”

筹备两年求突破

  许文广透露,《经典咏流传》的筹备期长达两年之久,节目组一直在寻找突破点。“之前我们做过四季音乐节目,那时就发现音乐节目表面很繁荣,但主要类型不是草根选秀,就是明星比拼。一时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向,宁可先停下来思考一下。而思考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将音乐与文化、与经典的诗词相结合。”

  但这个创意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按当时的经验,音乐节目的收视往往取决于所演唱歌曲的流行程度。曾有人打了个比方,原创歌曲和耳熟能详的经典,所对应的收视率是几何级数的差异。”

  经典诗词改编的风险就更高了。许文广说,“当时团队内部做过一个调查,让每个人列举出熟悉的经典诗词改编曲目,结果发现能够被大家公认为经典、又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曲目,连十首都不到。”所以团队不是没有犹豫过,担心小众制作的门槛是不是太高,音乐创作的力量又是否足够支撑。“容易的路别人也都走过了,所以这条道路尽管难,但恰恰意味着中间还留有创作的空间,如果做成了,也许可以拓展出文化节目的新方向。”

让经典活在当下

  许文广认为,经典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不要认为经典就应该像博物馆里的文物一样,只能去瞻仰甚至不敢去对经典做出任何的改变。”在他看来,任何时代都有任何时代的语言,“李白就是唐朝的摇滚诗人,就像凤凰传奇是我们当代的国民歌手一样。”所以观众在《经典咏流传》中也看到了多种风格的尝试,既有传统偏民族的演绎方式,如谭维维的《墨梅》就融入了琵琶、古筝,还有戏腔等中国元素;也有国际范儿的改编,如四国音乐家演绎许渊冲先生翻译的英文版《登鹳雀楼》。此外,还有童谣风格的《新学堂歌》、摇滚风格的《将进酒》、民谣风格的《声律启蒙》等等。

  “我们希望能够尝试不同风格的经典改编”,许文广坦言,个别歌曲的改编也被观众质疑有“两层皮”,“但若不去冒险,做多样化的尝试,也许就寻找不到这么多的可能性”,所以他非常感谢当下观众对节目的宽容度,允许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创作。

  许文广介绍,节目中的经典改编一部分是“命题作文”,由传唱人、音乐制作人及节目团队共同碰撞产生,比如《墨梅》;也有一部分来自传唱人自己的创作,比如梁俊的《苔》,谷建芬的《新学堂歌》、陈彼得的《青玉案•元夕》等等。在改编中,创作团队更希望将经典与大众流行结合起来,“尚雯婕创作《木兰诗》时是亲自编曲,第一版非常有艺术高度,但我们担心会缺少一定的传唱度,和她交流后,她也尊重了团队的意见完全推翻重来,最后推出了一位兼具浓郁的民族风格又体现出现代时尚感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也很符合节目的定位,就是让这些经典回到当下、回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和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建立共鸣”。


展开余文
  为给创作者以更大空间,节目组也放弃了诸多限制。比如经典诗词的遴选范围,起初是框定在中小学读本内容上,但后来被大大拓宽,“如果不拓展的话,《苔》也不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了”。节目组也曾考虑过给每期节目设置一个主题,采用对抗赛制,“如果再做细分,可能会给创作带来太多限制,而对抗赛制的取消,也让音乐人以更纯粹的心态投入到他们真正想做的音乐中。当我看见王力宏穿着一件白衬衫背着一把吉他就上场了,状态非常轻松”。

大小屏联动造就现象级

  由支教老师梁俊和他的学生们带来的《苔》,可以说是《经典咏流传》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改编曲目。估计原作者、清代大才子袁枚也不会想到,这首小诗,会在300年后通过互联网传播成为一个文化现象,一夜间的传播量甚至超过了过去300年的总和。

  这也是许文广感受最深刻的一点。“2018年我们经历了一个特别重要的转变,就是播出时代正式走向传播时代。以往节目播出通常是节目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松一口气了,但现在这不再是终点,而是一个开始,传播的起点,播出后的那几天反而成了最忙的时候。”正如《苔》的走红,除了大屏(荧屏)的推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新媒体的传播。“节目组做了‘1+4’的概念,除了一个大屏的电视节目,同时再提供四款适合小屏传播的产品,包括微信公众号文章、一段视频、一段音频和一个可供大家分享互动的H5。”许文广说,那篇为《苔》量身打造的文章先后改了十几遍,直到凌晨一两点文章马上就要推送了,他还在试图修改标题。而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在春节期间就达到了3000万,相应的视频也超过了5000万。“据宣传团队统计,目前已诞生了92条阅读量超过10万的相关微信文章”。

  许文广感慨,“过去营销公司给综艺节目提供的营销方式,就是制造争议性的话题,或者靠一些八卦来夺人眼球的事件。现在我们通过对歌曲的文化内涵,以及其前世今生故事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对歌曲背后所包含的能够打动我们的共同情感的一种挖掘,照样可以产生巨大的传播效应”。

第二季更有“国际范儿”

  节目中,歌唱家龚琳娜、作曲家老锣携曾侯乙编钟复制件登上舞台,演绎屈原的《离骚》,上演穿越时空的对话,成为网上热传的亮点之一。许文广也对这段创作印象深刻,“第一次和龚琳娜谈的时候,她就提到了编钟这个想法,但当时还只是一个愿景,因为难度大、成本高。首先要找到编钟,而且会奏响编钟的人并不多,那么重的编钟,如何将它运到北京,并搁到舞台上?”但最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张杰唱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成为少有的“未播先火”的歌曲。许文广透露,光是这一期节目里的一首歌,就打磨了2个月,创作了4个版本,才锤炼出最满意的效果。

  许文广表示,千万不要低估音乐人的创造力。“对节目来说,这些音乐创作人自己的热情,他们的创造性和愿望可能才是第一重要的。节目更多的是起到一种召集和召唤的作用,然后才能激发出音乐人的热情和力量。”。他举例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按康震老师的说法原本是一首带有悲情色彩的宋词,结果却被陈彼得唱出那种燃烧感。“他就是用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去演绎。”

  徐文广透露,《经典咏流传》第一季找准了音乐与诗词相结合的原创点位,将于明年推出的第二季,则会去开拓更大的空间。“第一季的盛典中,我们会找不同国家的顶尖级少儿合唱团,用他们的语言去演唱《登鹳雀楼》,这可能也是第二季的一个思路。”他表示,第二季会尝试让中国经典诗词做更多国际化的表达,也会从世界优秀文明中汲取养分,“除了向我们的传统文化继续致敬,也会在文化的互融方面发力,让节目拥有更多开拓的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在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上下功夫。我们的前人留下了如此之多的经典作品,他们是值得尊敬和怀念的文化“编码者”。要让他们的作品跨越时代阻隔,无障碍地进入后人的视野和内心,当代人必须当好“解码者”,善于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激活经典作品,燃起人们对经典的关注兴趣和探索热情,做好文化传承、筑牢文化自信。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希望经典更多走进校园,让青少年更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也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提案获得了郑晓龙、奚美娟、巩汉林等17位政协委员的支持。“弱水三千,只取瓢饮”。《经典咏流传》等一批节目的风行,充分说明经典作品具有对抗时间、深入人心的强大实力。愿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解码者、传播者、守护者和创新者。

5、

文化:用百般新曲,唱千年词章

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无穷魅力,今人只差一个爱上的机缘。

春节,一档吟唱古诗词的节目“燃”遍朋友圈。

一提诗词吟唱,我们容易想起白须长袍的宿儒,用抑扬顿挫的古调吟咏古诗,雅则雅矣,却让习惯快餐文化的今人敬而远之。而这档《经典咏流传》,不但把古诗词唱出厚重的文化情感,也注入磅礴的现代风范。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这一大型文化节目,古诗词联翩而来,喷珠溅玉;学者、明星、主持人绝活迭出,回清倒影,让观者听者心魂俱醉。难怪开播次日就拿下豆瓣9.4的高分。弹幕上,年轻人们纷赞,“听了想哭”“这气势,能把李白唱活过来”……

李白的《将进酒》,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不羁,被歌者“凤凰传奇”悉心演绎,更让乐曲原创者中科院摇滚博导陈涌海,带着我们一起,跨越1200年,燃烧在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与尔同销万古愁”。

而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并不知名,却一夜爆红,相关视频全网播放突破4000万。“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被乡村教师梁俊和贵州大山的孩子们天籁般唱出,平凡的、哪怕被太阳照拂不到的微弱生命,也有怒放的能量,给了观者最深的感动。一次吟唱,让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被世人牢记。

这让我们恍然:现代传播并非国学天敌,反而能让古典文化插上更有力的翅膀,让更多人分享。

《三字经》《木兰词》《鹊桥仙》《红楼梦》《梁祝》《明日歌》……在几个晚上,这些已成中国文化符号的经典之作,被虔敬用心地重新演绎。从此,我们与中国节,我们与至亲,我们随身相携的重重叠叠情感包袱里,会更多珍藏并分享着这些被李白、秦观、曹雪芹们口角噙香爱抚过,古人今人一起吟诵过的中国气派、中国瑰宝。

其实,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我国的诗、歌、音乐,从来都缠绵相依。《诗经》的雅乐,《楚辞》的民歌元素,汉乐府丰富的音乐性,唐诗的平仄节奏,宋词、元曲的丝丝入乐,都曾令人叹为观止。而今音乐与诗词酣然重逢,让国人对古典诗词有了更丰富、更亲近、更喜悦的体验。

当网络罩住全球,当AI炫目登场,人们曾经忧虑国学传承之难,仿佛一触即溃。而今,在众多文化人、媒体人、文艺人的共同努力下,有《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精品节目的纷纷加持,哀叹或可稍缓,先人远香,而今仍酣。

国学的意义,在于“传承的价值观”、“文化基因”以及“独特标识”。忘记了唐诗宋词,孔子屈原,昆曲京剧,湮没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些“无用”的东西,中国人除了黄皮肤、黑头发,在多元的世界里,我们靠什么让五千年屹立不倒的华夏文明继续瓜瓞绵绵?我们的孩子将从哪里得到民族自信与民族魂的滋养、欣赏中华民族的伟大与曼妙?

《经典咏流传》再一次告诉我们,传统文化本身就有无穷魅力,今人只差一个爱上的机缘。如果沉迷玩王者荣耀的孩子们,在那个晚上也能稳住心神听诵李白,曾辗转于屈原李白李清照唇齿之间的文化清香,或也会慢慢卷土重来呢!

6、

苔花——沉寂300年的《苔》唱哭亿万观众背后的故事

2018年02月28日 01:00:27华龙网2月28日0时讯(记者林楠周晓雪李裕锟)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个春节,300年前清代诗人袁枚的小诗《苔》突然火了。这源于支教老师梁俊在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带领山区孩子们的演唱。歌声质朴无华,却如天籁之音,唱哭了庾澄庆和曾宝仪,更唱到了亿万观众心里。如米般大小的苔花,在太阳晒不到的潮湿角落里,默默无闻......但当你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却发现苔花虽小,但也能像牡丹一样绚丽绽放。梁俊和他支教学校的孩子们,都如这青苔,努力绽放。

隐花植物——苔藓

张力,一位入行三十年,专注研究苔藓植物的中国人,他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我需要出很多野外,跑很多地方,很关心一些特殊地点或者特殊的生境,因为那些地方孕育的生物物种会来得特别一点。”

有一次,为了寻找新的苔藓种类做研究。他到了西藏的一个小村庄,在道路的尽头处,他步行至村庄的后山。然而在这座“不起眼”的山里,他发现了官方正式文件认定已经灭绝的拟短月藓。那被灭绝的拟短月藓,静静的待在大山的角落里,悄然的生长着,等待着人们发现它。

世界上已发现的苔藓种类有两万多种,形态各异。实际上苔藓植物是不会开花结果的,所以他们也有一个叫法:隐花植物。意思是说,虽然不开花,但它们的形态不亚于所谓的开花植物。

袁枚的《苔》,把这小小的隐花植物,描述得传神: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安静地生长着,默默地“开放”着,等待着像袁枚、张力一样的人去了解它的美。

绽放的“苔”

  见到梁俊时,眼前这个一身休闲装的人,和舞台上穿着白衬衫的梁老师有些不太一样。一件灰色卫衣,套着一件深色的夹克外套,一缕刘海斜过右边的额头,头发蓬松、随意,正如他的状态,松散又随和。

  大年初一,一档名为《经典咏流传》的大型诗词文化音乐节目接过春晚的“接力棒”。这档集结了王俊凯、谭维维、杨洪基、巫漪丽、王力宏等演唱嘉宾的节目,开播首日,却被梁俊和他的学生刷了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梁俊带着乌蒙山里的孩子,和着旋律,唱了一首三百年前的小诗——《苔》。舞台上,这群孩子的眼睛忽闪忽闪,一双双小手紧紧地握着,彼此加油鼓劲。

  “她的声音,太纯朴了,干净得让人有点心疼。”庾澄庆和曾宝仪红了眼眶。

  去年底,录制完《经典咏流传》后,梁俊回到了重庆,继续推进新的公益项目,生活一如往常。直到大年初一,第一期节目播出,这首《苔》突然火了。

  《苔》是清代才子袁枚鲜为人知的一首诗,节目播出前,百度百科上的阅读量只有1000余次。这首在角落“恰自开”的小诗,直到遇到了梁俊,遇到乌蒙山区的学生,得以在亿万观众面前恣意绽放。


展开余文
  为什么选择了这首诗歌?“因为我跟这群孩子是一样的,从山里出来,也不是最帅的那一个,也不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就像潮湿的角落那些苔,人们看不见,但是它们如果被显微镜放大出来,他们真的像一朵一朵的花,很美,就是这首诗歌的意义。找到一些生命的价值,我觉得这个比我们的外表重要。”

  《苔》的走红,令梁俊感到十分意外。“我从未曾想过一首为教学而作的歌曲,能被如此多的人传唱,感动那么多人。我分不清让人心变得温和、柔软的是支教故事,还是歌曲旋律,或许,两者都有。”

  之后的几天,梁俊一直在单曲循环《苔》。唱了那么多遍的歌,他却第一次听哭了。不过,他不是为歌曲感动,而是感动于有机会和这些孩子一起上了一堂“节目录制”课。

  “山里默默无闻的老师和孩子,有机会登上到国家级别的舞台,一遍一遍地练习歌曲,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角落的“苔”

  梁俊与“苔花”的相遇,是在2013年。

  那一年,梁俊带着吉他走进了乌蒙山区,与他一起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周晓丹。结婚一周后,俩人就决定将这趟特别的旅程作为“蜜月之旅”。

  旅程的目的地是贵州威宁的石门坎,在贵州最接近川滇边缘的西北角,是中国最穷的地方之一。

  夫妻俩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到云南昭通,又搭2个小时大巴到贵州威宁县中水镇,再转了趟面包车到石门乡,还步行了一段山路,才到了此行的目的地——石门坎新中小学。

  这里没有城市里的繁华,没有网络,甚至没有洁净的水,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被大雾笼罩,被子时常散发着一股霉臭味。最恼火的要数跳蚤,一年至少有四个月的时间“光顾”。

  这些都不是让梁俊最头疼的。他记得刚到的时候,这里的孩子都不敢和他说话,有的甚至吓哭了。那一刻,他有些心疼。这些孩子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酗酒的父亲,外出的母亲,疾病缠身的爷爷奶奶……时间留下的不仅仅是贫穷,更将怯懦、胆小、自卑刻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我能给孩子们带去什么呢?”梁俊反复问自己。

  这里所住的大多是苗族人,他们生性爱唱歌,骨子里流淌着诗性。正好梁俊又会唱歌弹吉他,干脆就把诗唱出来吧。

  为了更好地教学,来到乌蒙山之前,梁俊就曾多次求问业内一线的古诗文教育者,还买来相关书籍学习。他挑选诗歌有三类,以品格诗育人,用古诗词让孩子体会古人的情感与意境,以现代诗激发孩子的童真与想象力。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选诗也有所不同。比如学前班就从日常生活入手,苗寨里家家户户养鸡,于是他就教孩子们袁枚的《鸡》:“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孩子们乐呵呵地调侃:“和鸡相处要小心哦,千万别让它看到你流着口水吃鸡的样子。”

  三四年级有了情感启蒙,梁俊就带他们感受边塞诗的凄凉悲壮。五六年级情窦初开的年纪,梁俊就教他们唱宋词,辛弃疾的《青玉案》和苏轼的《江城子》成为他们的心头爱。

  两年的时间,孩子们学了100多首诗,其中将近一半被谱上了曲。

  然而,“含苞待放”的过程是漫长的。一开始,孩子们要酝酿很久才肯发声,即使发声也小如蚊蝇。天性胆小、害怕犯错,都阻碍了他们表达。

梁俊还记得,上第一堂作文课的时候,他要求孩子们描写一个人物。看到孩子们交上来的作文,他哭笑不得。纠结了半天,他从中挑出一篇最好的范文,通篇都是一个句式:梁老师很帅,梁老师很好,梁老师很棒……

梁老师是在教室的角落里发现《苔》这首冷门小诗的。那时候正在为“每周一诗”课程选诗,阅读各种诗选。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一册《日有所诵》,上边布满灰尘,老师们不用它的原因在于许多的选诗不适合这些苗族孩子。山里的孩子识字和理解能力都跟不上,所以只能因材施教,自己选诗。看到《苔》,梁俊很兴奋,有谁比这些孩子更适合学《苔》呢?

于是,梁俊拿着《日有所诵》回到宿舍,将《苔》放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拿起吉他弹了起来,寻找适合这首诗的和弦与节奏……边弹边就着诗随口哼唱起来……就这样,一首简单的小歌写好了。为了把旋律记得清楚一些,他反复地在书桌前唱着:“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心里很感动,觉得自己也是苔花,虽然渺小,但也有自己的价值。

梁俊心里松了一口气,下周的“每周一诗”有着落了。孩子们喜欢这样学古诗的方式,但这对于半路出家的梁俊是有压力的。每周一诗,一个学期就是18首,选诗还稍微容易一些,谱曲时常跟不上教学进度,以至于有一些个星期,曲子还没有写好,孩子们没得唱,就歪着脑袋问:老师,为什么这首诗不唱了?他只能硬着头皮对同学们说,老师会努力的,可心里还是没底。

一年多下来,梁俊写了好几十首,本来觉得拿不出手的作品,透过孩子们一唱,顿时变得有生命力了。

在小梁身边伴奏的老师,听着小梁的歌声,心里很感动:作为一个不入流的音乐人,一个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居然在教室里,在孩子们的歌声中找到了春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唱的不是别人,唱的是自己。

花自芬芳

含苞待放的过程虽长,但绽放后的花香芬芳。

梁越群,来自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石门乡的官家屋基。官家屋基是一个大花苗聚居的寨子,当地人称为中寨。

小梁一家,共五口人,爸爸妈妈,两个哥哥,她是最小的孩子。她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说话。即使说了,也很难听得清楚。其实,大花苗的孩子们都很害羞,不太敢说话,有些胆小、有些自卑。为了让他们开口,老师会每周让她们上台考试:唱歌,演话剧,讲故事,有时候只是朗诵……希望他们胆子能更大一些,更自信一些。

“含苞待放”的过程很漫长。刚开始上台,孩子们要酝酿很久才发声,天生胆小、害怕犯错、内心紧张,这些都阻碍了他们表达。老师和孩子们都会安静等待,不时鼓励……花了一个学期,孩子们才慢慢适应这样的考试。就是在这样的考试中,老师第一次听到了小梁唱的《苔》,老师用吉他给她伴奏,一起在讲台上唱着袁枚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梳着两个小辫子的梁越群站在讲台上,一双小手紧张得攥起了拳头,她的眼睛不敢望着下面的同学,一阵放空。一个清澈又夹杂着羞涩的声音传来,梁俊吃了一惊,班上的孩子一下就被带入到了诗歌的情感里。班上的孩子们听得很认真,由衷地鼓掌,小梁和老师相视而笑。从那以后,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觉得《苔》就是小梁,小梁就是《苔》,并乐此不疲地让小梁唱《苔》给大家听。小梁也越来越自信,有求必应一遍又一遍地唱,每一次都唱得那么好听,“苔花”小梁慢慢地开放着,在大山的角落的教室里悄悄地开放着。

   梁俊和妻子也十分偏爱小梁,总是开玩笑说:“小梁小梁,要不要做我女儿。”每次小梁都害羞地说:“不要”。小梁出生在一个五口之家,父母对她疼爱有加。这次去北京,妈妈还专门给她带了100块钱“巨款”,小梁只花了10块钱。“剩下的钱你留着干嘛?”梁俊问道。“妈妈喜欢熊,我想给她买个小熊。”

  现在的小梁,站在央视的舞台上也不怯场了。上台前,梁俊问她紧张吗?梁越群笑了笑:“我不紧张,因为我们练习过很多次了。还有,因为老师在我身边。/

  除了学习古诗,梁俊和志愿者们还开设了许多特色课程,比如诗文诵读与写作、绘本课、电影课、话剧课等。孩子们的想象力一下“开了闸”,越发丰富的情感,顺着笔尖倾淌而出。

  一个傍晚,梁越梅和姐姐一起去牵牛,走着走着,太阳快要落山了。她望着落日,有些不舍,写了首《落日》。“落日金灿灿,似火把山烧。雾云满天散,明月照人来。”

  写着写着,孩子们眼神中的那抹怯懦、胆小,渐渐淡了,歌声越来越响,笑容越来越多。一个名叫韩普成的学生写了篇《绿荫塘》的作文,被《少男少女》杂志录用了。领取五十元稿费的那一天,他笑得特别灿烂,一颗名叫“自信”的种子就这样在心中发了芽。

  还有一个叫朱思语的“问题学生”,平时调皮捣蛋,总是逃课,梁俊却捕捉到了他身上的那束艺术亮光。最开始,朱思语只会用“很……”这样的简单句式,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利索,但现在,他写的诗句就像一幅画——“山顶上的风景,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有一次考试,梁老师出了一道写作题“什么东西即使看不见,却是存在着的?”朱思语只花了5分钟时间,交上来一首诗——《爱和风》。

  爱,当爱之锁开了 就很难关住 那爱就像魔鬼 深深地抓住你的心 让你爱吧,爱吧

  风,就像梦一样  你想把她抱住 可她还是去了 你看不见她  她却可以穿过你

  后来,朱思语告诉梁老师,“有一天我和朱思英、朱银春去赶场,在石门那里看到一个女孩,我就爱上她了。”这首小诗,写的就是他心中那颗名叫“爱”的种子。
梁俊离开苗寨,已经两年有余。他将孩子们写作课上完成的日记、作文编辑整理成册,并且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书名为《乌蒙山里的桃花源》。书里记录老师和孩子们在乌蒙山相遇时发生的故事,吹拉弹唱,喜怒哀乐藏于字里行间。“他们的作品充满着我们周遭世界里少有的真实的情绪,这些情绪很美。它们可能并不伟大,但它们是值得被存留的。”

  现在,梁俊正着手推进新的公益项目,与小象汉字合作的古诗、童谣吟唱系列作品正式出版为音乐绘本,今年陆续上市。最近,梁老师唱古诗专辑——《苔》将会免费上线,公众号“童书乌蒙”将公布具体发布时间和发布平台。还有一个着重将“梁老师唱古诗”推广到边远乡村的公益项目正在推进。梁俊希望帮助角落的人发现他们生命的价值,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诗性教育”。

  “我相信一件事,就是长时间做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总会生出很特别的花朵。

两首孩子们自己写的诗,选自《乌蒙山里的桃花源》。

《夜空》  吴荣兴(苗族)

当孩子们熟睡的时候/夜空正忙着呢/星星把美丽的梦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睡得更香/流星把每个孩子许的愿望带给孩子们/萤火虫在每一家的院子里飞来飞去/它的屁股后面好像挂着一盏灯/善良的妈妈赶在鸡叫之前起来煮饭/当孩子们熟睡的时候/夜空正忙着呢

《蒲公英的精灵》梁越梅

飘落的蒲公英种子/每一颗都会生长/风儿呼唤他的时候/它就随风而去/种子飞散在天空/到每一个角落/让孤独的角落长出蒲公英/角落就不孤独了/那金闪闪的蒲公英花/在那角落里/得到了尊严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18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钝斋记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之文化与时代(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