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作文素材
阅读:1297  2018-06-05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之文化与时代(二)
 对话樊锦诗:赴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

中国网 2017-05-18 13:10

“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樊锦诗

在遥远的戈壁大漠深处,风沙日夜雕刻着敦煌莫高窟的容颜。如今的这方土地,在“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下,正重新焕发出蓬勃的青春。而守护这里的女儿,现在已是一位79岁的老人。她将青春无怨无悔地交给了这里,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

白底衬衫,红色毛衣,黑色休闲裤;花白头发,银框眼镜,瘦小的身躯……初次见面,樊先生的举止身形已让人分明感受到,她温婉柔弱的外表下,有一种戈壁荒漠赋予的简单与直爽。

我们的谈话进行得非常顺利。她的话语淳朴、直接而生动,体现着一种毫不矫情与做作的大家范儿。她的笑容格外具有感染力,如孩童般天真烂漫,让人感觉发自内心的舒服。从青春梦想和大时代下的价值观,到敦煌的数字化和东西方十字路口的敦煌艺术之美,在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们与“敦煌女儿”一起,共赴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

初遇敦煌,“目的不纯”

樊锦诗曾说,“我给自己算了次命,我的命就在敦煌。”与敦煌冥冥之中的缘分似乎可以追溯到她的中学时期。一篇介绍莫高窟的历史课文,虽然不长,却深深打动了樊锦诗,不仅让她对敦煌、考古产生了兴趣,更对她以后的人生留下了长足的印记。

由着喜好,樊锦诗来到北京大学的考古系求学。1962年,她报名到敦煌研究院实习。

樊锦诗坦言,选择去敦煌,可以说是“目的不纯”。在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她想借此机会去看看向往已久的莫高窟。

在那里,樊锦诗看了一个又一个洞窟,琳琅满目、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让她既满足又震撼,全然忘记了洞外的一切。

然而,对于生在北京、长在上海的她来说,现实的条件同样“震撼”:住土房、吃杂粮,没有水、不通电,卫生设备匮乏。身体羸弱的樊锦诗因为水土不服、营养不良,只得提前结束实习。

离开了就没想再回去,这是真话。不能说我们大家都说那个,我就说那个,”我们面前的樊锦诗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可爱的人。

再见敦煌,机缘巧合

世事难料,到毕业分配时,敦煌研究院来北京大学要人,当年同一批的四个实习生都要。

出于心疼女儿,樊锦诗的父亲给北京大学写了厚厚一封信请求改派,要女儿转交给学校领导。然而这封信却永远没有交上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每个人身上都有强烈的建设国家的主人翁精神。他们喜欢将国家和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任何时刻都没有在当时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深远。

樊锦诗正是如此,毕业前已经向学校表态,会服从毕业分配,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父亲的信如果交上去等于说话不算话,这让樊锦诗觉得非常不妥。

让她安心去敦煌的还有学校的一个承诺:等过几年再有毕业生,就把她调回来,还是可以跟结婚的对象在一起。等真正结婚的时候,她很希望学校兑现承诺,然而却事与愿违,因为恰恰赶上了文革。

1967年,樊锦诗与大学同学彭金章结婚,一个在敦煌研究院,一个在武汉大学,这对夫妻开始了长达19年的分居生活。

说起爱人,樊锦诗满满都是感动,“如果爱人不支持,我早就离开了,我还没有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如果当时他说你不来武汉我们就掰了,那我肯定跟着他去武汉,但是他没有这么说,我就变得越来越‘放肆’了”。这样好脾气的男人,用樊锦诗的话来说,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

除了爱人的支持,敦煌各位老先生的精神也让她坚定了留在敦煌的选择。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他们在国内外学术界都颇有地位,却都为了保护敦煌艺术,心甘情愿过着西北农牧民一样的生活。他们能做到,樊锦诗坚信自己也可以。

扎根敦煌,无怨无悔

真正的报效祖国,不是空喊口号,是用信念坚守承诺,无需言表却掷地有声。

文革,这场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运动,不仅搁置了樊锦诗的改派计划,还有整个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业务,甚至威胁到了敦煌的文物安全。但令人欣慰的是,这座世界级文化艺术宝库,在文革中几乎没受到什么破坏。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当时所有研究员的心都保持高度一致,即一定要保住敦煌!

而同为文化艺术瑰宝的曲阜孔庙,在文革中却难逃厄运。众多石碑石像被打烂,房屋建筑被捣毁。相比孔庙,敦煌破坏起来似乎更加轻而易举,樊锦诗边说边拿手比划着,“全都是泥巴的,就像我这样的,你给我一个棒,一敲它就坏了,壁画不就毁了吗?”

“我们没有人在院里引进武斗,但凡内部有一个把外面的人引进来,那文物就完了,”提起当年的事情,樊锦诗的眼中星光点点,神情分外动容。我们知道,她既为敦煌的命运感到庆幸,又在致敬经过那段岁月的全体敦煌人。

文革中,樊锦诗的大儿子在敦煌出生,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孩子;后来二儿子也在敦煌出生,由于无暇照看,放到了河北农村的姑妈家。直到1986年,彭金章放弃了武汉大学的工作,调至敦煌研究院,分处河北、湖北和甘肃的四口之家才终于团聚。

让彭金章放弃自己事业的原因,在于老伴的坚持。用樊锦诗自己的话说,就是“爱上了”敦煌。它是一个过程,越了解敦煌,越觉得它了不起。不知不觉间,爱早已扎根心底。

初见常书鸿、段文杰等老先生时,她心中有过疑问:他们从浮华的国际大都市和优越的高校就业环境中出来,走到没水没电的戈壁沙漠,爬进黑咕隆咚的洞窟,没日没夜地临摹着壁画,一画就是数十年,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随着她与敦煌夜以继日的“厮守”,渐渐变得明朗了起来。

带着对敦煌的爱,樊锦诗全身心投入石窟的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由她具体主持编写的26卷大型丛书《敦煌石窟全集》成为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展开全文阅读
曾有不少人问她,在敦煌待得住吗?她都会用质朴纯真的语言回答:“人都快忙死了,忙得一塌糊涂……至于什么待住待不住,肯定是待住了,而且还安下心来静静地做这个工作。”

数字敦煌,“容颜永驻”

1998年,樊锦诗出任敦煌研究院的院长。正值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的热潮,莫高窟的游客数量呈现急剧增长态势。1979年只有1万人,1984年突破10万人,到1998年达到20万人。

有一年夏天,樊锦诗一进洞窟就连打着喷嚏出来了,因为洞内充斥着游客身上浓烈的香水味和汗味。“洞受得了吗?”从此成为她当时常常思考的问题。

除了游客数量的剧增,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洞窟本体的老化也是莫高窟“青春流逝”的主要威胁。“我们拿出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照片和现在对比,发现100多年间变化很大。现在的壁画很模糊,颜色也在逐渐退去。壁画和人一样,不可能永葆青春。”面对这种老化趋势,樊锦诗很伤感,“我们只能延缓,不能逆转。”

她依稀记得初见敦煌时,“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画面,像一幅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心动魄。”这么珍贵而脆弱的艺术如何才能“活”得更久?樊锦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

樊锦诗首先想到的是控制游客数量。通过实验数据找到洞窟所能承受的临界线,但统计出来的人数之少连樊锦诗自己都觉得不是个办法:“不能阻挡观众不让看。人们应该享受到这样珍贵的、杰出的文化遗产、成果,应该能欣赏它的价值,它的精美,我们如果要限制,这个不讲道理。”

一个偶然的机会,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那时我就感觉,莫高窟有救了”。65岁的她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2003年,樊锦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案,建议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经过5年探讨,2008年底,投资2.6亿元的莫高窟保护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保护工程开始实施。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等工程外,还要完成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和数据库建设。

2014年9月,在樊锦诗推动下,包括游客接待大厅、数字影院、球幕影院等在内的数字展示中心投用。即使游客再多,也实现了有序可控;先看电影了解、再实地体验感受洞窟的办法,不仅优化了游客的参观体验,更避免了他们“糊里糊涂来,糊里糊涂去”的尴尬。

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网站还有全景漫游体验服务,轻点鼠标,镜头就会跟着鼠标移动,游客在电脑前,就宛若在石窟中游览一般。网友还可以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看到整个石窟的全景。

这一切数字化成果背后的推动者,是一位如今已79岁的老人。

爱上敦煌,其实不难

数字化产品加速了敦煌走进世界的步伐,不仅让民众获得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体验,更激发了不少年轻人探索古老敦煌文化艺术的热情。

敦煌艺术的入门其实不难。佛教,以宗教教义的形式呈现,比较虚幻抽象,而一旦转换成艺术,就会变得相对直观。樊锦诗建议,可以先从感兴趣的点开始。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中西交通。敦煌作为这条“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既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又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便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在敦煌交融的璀璨结晶。

这里交融汇聚有各种元素,年轻人会找到他们认为最有趣的点。

比如敦煌的菩萨像,就是外来元素与中国传统伦理和审美观在佛教造像中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汉文化与外传文化融汇中特有的“再创造”特质。西域盛行丰乳、细腰、肥臀、有明显性别特征的裸体菩萨。当众菩萨东入中国,受传统汉文化“含蓄为美”的影响,虽然仍有衣着暴露的,但已经在一个不太过分的程度之内,这正是体现了佛教外来艺术与中国传统汉文化、儒家思想的结合。

又如中唐158窟的卧佛,面形端庄秀丽,睡态安详舒展,整体比例协调,线条细致入微。樊锦诗曾说,“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想走进这间洞窟,佛陀泰然自若、恬静美好的神情,能让人瞬间忘却许多烦恼。有时候,甚至觉得佛陀在对自己讲话”。这种庄重温情之美,相信会直达很多人的心灵。

通过观赏壁画造像,年轻人可以对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窥见一斑。

艺术源于生活。富丽堂皇的佛国世界、普度众生的诸天神佛,古代的画家们没有见过,除了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更需要从现实社会中寻找元素、获得灵感。因此壁画中的场景也是画家当时所处时代风土人情的精华展示。例如唐代以胖为美,敦煌中唐代的菩萨像大多体态丰腴、姿态优美,面貌方额广颐,服饰珠光宝气,体现着盛唐特有的女性审美观。

对美的认识理解需要循序渐进。樊锦诗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不要着急,先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以点到面,成一个系统。比如敦煌的菩萨,通过系统了解、学习后发现,最原始的为男身,结合汉文化后,他的形象经历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直到完全女性化的转变。如果仔细认真了解敦煌,就会发现这里每一个洞窟都是一个美术馆。

谈到年轻人,樊锦诗说,敦煌就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刚开始跟她一样,就是想去看看,慢慢地随着研究的开展,他们对敦煌的了解日渐加深,时间长了,就都不走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爱上了。这群人,在敦煌儿女们陆续老去时,仍然用激情延续着敦煌那历经沧桑的青春。任时光匆匆流逝,这种青春却永不褪色。

我们的谈话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即将结束时,心中突然升起很多不舍。与樊先生的相遇实在太过美好,她的简单、直爽、纯真、坚持,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情不自禁地爱上这位可爱耿直的老人。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记者眼前仿佛浮现社科院研究员白滨1964年初见樊锦诗时的印象:“一个上海姑娘,瘦小的身材,精明干练、风华正茂。” (文字/李芳摄影/刘迪摄像/仵楠李昊)

10、

中国诗词大会爆红见证文化底蕴魅力

2018-03-26 10:42  来源:红网作者:朱梦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3月23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连续播出10天。本季《中国诗词大会》将延续“人生自有诗意”这个主题,旨在用有趣的题目、紧张的对抗、精彩的解读以及温暖的深情,把古典诗词这一中华文化精华传达给观众。

  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播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尽管没有流量明星参与,没有花式噱头加持,没有后期魔鬼剪辑,但节目一经播出还是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据央视数据显示,第二季10期节目的收看观众累计高达11.36亿人次,收视可以说是相当火爆。主持人董卿,节目总冠军武亦姝等人也一度占领微博热搜,随后甚至掀起了一股全民学习古诗词文化的风潮。在取得收视和口碑的双重成功之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于2018年再度强势来袭。

  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和《中华诗词大会》本身的精良制作是分不开的,当然更重要的还有节目背后所承载的丰厚文化底蕴。第三季依旧延续了上一季的诗词文化精髓和优良制作,由董卿继续坐镇主持,另外邀请王立群、康震等四位专家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制作方还在舞美设计、节目内容方面不断改进,升级赛制,充实题库,加入鲁迅古体诗词,升级飞花令玩法,寓教于乐,让诗词文化更加直击人心。而正是因为节目同时兼顾了文化底蕴和节目效果,尽管只播出了一期,但反响依旧不俗。

  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古典诗词文化,是华夏泱泱大国独有的气度和底蕴。《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看点,以文化为内涵,展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尽管处在当下这个节奏飞快的文化快餐时代,诗词看似离我们很远,实则不然。中国人内心深处一直有着对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眷慕,也都愿意去亲近去熟悉古典的诗词文化,只是一直缺少这样一个契机。诗仙李白曾有诗云:“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而《中国诗词大会》正好提供了一个让我们亲近诗词文化的契机。中国人骨子里对古典诗词文化有着原始的好感,诗词大会的爆红就是最好的证明。


展开余文
  中国古典诗词文化是美好的,也是雅俗共赏的。杏花春雨江南,琴棋书画问雅,炊烟流水人家,渔樵耕种烟火。无论阳春白雪,抑或下里巴人,诗词都有所涵括,不会拒人于千里。《中国诗词大会》也是如此,节目里的百人挑战团还有参赛选手中,学生,老师,商人,工人,农民……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囊括其中。诗词大会虽然主打古典诗词文化,但难度基本控制在初高中诗词阶段。没有高不可攀的门槛,为各行各业的人员提供了参与和了解诗词文化的机会。只要内心有对诗词的热忱,就都可以参与。正是因为如此,节目才得以全民参与,火爆至此。

  比起一味夺人眼球的下饭综艺,《中国诗词大会》可以说是文化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以诗为引,以文会友,传承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文化,唤醒人们内心对古典诗词的热忱。希望以后类似这样的好节目可以越来越多,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11、

《中国诗词大会》新亮色:诗意无关职业从来不晚

外卖小哥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人群,他们形色匆匆地骑着电瓶车,目不斜视,似乎心中唯有外卖和远方。但有可能在等红灯的那十几秒,他们中会有人掏出手机,背一首七绝,雷海为就是这样一个人。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从3月23日起在央视十套科教频道开播,雷海为在第四期亮相后,有人好奇,这是哪家的外卖员,我订个外卖是不是就能碰到伊?

本季节目组从全国超过10万人的报名者中,选拔出140余位选手,选拔标准是“热爱诗词、有功底、有生活”。与以往不同的是,场内百人团首次“分团而战”,分为12岁以下儿童组成的少年团,在校学生组成的青年团,各行各业组成的百行团,以及由两位亲属关系选手组成的家庭团,每场比赛由每个团成绩第一的选手胜出。

“以前不分的时候,会发现到最后都是陈更、武亦姝这样的学生在比,他们手快,而且适应这种形式,现在分团是想给不同层次的人更多上台的机会。”总导演颜芳说,“这不是一场文科考试,是想通过诗词来展现人心与人生,通过诗词引出思考和感悟。”

在百行团中,外卖小哥并不算稀奇的行业。

在节目第一期中上台的夏鸿鹏来自辽宁沈阳,是一名带犬民警——培养和训练警犬,包括集搜爆和扑咬功能于一身的工作犬,还有缉毒、刑侦等专型犬。带犬民警集“苦、脏、累、难、险”于一身,还要时刻有被犬咬伤的心理准备。今年39岁的夏鸿鹏不怕苦不怕累,一干就是18年。

这份工作最让夏鸿鹏难受的,是生离死别——狗是活不过人的,特别是警犬,由于长期嗅闻有毒物品,平均寿命只有8~9岁。但他没想到,这一次,“死离”的竟然是自己。

2017年春节,夏鸿鹏和三年级的女儿一起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女儿觉得特别有意思,想参加,又觉得自己诗词量不够,夏鸿鹏就说“那爸爸先去参加,你复习复习再来”。话虽如此,夏鸿鹏没太上心,觉得即使赶不上第三季,以后总有机会的。然而在2017年6月底,他被查出胃癌晚期,3天后就被推进手术室,胃全部被切除,术后还接受了两次化疗。

这时,夏鸿鹏想起了和女儿的约定,他开始重拾诗词,坐一夜火车到北京参加第三季面试,“走上诗词大会的舞台,就是为了实现对女儿的承诺。让她以后想看爸爸了,还能看看节目”。

夏鸿鹏在舞台上的“定场诗”是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他说,希望自己像刘禹锡一样,即使经历过这么多的苦难,也依然“前度刘郎今又来”,明年的诗词大会,能和女儿一起来参加。

在节目第二期中出现的“馒头哥”雷小平,来自陕西延安富县,今年51岁的他已经开了20年的雷记馍店。雷小平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上6点起床,把前天晚上备好的馒头蒸上,7点开门营业,晚上8点收摊。老店口碑好,经常不到晚上6点,一天的1400多个馒头就卖光了。

从前的雷小平,卖完馒头就去打麻将,有时候打到夜里十一二点还意犹未尽。自从2016年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突然发现原来中国古诗词里有那么多的故事,“康震老师讲的关于‘推敲’的典故,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自己还琢磨着好像‘推’更好一些”。

从那天起,雷小平找到了一个新世界。白天在店里得闲,他就用手机搜索诗词,晚上和完面回家,还要再看一个小时的诗词才睡觉。从前打麻将的朋友不理解:“雷小平怎么不来了,是不是输不起?”雷小平文绉绉地说:“相比打麻将,诗词才是我的精神享受。”

读诗读了一年,雷小平开始琢磨写诗。有一次为了给自家馒头店打广告,写了这么一首:“轻发酵面更醇香,散入街区引客尝。此为农家年末有,如今坐镇老工行。”闻到后院的杏子熟了,就写道:“庭中何处散清香,麻雀枝头报喜忙。子少不知其中意,飞石落尽鸟惊光。”

写诗有时候还有意外收获,比如,顾客来店里看看诗聊聊天,生意红火了不少。于是,雷小平把自己的诗都打印出来贴在店里的墙上,怕蒸馒头湿气大打湿纸,还给每一首诗都加了塑封。雷小平请顾客改诗,“如果改好了,就免费送馍”,但至今一个馍也没送出去。

从2016年开始学,到现在雷小平已经有约500首的诗词量。在县里没找到知音的雷小平,这次特地来《中国诗词大会》找诗友。有趣的是,雷小平平时说话是陕西方言,但一到读诗的时候,无缝切换成普通话。他说,看《中国诗词大会》都是普通话,他在跟着学。

无论年龄,无论职业,拾起诗意的日子,从来不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3月27日 08 版)

12

从《汉字听写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你被大会系列圈粉了吗?

发稿时间:2017-02-06 10:25:05 来源:解放日报中国青年网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这个开播于去年2月的央视文化综艺节目,今年春节期间从科教频道“移师”央视一套,爆发出了更为惊人的“圈粉”能量。不少人通过刷爆朋友圈的“00后”高中生武亦姝认识了这档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综艺节目,更多老粉丝可以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始,历数这些年央视推出过的一连串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包括《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在内的“大会”系列,《中国诗词大会》则是最新成员。

  “大会”系列的火爆并非一日之功。武亦姝之前,来自《中国成语大会》的“白话灵犀”组合也曾引发刷屏热潮。这对由两个来自河北邯郸学院的小姑娘组成的参赛组合,一个机灵可爱,一个沉稳坚定,比起“颜值”更让众网友佩服的是她们大气的台风和对四字成语信手拈来的熟悉度,这与如今武亦姝的受追捧如出一辙。

  近年来,中国电视节目半壁江山都被真人秀类综艺节目占领,尽管收视率居高不下,针对真人秀的质疑也层出不穷。在“取向恶俗”、“缺乏原创”的炮轰中,“大会”系列能做到文化内涵与收视率兼顾,格调与“地气”齐飞,被不少网友激赏为综艺节目中的清流。

  “大会”系列到底好看在哪儿?除了不断升级的视觉效果和舞台风格外,一改过往对文化类节目的刻板印象,以活泼的形式、激烈的赛制“新瓶”装“旧酒”,把各个年龄层次的观众牢牢系在电视屏幕前面。与央视科教频道另一档王牌节目《百家讲坛》坐而论道式的单向解读不同,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每场比赛由挑战者组成百人团共同参与,分为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多维度的PK模式增添了比赛的紧张感和趣味性,也将往往只出现在课堂上的古诗词和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模式结合起来。

  “大会”比拼的是选手们对古诗词的熟悉程度,但对荧屏前的观众来说,看点不只是选手对诗词的识别和背诵而已。在选手答题之后,由学者嘉宾介绍这首诗词的内涵、诗人的创作背景等才是更让人如痴如醉的文化大餐。正如嘉宾王立群在微博上所说:“背诵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理解。”“果真生活不止前方的苟且,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有网友感慨,“看了几集《中国诗词大会》,收获很多,最喜欢的就是蒙曼、郦波、王立群等老师对诗词的解读,每一句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诚如《中国诗词大会》另一位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所说,“大会”系列的走红其实暗合了社会中本就埋藏着的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又能改变以往文化宣传“自说自话”、“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将娱乐节目模式和文化传播结合起来,观众的距离感消失了,传播效果自然好了。所谓荧屏清流,“清”指其品质与品位,“流”就是要真正流到观众心间。

  当然,“大会”系列并非尽善尽美,它们的走红恰恰是观众对于文化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将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聚焦传统文化的综艺节目不能止步于“赏”、“品”、“寻”的境界。而在诗词、谜语、成语等传统文化内容全被挖掘一遍后,文化综艺节目又该如何再辟蹊径?

13

“2017十大文化阅读热点事件”发布:《朗读者》等综艺节目上榜

中国经济新闻网 2018-03-26 10:02:27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景烁)2017年12月15日,在“挚爱阅读”2017亚马逊年度阅读盛典上,由新华网、亚马逊中国、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官网联合发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阅读热点事件”票选活动揭晓结果。经网友票选和专家评议,《朗读者》等文化综艺节目上榜,内容付费成文化消费新增长点、实体书店回暖渐成风潮等现象也名列榜中。

  2017年十大文化阅读热点事件如下:

  一、多项措施出台,全民阅读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2017年2月至5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陆续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文件,指导公众阅读。6月,国务院法制办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这将为促进全民阅读,保障公民的基本阅读权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二、《朗读者》等“现象级”文化综艺节目获公众点赞

  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到《朗读者》,2017年初多档文化类节目接连“火”遍电视屏幕和社交网络,同名图书亦持续畅销。唐诗宋词、文学名著的美,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柔记忆,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公众对这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点赞,凸显了当下社会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旺盛需求。

  三、《人民的名义》《白鹿原》等热播影视剧引领阅读潮流

  2017年3月,《人民的名义》成为刷爆全网的现象级作品,衍生话题更是引爆各大社交平台。4月,已故作家陈忠实名作《白鹿原》的同名电视剧播出,不迎合热点、不随应潮流,作品呈现鲜明的中国气派、文化自信和艺术良知,是文学经典改编影视剧的又一典型案例。据亚马逊数据显示,剧集热播期间,《人民的名义》《白鹿原》原著销量大幅增长,延续了近年来影视作品引领阅读潮流的趋势。


展开余文
  四、名家相继去世引公众追思

  2017年1月14日,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逝世,享年112岁;1月22日,著名学者、以《红楼梦》研究著称于世的冯其庸先生逝世,享年93岁;4月15日,86版电视剧《西游记》总导演、制片人杨洁女士逝世,享年88岁。这部改编自四大名著、拍摄6年仅有25集的电视剧“霸屏”30年之久,成为经典之作。12月14日,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逝世,享年89岁,他的《乡愁》,传诵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离去引发公众广泛的追思悼念,他们的学术风范、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值得所有人缅怀。

  五、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

  2017年4月14日,杭州召开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并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6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3亿,市场规模达120亿元。国家政策的扶持、阅读环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和用户规模的拓展,这“四驾马车”拉动数字阅读行业持续增长。2017年4月,新华网与亚马逊联合发起的阅读习惯调查也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阅读电子书。

  六、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

  对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而言,成长学习的记忆中总会有一座新华书店。自1937年4月24日在延安窑洞里诞生,新华书店已走过80年,书店遍布全国,她承载了几代人的阅读往事。5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纪念新华书店成立80周年座谈会,同期,六集文献纪录片《新华书店》在央视播出并出版同名图书。

  七、《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10部正式出版

  2017年9月,由中宣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图书正式出版发行。丛书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担任主编,遴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萃取精华、赋予新意,激活经典、融入当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读者。首批10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

  八、内容付费成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近年来,在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消费升级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内容付费来提升自我,买一门“课”正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流行。2017年9月北大教授一门网络课程价值3000万的消息刷屏朋友圈,“喜马拉雅FM”“分答”“知乎live”“得到”“豆瓣时间”等内容付费平台不断涌现,内容付费领域从最初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内容付费理念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可和接受。

  九、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热销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以来,全国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党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等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总发行量屡创新高。

  十、各方扶持,实体书店回暖渐成风潮

  2016年6月,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实体书店回暖迹象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共有约80家书店开业,这些书店或是连锁书店,或是特色书店,政策利好及自身经营改革创新令实体书店经历过寒冬过后迎来遍地开花。

14、

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的最好诠释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习近平为何重视“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上,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其语境更为庄严,观点更为鲜明,态度更为坚决,传递出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文化自信于是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

为什么我们在“三个自信”之外还需要“文化自信”?为何习近平如此重视文化的作用?对此习近平早已给出了答案。

因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更因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

“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么?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这些千百年传承的理念,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明显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繁荣发展的黄金期。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正如习近平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确,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国运

中国虽然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强劲的文化发展势头,但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中国目前还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不是一个文化强国,我们文化软实力的表现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强大并不相称。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践行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他还指出:“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至今已开办十年有余的孔子学院,便是我们推行文化走出去的良好实践。据报道,截至2015年12月1日,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1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90万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之花,已借孔子学院及其他诸多实践之力,开遍世界。

文以化人、文以载道,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走出国门,让文化自身说话,使其成为不同语种、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平交流沟通的媒介。在展现中华文化风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呈现中国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阐明“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一个国家如果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践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事关全局,刻不容缓。

“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中国经济、外交和安全影响力的扩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软保护、构筑更有利的软环境,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15、

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当代意义

人民网 01-08 13:04

●传统是非常重要的。从个人来说,从生到死有一定的时间段,人人如此。唯独传统和内在于传统的伟大精神、智慧与理念没有时间段,它超越时间。

●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或扮演敬陪末座没有发言权的小媳妇角色,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带着解决世界面临的问题的中国方案、建议和话语,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民国时期出现过一些有贡献的著名学者,中国人不会忘记他们的文化功绩和学术贡献。但是当时的中国,国势孱弱,文盲众多,是在国际上没有发言权的中国。如此中国,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仅仅靠少数文化名人,不可能撑起民族自信的大厦。

●文化的发展史犹如绵延的万里群山,其中有低谷有平原有高峰。只有群星灿烂、高峰迭起、蔚为壮观,才是一个拥有如此丰富文化遗产的中国应该有的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样子。建立一个文化繁荣兴盛的大国,其难度堪比建设一座精神的万里长城。

有个学生问我: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主体是谁,信什么?我参观故宫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珍藏国宝,无非是展品;参观长城,巍峨雄伟,气势逼人,无非是旅游景点;参观国家图书馆,诸子百家,各种类书汗牛充栋,无非是藏书,放在书店就是文化商品,在课堂里就是课本。凡此种种与文化自信有什么关系?他深感困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为我们从理论上阐明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指导。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精神特质和精髓的总体性判断,是秉持对中华文化的科学、礼敬、继承、创造性推进的基本立场和态度。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立足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高度才能理解文化自信问题,否则我们看到的只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或各种文化具体的物化形态,彼此分离,一枝一叶,无法把握中国文化的内在总体精神和文化自信问题的当代价值。“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文化自信的理解上也是这样。

16、

文化自信的三个着力点

浙江新闻 2018-03-16 22:5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8年政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发,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必须强调以下三个着力点,真正使其在新时代的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一、文化研究自信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这就要求文化理论研究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真自知、真自信。首先,理论研究者要洞察世情国情,把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文化研究者要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论研究,回应历史性变革,顺势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领域创新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加快构建富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迎头赶上,推动创新引领。其次,文化研究的真自信要扎根中国大地,特别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文化传统,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继续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品质。这些已成为我们今天文化研究的丰富内容,支撑着文化研究的自信。

二、文化宣传自信

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需要文化宣传部门和文化宣传工作者树立起文化宣传自信。这种自信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自信。在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文化生态中,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积极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宣传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走进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宣传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必须以高度的自信将其融入到文化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坚持正确导向,推动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凝聚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向心力。第三,在加强和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自信。文化宣传自信不是喊口号形成的,它是在创新文化宣传的工作中干出来的,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文化宣传手段、平台、内容、人才、机制等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文化宣传部门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外,还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创新网络宣传的途径和方法,总之,要在创新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效果,在效果中彰显文化宣传自信。

三、文化教育自信

文化水平和自信的提高,有赖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文化教育自信的最佳机遇期。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计划,职业教育与中西部大学建设计划得到分类指导和大力支持,高中阶段教育正在普及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加大,整个教育结构和层次不断完善,为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自信的外在支撑。文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不断优化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引、以知识文化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为基础、审美文化教育为追求的文化育人新格局,铸就文化教育自信的内在魅力。第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引,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将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打造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发挥系统育人的合力优势,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起为人做事的正能量。第二,以知识文化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为基础,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紧盯教学质量,致力于为学生传递厚重而广博的文化知识,培育健康的身心体质,练就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为未来参与专业工作提供身体保障、专业素养与基本技能。第三,以审美文化为追求,注重美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以美的艺术启迪学生心智、涵养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在美中感受文化教育的魅力。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人拥有追求美好生活、成就人生梦想的机会,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干中不断增强文化教育自信。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18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之文化与时代(一)
下一篇:2018高考押题作文十大角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