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662  2018-08-16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案例及反思(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课程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语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是新闻单元,从体裁上细分,有通讯,有报告文学,有报道。本篇是一篇消息报道,发表于1958年8月31日美国《纽约时报》上。美国普利策奖主席霍恩伯格称赞说,这是国际报道奖得主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

      1958年,当《纽约时报》记者到布热津卡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采访时,已不知有多少记者来过,昔日法西斯的大屠场似乎已经没有了恐怖,只见阳光和煦,白杨树整齐地挺立,小孩在嬉戏,似乎没有什么新闻可写了,然而罗森塔尔却凭着他高度的新闻敏感,从独特的角度发现了这平静之下的风暴、无新闻处的新闻。文章在客观记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描写,字里行间还渗透着作者的感受,用实物、实景、实情痛斥了令人发指的德国法西斯的滔天罪行。本文是消息报道的范例,学习本文既可使学生加深对消息报道体裁的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灵魂的洗礼,使学生在鞭挞残暴、声讨邪恶的同时珍惜和平,追求善良,心灵受到震撼,人格得以提升。

      (二)学情分析

      在义务教育的八年级上和八年级下,学生已先后共学习了两个新闻单元,已经对新闻 “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对消息报道的写法有所了解,在内容上,学生已学过同属于声讨法西斯反人类罪行的文章《南京大屠杀》《落日》,加上历史课上所学知识,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法西斯戕害人类的暴行已有一定的了解。本文的教学,学生的兴趣点应该在于“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没有新闻”。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应在这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闻消息的写法,对法西斯暴行更加愤慨,培养学生的正义感,良心。

      (三)学法设计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1.启发法:这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文章,根据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本文教学应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声讨暴行、热爱和平、追求善良的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启发。

      2.讨论法: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图片视频,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并且能丰富课堂容量,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学生看完后可以分小组讨论对这一暴行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讲授法:通过讲授,注意扩展学生的文化视,联系历史知识,结合当野。一个当代青年必须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唯有如此,才有助于正确的思考、分析、创新,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可启发学生将欧美国家对反法西斯的报道与我国记者对反法西斯的报道进行比较阅读,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学习目标

      1. 学习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2. 在感受本文思想的基础上前的国际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流程

      1.导入

      所谓的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必须是有价值的。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悍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德国总理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虔诚下跪,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这惊世一跪在当时也是新闻。

      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十三年后,当《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8226;罗森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似乎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发生。然而迈克尔8226;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毛骨悚然(sǒng)  和煦(xù)   废墟(xū)  不寒而栗(lì) 

      踉跄(liàng qiàng) 祈祷(dǎo)    呆滞(zhì)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对已学知识的回顾,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简要实录:学过的知识点,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能说全,多数学生都只记得部分内容,但相互补充知识点最终全部回忆起来,对文章的预习工作全班做的都比较到位。)

      3.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1、教师提问:文章题目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展开全文阅读
      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其实是讲,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世人早已知道,没有什么好说的;(2)“没有什么新闻”,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2、老师再启发: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的地方,作者却执着地偏要去写,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反映了“以史为鉴,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样一个大主题,从而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那么这篇文章肯定有成功之处,你认为这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实例来分析。

      (设计意图:学生的自由讨论、发言,集合而成便是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同时,教师的适时点评,激发学生再次探究的兴趣。当然,中外语言表述的差异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不过学生全面预习、认真朗读,还是能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简要实录:学生讨论、发言都很踊跃,小组之间互相竞争,都想表达自己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效果明显)

      4.理清思路,小组讨论,探明主旨

      提问(1)屏幕放出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法西斯残暴屠杀妇女的图像,问: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们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学生自然会指出:应该怀着悲愤的心情。文中第二段即表达了这种感情。但除了与这种情景相吻合的悲情描写外,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都写了欢乐的情景。这种乐情描写不是与悲景不协调吗?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是要使学生理解文章第1段与教程一段的含义与作用。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并不远的草地上”,“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但是人们心头的阴霾难除,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是难以令人接受的,是使人更感“毛骨悚然”的。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提问(2)文章第15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喉咙就像被人扼住了一样。又有一个参观者走了进来,她踉跄地退了出去,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6段:参观者恳求似的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然后对导游讲道:“够了。”此外,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描写,如他们“默默地迈着步子”,“脚步就逐渐放慢,简直是在地上拖着走”,“目瞪口呆”、“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等等,作者为什么要较多的篇幅写参观者的表现呢?

      (设计意图:要使学生理解: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这是从侧面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8段开始,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或在写实中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感受是从侧面反映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从整体感知到深入探究。通过讨论,使得学生进一步感知文章,形成自己自己的判断。

      (简要实录:学生根据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对生命作出精彩的诠释。)

      5.援引诗歌《奥斯维辛以后》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

      教师:这是法国诗人阿多尔诺写的题目为《奥斯维辛以后》的诗。请你将它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进行比较,你觉得这首诗与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奥斯维辛以后

      (奥斯维辛以后诗已不复存在)

      ——阿多尔诺(法)

      奥斯维辛以后

      活着是对死者的无辜愧疚

      蝉翼的爱欲

      美丽的诗和祈祷

      活活地被钉死在十字架下

      奥斯维辛以后

      幽灵与幽火的本质

      和悲哀与痛苦的脑袋

      在践乱的遗迹、寻回

      希望的超验之光

      奥斯维辛以后

      恐怖让我惶恐失措地忘却

      却总那么软弱无力

      我不再承受望不到头的幻灭   卑琐和孤独

      但地球正板着脸质询暗遣的年华的生存

      奥斯维辛以后

      焚尸炉的烟囱矗立

      美丽的田野,背后是

      绚烂的阳光

      依旧清新的空气……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概括出二者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即:鞭挞战争与罪恶,以史为鉴,珍惜和平与幸福。)

      (简要实录:学生讨论、发言都很踊跃,小组之间互相竞争,都想表达自己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效果明显)

      6.教师总结

      从1945年至1958年,十三年间,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从1958年到现在四十多年又过去了,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没有什么新闻,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悚然,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六十多年过去了,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着,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在那里,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7.布置作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960年荣获普利策新闻奖。假设你是普利策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需要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写一篇200~300字的颁奖词,你怎么写?

      (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鞭挞暴力与邪恶,呼喊和平与幸福的文章,文章寓情于叙事,富有很强的震撼力。准确把握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教学的导入阶段,我设计的关于什么是新闻的一段话中列举了四个事例,既扣紧了文章内容也为本节的教学定下了情感基调:结尾联系日寇侵华的滔天罪行,控诉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罪行,呼唤和平与正义,强化了这种情感基调。只有营造好这种情感氛围,才能有助于学生进入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其实在备课时我还想到了另一种导入法,即引用“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导入。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虽然使学生对新闻的特点有所理解,但很明显,这种情感氛围与本文的教学是不相宜的。

      在问题的设计上,本人也注意增强激发性,如“教学过程”2的三个问题都是如此。教师将两个矛盾体摆在一起,形成对照,造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有思维的碰撞,这样,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在教辅材料的选择上,我坚持“为了学生更好地学”的原则和适量的原则,不搞“电灌”,不搞图片展览,不以图害文,不以图代替学生的想象,而是只利用一幅德国法西斯大屠杀妇女的情景图,并配合问题:“面对这种情景,善良的人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呢”,转入对文章以乐景写悲情手法的分析。以少胜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避免了以图代替学生想象、思考现象的发生。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奥斯维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小狗包弟》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