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777 2018-08-26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
2.理解上片写景的特色,把握意象特征。
3.理解词的上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
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毛泽东(1893~1976),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而且是杰出的文学 家。其诗词气势磅礴,雄 浑瑰丽,富有极高的 思想价值、艺术品位和审美魅力。
2.词的有关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 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3.时代背景:
长沙是毛泽东 青年时期学习生活、革命活动的中心,他在此先后长达十三年之久。这首 词写于1925年。这一年的2月,毛泽东在韶山领 导农民运动,几个月内就组织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于是他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求学、革命斗争生活, 因有此作。
【预习展示】
1. 读准字音并解释:
沁( )园春 橘( )子 百舸( ) 怅( )寥( )廓( ) 携( )百侣( ) 峥( )嵘( )挥斥( ) 方遒( ) 遏( )
2.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词的内容和意境。
朗读的要求:(1)注意停顿。例如:独立—— 寒秋湘江——北去
(2)注意轻重音
一般而已,重音,即需要重读的字词,分为语法重音,即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需要重读,逻辑重音,即文中需要强调的部分,只有分清轻重音,朗读才有节奏,有韵律,作者的 情感才能被真正读出来。
小组活动,朗读课文,同学从读音、抑扬顿挫、情感把握等角度点评;小组推举代表全班交流。
【合作探究】
1.这首词的上阕写什么?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 怎样的图画,并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2.上阕中的写景有何特色?
3.(1)秋天本来容易给人以荒凉、萧条的感觉,所以中国传统诗词中有很多的悲秋之作,你知道哪些? 请写出来。
(2)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和中国传统诗词中的秋景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面对生机勃勃的自由之景,毛主席自然想到了一个怎样的问题?怎样 理解毛主席当时的心境?
5.有感情地朗读上阕,并尝试背诵。
【当堂检测】
.1默写上阕内容:
2.运用想像,将词 的上阕改写成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课下相互交流。
【课后作业】
1.朗读下阕,有感情 地朗读,并能背诵。
2.思考:下阕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来写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理解词 的下片中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 志;
2.理解作者革命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预习展示】
1.有感情地 朗读下阕,并能背诵。
2.问:下阕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 来写往昔的“峥嵘岁月”?抒发了诗人什么样 的情感?
【合作探究】
1.下阕在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上与上片有何不同?
2.回忆部分表现了“同学少年”怎样的风貌?
展开全文阅读
3.(1)说出结尾三句的意思:
(2) 这三句中,作者运用了 什么样的 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词的上下阕有内在的联系吗?
5.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阅读下面词段,回答后面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请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把它正确端正 地抄写在下面。
(2)这段文字哪些句子是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找出文 中概写静景、动景的词语,说说其表现的意境。
(4)作者对雪景的描述,是由哪个词领起的?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5)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些景观?为何选取这些景 观?
【课后作业】
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8226;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8226;咏梅》,体会两首诗的异同,并运用 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造成两首诗不同的原因。
卜算子8226;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 算子8226;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 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沁园春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雨巷》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下一篇:
《再别康桥》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