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923  2018-09-0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丹柯》名师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情景导入

      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

      二、知识链接 

      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作品: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二、课堂研习

      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 

      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 

      (一)分析族人的困境(1)

      请学生画出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的。 

      ①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  

      ②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 。 

      ③更可怕的时候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

      明确: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2、文章一开头并没有马上写丹柯,而是先写一群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被赶到不宜生存的林子深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是为丹柯的出场拉开序幕,用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懦弱和恐惧衬托出丹柯的勇敢与坚强。这种扬彼抑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丹柯地精神面貌,奠定了主题的基调。

      3、 文中丹柯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几重困难?)他有什么表现?

      明确:①外族的入侵;②环境的险恶;③族人准备投降

      在他和他的族人身陷困境的时候(生存还是死亡?自由还是做奴隶?),号召他的族人穿越林子,追寻自由!

      (二)、 分析艰难的旅途(2-21)

      1、在丹柯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  要把这样一群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的吗?作者是如何设计情节的,请生筛选出变化过程中重要词语。  

      明确: 

      (三)、 分析英雄之死(22-25)

      1、文章结尾“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8222;8222;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8222;8222;”的交代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有何意义和作用? 

      提示: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狭义悲剧:抗争、行动、毁灭一般被看做是它的三要素。 

      广义悲剧:由此生发开去,常常指代一种氛围或感情基调,它不只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悲凉、哀伤,还有着与此相应的由于美的必然毁灭而带来庄严和壮丽。 

      明确:这段文字,通过对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的交代,为人物形象增添了悲剧色彩,从而使英雄形象显得更加丰满而饱满,增强了小说感人的艺术力量。 

      2、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 

      明确:歌颂了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三、总结

      主题


展开全文阅读
      作家以英雄丹柯的遭遇,歌颂了以燃烧自己为他人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赞扬了丹柯自信勇敢、勇于实践,大公无私、宽容博爱、 一心为公、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象征手法

      ①文中高大坚固的树构成黑暗的森林, 象征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

      ②广阔的草原让人豁然开朗,象征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③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森林,走向广阔的草原,象征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

      ④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和其他人们,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和革命到来之前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丹柯》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文言文倒装现象——宾语前置 教学设计(高三)
下一篇:《娜塔莎》名师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