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1201  2018-09-26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9人教版高三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
 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一、人物传记

1.选文特点

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如加注释。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抒情。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内容特点

传记一般有下面几部分内容:①人物的基本情况。②人物的主要事迹。③人物的性格作风。

人物的性格作风一般分性格、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种情况,多出现在文章结尾,有时也穿插在全文中。要注意以下内容:a.作者的直接评价;b.对其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所作的简评性语言;c.从辞色的褒贬看作者的感情倾向。

具体到高考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文本而言,一般都包含下列这些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

3.形式特点

(1)结构与线索

高考试题所选人物传记阅读文本一般呈“纺锤形”结构,头尾细,中间粗。开头部分都很简短,主要是对传记主人公(简称“传主”)基本信息的简单介绍,一般包括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等,有些还有祖上的简单情况。

中间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作者对传主的评价,包括对传主的功绩、性格、人品等几方面的评价;二是传主的生平履历及主要事迹。结尾部分常交代人物或事件的结局。

通常说来,人物传记文本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物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人物传记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用语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文本,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名、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的;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祎”,“沈通明”称“通明”。

二、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是一种借助人、事来表达观点的文体。它近年来出现在高考试卷中的频率越来越高。因其难度大于史传体散文,考生必须高度重视,认识其特点,掌握其阅读方法。

1.辨题识体,把握议论话题及写作目的

“论”是论断事理;“议”与“辩”,侧重于反驳、辩驳、辩论;“原”是推本求源;“说”多着眼于说明、申释;“解”则偏重于解释疑难。文题,通常会标明文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和标明的体裁,去把握议论话题、作者的写作目的。如贾谊的《过秦论》属于“史论”,是议论性散文。

另外,有些议论性散文的标题是以实用文体形式出现的,如“疏”“书”“序”等;有时出现论题,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文言文题目“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中的“论为师道”;有时则无论题,如2013年高考浙江卷文言文题目“送丁琰序”。这些特点也要关注。

2.概括内容要点,把握结构,理清思路

议论性散文一般开篇点题,展开论题;中间写人叙事,展开论据;结尾联系现实申发观点。按照这个思路,观察段落构成,按自然段概括段落大意,在此基础上把握说理的结构和思路,初步感知内容。

3.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议论性散文阅读的核心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为此,在把握全文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重点留心下列内容:

(1)首尾。古人写议论文通常把自己的观点放在开头或结尾,开篇的论点、结尾的看法,往往是作者观点态度的直接体现,应格外关注首尾。

(2)议论抒情句。议论抒情的话语往往也是作者观点态度的直接体现。阅读时需把这些话语圈画出来揣摩品读。品读时要注意作者的语气和笔调,不同的语气与笔调,有时显现出不同的观点与态度。

(3)写作背景与作者生平遭遇、思想特点。古诗鉴赏要“知人论世”,文言文阅读有时也要通过了解一下写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主张来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

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一、阅读方法

1.勾画圈点法

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

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

文言文阅读一般都有文意概括题。文意概括是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备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借助文意概括题,我们能更好地读懂内容。

4.以文解文法

就是借用文章中的话来理解。文章中的诸种因素存在着一种互相制约、互相阐释的关系,这是读者解文的一种依据,阅读时仔细发掘,前后文会给你帮助。

5.以注解文法

命题者往往会给一些注释,这些注释往往能给解文、解题带来很大帮助。考试时同学们千万不要视而不见,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行。

二、阅读步骤

第一读:粗读。概览全文,了解大意。可以看看尾注,读读题目。

第二读:细读。边读边圈点批注,结合注释和信息筛选题、文意概括题,认真、仔细地阅读,弄清文中具体的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的命运结局及性格品质,如遇到难字难句,不必深究。


展开全文阅读
第三读:做题读。题目涉及哪些文字,就细读哪些文字。

  (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选文类型] 人物传记

[文本主旨] 本文记叙了张岱之祖父张汝霖勤奋读书、科举考试、精准断案等事迹,表现了其突出的才能。

[重点实词] 事、顾、病、詈、亟、鞫

[重点虚词] 则、以、乃、且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判断句、省略句

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①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  ②尚不敢不勤。”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鸡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

(选自张岱《家传》,有删节)

【注】 ①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②  :耕耘。,

◆一、祖父虽早年博览群书,但不肯学习书法,科举考试不顺利。

◆二、祖父捐纳财货进入太学。曾祖父去世,祖父在龙光楼发愤读书,三年不曾下楼。

◆三、邓文洁公听到有关祖父的传言,深感失望。

◆四、邓文洁公当面测试祖父,改变对祖父的看法。

◆五、祖父到南都读书,日夜不息,患了眼疾,卧床静修三个月。

◆六、祖父参加科举考试,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赖主考官的慧眼而拟定为第一。

◆七、黄贞父让祖父断疑难案件,故意为难祖父。祖父精准断案,赢得黄贞父的好评。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

B.病目眚  病:疲惫

C.詈不佳  詈:责骂

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

【考查说明】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应考思路】 将释义代入句中,判断是否通顺。B项,把“疲惫”代入“病目眚”中,“疲惫眼病”,显然不通顺。“病”在此语境中是动词“生病或患病”的意思。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汝霖早年虽博览群书,但在科举方面并不顺利,直至他父亲去世都没有考取功名。

B.邓文洁公听信别人的传言,认为张汝霖已难以造就,后通过当面测试才改变了看法。

C.张汝霖参加科考时差点因老教谕的昏聩而名落孙山,幸赖主考官的慧眼才榜上有名。

D.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张汝霖下笔千言,精准断案,黄称赞他为奇才。

2.【考查说明】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应考思路】

(一)粗读选项内容,确定它在文中对应的信息区域

(二)细读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比对,判断正误

A

项 原文

表述 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

比对

分析 选项是对原文的正确概括。

B项 原文表述 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 

比对分析 选项是对原文的正确概括。

C项 原文表述 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

比对分析 选项是对原文的正确概括。

D项 原文表述 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

比对分析 “黄贞父断案时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是不准确的。在此,是黄贞父考验张汝霖。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

译文:

(2)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

译文:

【考查说明】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应考思路】

(一)字字落实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重要虚词和省略句。(1)“已”,结束、停止,可联系“学不可以已”;“还”是动词,回去,照应语境中的“顾大父”和送别的场景;“坠”是使动用法,使……掉落、坠落,可联系“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以”是介词,拿、用;“就”是一词多义,此处为“成、完成”;“辄”是副词,就,便;“塞”,动词,此处为“堵住”。

(二)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答案】 (1)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

(2)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

4.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

【考查说明】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应考思路】

(一)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解答时,应认真揣摩题干,“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是答题要求;“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是答题依据。

(二)标注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的语句,再据所标注语句进行概括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要逐段阅读原文,明确每段的主要内容,并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语句。由“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可知,科举考试中书法的重要性;由“遂输粟入太学”可知,当时可以以捐纳财物的方式进入太学。由“友人以经书题相商”“《易经》以大父拟元”可知,经书是考试内容;教谕认为“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但是主考官“一见,抚掌称大妙”,结果“《易经》以大父拟元”,可见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答案】 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考题出自经书;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参考译文】 

我的祖父名汝霖,号雨若。年幼时便喜欢古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年少时不愿意刻苦练习书法,字体丑陋笨拙,去应试官职,总是不被录取。于是向官府捐纳财货进入太学,在此埋没二十年。曾祖父去世,家族的灾难逐渐到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掉楼下梯子,用轴轳传送食物,三年都没有下楼。江西邓文洁来到越州,凭吊文恭,文恭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邓文洁拉着枝条哭泣,悲伤呜咽着离开。祖父在驿馆为他送行,文洁面对祖父闷闷不乐,因为文洁听到忌恨祖父的人说的话,说祖父近来开酒馆,不从事读书写作已经很久了,所以看到祖父就长吁短叹。这一日将要分别,(邓文洁)回头对祖父说:“你就算了,回去后教育儿子读书,希望能保持住先人的事业。”祖父哭着说:“侄儿命运坎坷,只是耕耘却没有收获罢了,读书学习不敢不勤奋。”文洁说:“有这回事吗?我姑且当面考考你。”于是命制了“六十而耳顺”的题目,祖父挥笔疾书,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文洁惊喜地赞赏道:“你的文章应当在世上扬名,怎么就被阻于科举功名之外了呢?你的父亲大概后继有人了!”


展开余文
甲午年正月初一,祖父就进入南都,在鸡鸣山读书,日夜不止,患了眼病,在帏下安静地打坐了三个月。朋友用经书中的考题彼此商量,(考题)一传入他耳中文章马上就形成了,后来再有谈到(考题)的,他就堵住耳朵不敢听了。参加科举考试,还没有到中午,就写完了文章,文章分发到一位老教谕房内。老教谕拿自己选取的文章,呈给大主考官李九我。李九我责骂文章不够好,下令第二次呈上文章,呈上的文章不够优秀,又一次呈上,第四次、第五次呈上文章,房中的文章快要送完了,教谕恼怒地哭泣起来。主考官检查他呈上的文章还缺少七卷,询问教谕,教谕说:“那七卷文章很不通顺,只能留下来当作笑料罢了。”主考官说:“赶紧取那些所谓的笑料来!”李公一见(祖父的)文章,拍手称赞,认为文章写得很妙,重新批阅试卷。《易经》这一科目把祖父划作第一,龚三益第二,其他的都划归高等。

乙未年,祖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清江令,调任广昌,同僚中有很多享有盛名的人。黄贞父先生喜欢戏谑嘲弄,轻视祖父是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巡抚刚下达了疑难案件,下令让五县会同审讯此案。贞父告诉诸位同仁说:“审讯的文书按照惯例应该归我做,我不做,诸位也不要做,我要用这个为难张广昌。”祖父了解他的意图,也没有坚决推辞,挥笔疾书写下几千字,都引经据典作为依据,断案像老吏一样纯熟。贞父惊讶地称赞说:“奇才啊!奇才啊!”于是就和祖父建立了交情,成为意气相投的好朋友。祖父在广昌任职满六年,考察政绩出众,名列第一。

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1)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作主语,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可在后断开。

名词: 

人名、地名、国名、 朝代名、官职名等   

代词: 

①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 

第二人称:尔、汝、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 

第三人称:彼、其等

②疑问代词: 

谁、孰、何、奚、胡、恶、安、焉等

③指示代词:  

此、是、斯、兹等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断句分析:刻削之道(名),鼻(名)莫如大(形),目(名)莫如小。鼻大可小(形),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译文〕 

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2)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   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2.根据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断句分析: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正确断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译文〕

天下的事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人们求学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困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学,容易的事也变困难了。我的天资昏昧,不及别人;我的才能平庸, 不及别人。只要每天认真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松懈,等到成功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昏昧又平凡的了。我天资聪明、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如果摒弃不用,就与昏昧和平庸没有区别了。以此而论,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 

3.根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1)注意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与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这两个句子是对称的,可以作为断句的参考,又如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例.(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且饿死,君下壶餐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分析: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断句: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加标点: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  

〔译文〕

中山国的国君宴请都城里的士大夫,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座。由于羊羹不够,司马子期没能吃上。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去,并煽动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逃走。这时,有两个人提着武器,尾随在他的后面。中山君回过头来问这两人说:“你们为什么跟着我?”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曾经快要饿死的时候,多亏您给了他饭吃,才没有死。父亲在临死的时候叮嘱我们说:‘中山一旦有急难,你们俩一定要冒死去保护。’所以,我们是来保护您,为您献身的。”中山君听罢,仰天长叹:“给人东西不在于多少,应该在他灾难困苦的时候给于帮助;怨恨不在于深浅,关键的是不要使人伤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为一碗饭得到了两个勇士。 

(2)注意特殊句式

从文言句式角度作些辅导,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如判断句,……者……也,在“者”后应停顿。

①判断句式: 

“者……也”“者也” 

②反问句式: 

不亦……乎、何……为、何……之有

③被动句式: 

为……所……、见……于……

④其它固定句式:  

无乃……乎、唯……是、宁……乎

4.根据修辞断句

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药病万变药亦万变”,可根据比喻断句,即:“世易时移 / 变法宜矣 / 譬之若良药 / 病万变 / 药亦万变。”

再如“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可根据句中的对比断句:“古之取天下也 / 以民心 / 今之取天下也 / 以民命。”

A.顶真: 

例:秦王坐 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断句: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再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   


展开余文
断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   

分析: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B.反复: 例: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断句: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文〕

孙子说:所有的用兵方法当中,保全一个完整的、没有被严重破坏的敌国而又使她屈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再采取战争毁灭手段;同理,对于敌国的有生力量军、旅、卒、伍,如果能全部收降才是上策,如果不能做到,才考虑战争手段攻灭之。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不用战争手段而降服对手,才是最好的。   

5.借助文史常识断句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6.根据总分关系断句

根据总分句、段知识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

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分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正确断句: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译文〕

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 乐,都是有害的。”   

例: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 

正确断句: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根据五中情况,可以预见战争的胜利:知道什么时候能交战,什么时候不能交战的可以获胜;懂得大部队和小部队如何使用的可以获胜;上下同心同德的可以获胜;善于以我方充分准备的条件,等待对方疏忽的时机的可以获胜;将帅有指挥才能,君王不从旁干预牵制的可以获胜。这五项是预见胜利的方法。所以说:了解对方又了解自己,无论打多少仗,都不会出危险;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只知道自己的情况,有时胜利,有时失败;不知道对方的情况,又不了解我方,每次作战都会有危险。

7.注意对话引文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拙于用大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正确断句: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庄子?逍遥游》    

〔译文〕 

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棵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栽种活了,结的葫芦能装下五石东西。我用这个大葫芦去 装水或酒,由于它皮薄易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把剖开来做舀水的瓢, 又嫌太平浅,盛不了多少水。葫芦不是不大啊!可是,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先生,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这个大的特点啊!”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技法1__掌握文言实词的五大知识点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前提。学好文言实词,首先要掌握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性活用、通假字和特殊实词这五大知识点。

一、多义实词:溯源辨流,紧扣语境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

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某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

1.巧记本义引申解

(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本义和比喻义。

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

比喻义:兄弟

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头和颈

比喻义: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

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台阶

(《史记魏公子列传》)

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拜官授职(《指南录后序》)

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修治,清理           (《五人墓碑记》)

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清除,废除,除掉,去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逝去                          (《元日》)

义项间的联系:“除”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

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cónɡ ),如“从弟”。

2.紧扣语境推敲解

(1)试写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

①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

【答案】 狡猾。(贬义词)

②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答案】 聪明。(褒义词)

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

[微积累]

类义词

①表示“庄稼收成不好、荒年”的有:凶、俭、歉、饥、馑。

②表示“责备”的有:让、过、望、谴、非、尤、咎、责、诛、折。

③表示“赞许”的有:多、称、誉、许、道、与、嘉、褒。

④表示“私下、暗暗地”的有:阴、潜、间、私、窃、微、暗、密、偷。

⑤表示“掌管”的有:典、当、知、守、掌、职、执、序、司。

⑥表示“去、到、往”的有:之、适、如、造、诣、徂、至、趋。

⑦表示“轻视、看不起”的有:小、易、轻、少、鄙。

⑧表示“代理”的有:假、行、权、摄、署。

⑨表示“等到”的有:及、至、逮、迨、洎。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以北边丧乱,避地中山,为葛荣所获。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

(节选自《周书独孤信传》,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州咸敬服之 咸:全都

B.服章有殊于众   殊:不同

C.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   带:兼任

D.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   迁:搬迁

D [D项,“迁”的义项有“迁移、搬迁”“离散”“晋升或调动官职”等,在这个语句中最恰当的解释应为“晋升”。]

【参考译文】

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独孤库,是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节操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孤,因此而知名。   因为北部边境混乱,他移居到中山,被葛荣擒住。独孤信年少,喜欢打扮自己,服饰的花纹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晋升荆州防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

第三学时

二、古今同形异义词:了解词义演变特点

3.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词义,并说明其古今词义的变化特点。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扩大

(2)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缩小

(3)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缩小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转移

(5)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古义: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弱化

(6)秋天漠漠向昏黑

古义:秋日的天空

今义:秋季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转移

(7)颜色不少变

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色彩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转移

(8)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古义:仇恨,怀恨

今义:埋怨,责备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弱化

(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古义:遗憾,不满

今义:仇恨,怀恨

词义变化特点:词义强化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古义:爪子和牙齿,这里是其本义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词

词义变化特点:感情色彩变化

(11)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中性词

今义:表示品德低下,贬义词

词义变化特点: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①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只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②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③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④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⑤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⑥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

4.(1)试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那实际上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个人

③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的行动是……

④(吴汉)及得召见,遂见亲信:亲近信任

⑤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平常人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厚,讳宗元。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①,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②相侔③,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 ①停蓄:深沉,文中形容文笔雄厚凝练。②子本:子,子金,即利息;本,本金。③相侔:相等。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遇用事者得罪

B.居闲益自刻苦

C.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D.悉有法度可观

B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古今异义词考查的多是双音节词或者多音节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的区别。A项,“得罪”在古代汉语中有“冒犯”的意思,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古今含义相同;“得罪”还有“获罪”的意思。A项中的“得罪”就取“获罪”的意思,在此语境下古今含义不同。B项,“刻苦”古今含义相同,都指肯下苦功夫。C项,“泛滥”在现代汉语中,本义指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四处流淌;或比喻坏的事情不受限制地流行。“泛滥”此处形容文笔汪洋恣肆,古今含义不同。D项,“法度”,在现代汉语中为“法令制度,法律”之义,但此处的“法度”特指“文章的章法技巧”,古今含义不同。]

【参考译文】

子厚,名叫宗元。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销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都把子厚当作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古今同形异义词是文言实词考查的重点,尤其碰到与现代词语同形的双音节词时,应格外留心。它们少数是与今天相同的,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即现在是一个词,而古代是两个词,须拆开翻译。

第四学时

三、活用实词:找规律、析特点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名词活用

5.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西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

(3)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草、露、日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

(5)而相如廷叱之:廷

(6)常以身翼蔽沛公:翼

(7)人皆得以隶使之:隶

(8)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东、南

规律和特点:名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那么,它一定活用作状语;或者说,只要是处于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名词一定活用作状语。

6.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①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第二个“君”“臣”

②二月草已芽:芽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第二个“师”

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

⑤君子不齿:齿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有副词(“不”“已”“相”等),该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在汉语中,副词不能修饰名词,若修饰了,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2)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

③云青青兮欲雨:雨

④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饭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十步

规律和特点:能愿动词(指“能”“得”“欲”等动词)后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3)①沛公军霸上:军

②鹪鹩巢于林:巢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质

规律和特点:名词前没有动词,后接介宾短语(后无动词),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4)①驴不胜怒,蹄之:蹄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

④塞者凿之,陡者级之:级

⑤填然鼓之:鼓

规律和特点:名词后带“之”字,则该名词活用作动词。

(5)①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衣、怀

②道海安、如皋:道

③大楚兴,陈胜王:王

④范增数目项王:目

⑤籍吏民,封府库:籍

规律和特点:两个名词连用(或者一个名词和一个名词短语连用),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至于哪个名词活用,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6)①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墓

②缇骑按剑而前:前

③客逾庖而宴:宴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

⑤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梦

规律和特点:名词+而+动词或动词短语(不构成主谓关系)=活用动词+而+动词(动词短语)。或者:动词(动词短语)+而+名词=动词(动词短语)+而+活用动词。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直接作状语的;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经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慢慢地、逐渐地”。

2.名词用作动词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中的“礼”,就是“礼遇”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

4.名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二)动词活用

7.试找出下列句中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词,并试着找出动词活用作名词的规律和特点。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畜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进退

(3)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

(5)而其见愈奇:见

(6)不敢复有株治:株治

(7)司马子反渴而求饮:饮

规律和特点:一是两个动词连用,如构不成连动式,则后一个动词一般活用作名词;二是动词前若有“其”“之”等代词修饰,则该动词活用作名词。

1.动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即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所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的意思。

(三)形容词活用

8.试找出下列句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并试着找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和特点。

(1)穷山之高而止:穷,活用作一般动词

(2)不耻相师:耻,意动用法

(3)始指异之:异,意动用法

(4)阙秦以利晋:利,使动用法

(5)何必劳神苦思:苦,使动用法

(6)齐彭殇为妄作:齐,意动用法

规律和特点:形容词如果带了宾语,则活用作动词。

1.形容词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的意思。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

(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9.试找出下列句中数词活用的词,看看属于哪一类型。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用作动词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用作形容词

(3)其一犬坐于前:一,用作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某个具有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

10.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兹”是否通假。如通假,试说明其通假的理由。

①总此十思,宏兹九德。

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案】 ①“兹”是“这”义,不通假。②“兹”,通“滋”,更加。因为“兹”主要是“这”义,用“这”义无法解释,且“兹”与“滋”又音同形近,符合通假特点。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父没,或劝之仕

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

C.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 [B项,属:连,跟着。A项,“没”通“殁”。C项,“队”通“坠”。D项,“辩”通“辨”。]

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为: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

五、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特殊实词多关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出入: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B项,种果树的地方叫“园”,种蔬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偏指“园”。C项,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D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种用法。]

13.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

(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答案】 (1)“巷陌”,偏在“巷” (2)无。“庠序”是同义复词 (3)“异同”,偏在“异” (4)无 (5)“往来”,偏在“往”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

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

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虽然它在古汉语中很少,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

需要注意的是: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

[微积累]

反训词

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这样的词语有: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卖出或买入。 

侯晓旭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2019人教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 (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类文本阅读 (人教版高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