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阅读:1058  2018-11-16
标签:教学案例
听肖培东《美丽的颜色》诗歌写作尝试课有感
成都寒冰

      上周,有幸在成都听了肖老师的两堂课,深受启发,特将自己的感悟进行了梳理。

      一、 尊重学生

      在《美丽的颜色》教学中,让学生读课文,猜一猜老师会提一个什么问。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能很好地了解学情,尊重学生既有能力展开课堂教学。

      《诗歌写作尝试课》教学中,有个学生回答不出来,尴尬地说:“我想不出来”,老师幽默睿智地化解道:“想不出来的诗句散落一地”。这既符合当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当然更是为了给尴尬的学生台阶下。这样的老师是给人留有余地的,是有内涵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温暖的,这就是尊重的魅力吧。

      尊重学生,可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让自己找到课堂教学的起点。

      一、有目的地引导

      尊重并不是一味地无我,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比如:在教学《诗歌写作尝试课》时,当学生总是离不开落叶时,老师便问:“题目叫《秋叶》,诗中还会有叶吗?为什么”生答:“不会。因为诗歌要含蓄。”

      这样顺利地把学生引出了“叶”的圈子,开始寻找散落一地的诗句。于是有了:“翩飞的蝴蝶,未尽的乐曲,过去的记忆,时光的痕迹,凄凉的离别.......”打开了学生的诗心,让学生徜徉在诗的海洋里。

      二、及时反馈课堂习得

      对于回答不上来或回答不准确的学生,给予最大的理解,引导和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放纵。

      比如:在教学《诗歌写作课》时,生1:枫叶

      生2:翩飞的蝴蝶

      师马上追问生1,生2是如何做到诗歌里不出现叶的?

      生1:用了比喻

      再如在《美丽的颜色》中,师让大家猜读后提问。

      生1:文本的写作艺术是什么?

      生2:题目为什么不叫《居里夫人传》

      .......

      师在几个同学回答完毕后,再抽第一个同学总结以上同学的发言。

      这样的及时反馈,既能让学生认真听课,认真思考。学生有所得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课堂教学。

      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肖培东老师说:“备课,要考虑文体特点”,黄厚江老师说:“让学生掌握基本文类的阅读方法”。他们说的角度不同,但意思都是指向“要有文体特征的意识”。这是正向思考,但课堂上却要反向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把握文体特征。

      在《诗歌写作课》中,当学生总是回答“秋天的叶子”时,老师提问:“诗题中已经有了叶子,这里还会出现叶吗?”生此时有所悟,说诗歌语言含蓄,应该不会再出现“叶”。

      这样一问,学生在纠错中明白了诗歌的语言特点。

      接下来,老师问:“叶儿黄了,秋天来了。我们还可以凭什么感受到秋天来了?”

      生1:麦田的麦穗垂下了头,秋天来了。

      师:叶儿黄了

      秋天来了

      麦田的麦穗垂下了头

      秋天来了

      这样像诗歌吗?怎么改?

      生:麦儿熟了

      秋天来了

      师:写诗还要注意语言简洁,诗句要富有节奏感

      在改进中,学生明白了诗歌写作应该注意的方面——语言、句式。

      在每个教学环节完成后,老师都安排学生齐读教材13页相关段落,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在活动中把握文体特点,在这里主要是把握诗歌写作的方法,避免了教条式的灌输。

      四、在朗读中悟情、入境

      通过标点符合,感悟人物情感,是肖老师朗读指导的一大特点。

      在教学《美丽的颜色》时,分角色朗读17、18、21段,师读旁白,一男生一女生分角色读。然后,不读旁白,生直接对话读。

      “它”中的引号是特殊含义,指居里夫人的孩子,故轻读,读出母亲的温柔

      “我不知道......”要读出丈夫给妻子的憧憬和希望。“不要点灯!”要重音轻读,因为怕惊扰了镭,“天哪......天哪!”要读出惊喜,温柔,和慈母的形象。读“比埃尔”要温柔、深情。

      读17段语言要放慢语速,读出科学家的沉稳。(都是通过引导学生得出的结论)

      这样引导后,一个沉稳、低调、谦虚、温柔、把镭当做自己孩子的科学家,就浮现在我们眼前了。一句温柔深情的“比埃尔”一句给人憧憬的“我不知道”,就读出了两位科学家的伉俪情深。比学生口里的淡泊名利要鲜活的多,这些都是从朗读中悟来的。这也是肖老师所说的教学聚焦,


展开全文阅读
      五、精当的点评

      在教学《诗歌写作课》时

      生1:枫叶 散落一地

      生2:翩飞的黄蝶 散落一地

      生3:明黄的信封 散落一地

      师:是信封,也可以是信纸,会写个谁?

      生:大树写给我们,告诉我们秋天来了。

      生:写给故乡

      写给母亲

      写给儿子

      写给朋友

      ......

      师:诗的内涵是无穷的,我们从枫叶看到离别,看到时光......

      在教学《美丽的颜色》时,朗读教学结束后,是总结“这就是他们取得成就的性格秘,

      当我们对事物的追求染上功利 的色彩,就会离镭的颜色越来越远。”

      这些精当的点评、总结,提升了同学对零散知识的认知程度。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喜欢这样有温度的,润物无声的课堂。在肖老师浅浅的语文课堂背后,是深深的教学钻研,是厚积而薄发的“无隅”、“无形”。
标签:教学案例 听肖培东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凝视之后,必有回响——谈真实的语文教学(肖培东)(教师随笔)
下一篇:貌似“浅浅”却并非“浅浅”——肖培东课堂教学艺术初探(以《美丽的颜色》为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