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案例
阅读:2643  2019-01-03
标签:教学案例 九年级教学案例
用好导读教导读——肖培东老师《艾青诗选》名著导读课例研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张春梅

      统编教材使用以来,从教学实践看,“名著导读”教学依然是块“硬骨头”。如何知会编者意图,充分运用课程资源教好“名著导读”呢? 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的“全国‘整本书阅读’精品课堂”研讨会上,肖培东老师执教的《艾青诗选名著导读》,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与示范。

      一、名评引路,立足秘妙处

      《艾青诗选》导读教学,什么是“合宜的教学内容”呢?

      郑桂华教授在《散文的特性与教学内容的开发》一文中认为,确定散文教学内容的路径可表现为“辨体”、“识人”、“断文”、“定点”四个步骤。[3]笔者以为,这一路径同样适宜于现代诗歌教学,从“抒发作者个性化的情思”这一表达本质来看,两种文体具有一致性。究其根本,是找到、教出“这一篇”的独到之处,并重点挖掘其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再结合统编教材提出的“一课一得”要求,“这一篇的”、“语文的”、“最精要的”,可作为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名著导读”课上,“这一篇”扩展为“这一本”同样适用。正是基于这样的确立原则,肖老师紧扣“名著导读”的内容提示,将《艾青诗选》导读课的教学内容精准定位为“感受领会艾青诗歌的个性化表达”。

      如何将文本解读的成果教给学生呢?王君老师说道:“文本解读和课堂设计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路’就是设问和追问,就是课堂活动的设计与推进。”[4]肖老师的“设问”十分巧妙,直接“名评”引路,以“牛汉先生认为,‘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个大形象’,你怎么看待这个‘大形象’”和“聂华苓先生认为,‘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你同意吗,有没有要补充的”贯穿课堂始终,提挈起课堂核心内容的教学。两条评论的处理上,也颇具匠心。前者为主,后者为辅,体悟“大形象”的主问题一线贯穿。前者从感受、品悟诗人“大形象”入手,以“你从哪里看出他为土地奉献一切”、“从哪句话读出他非常爱故乡”、“伟大的人,伟大在哪里”、“除了情感,其他方面呢”等追问,引导学生贴着诗句体会诗人“对土地对人民对祖国”深沉博大的情怀、对“土地”、“太阳”等独有意象的选择,以及独特的光影画面及自由诗体的表达。肖老师带领学生从诗句出发,从形象出发,在语言中淘洗并体察诗人和诗人的诗歌。诗人形象之“大”,亦是诗歌格局之“大”、意蕴之“大”、风格之“大”,读“形象”即品“表达”。续接对“大形象”的探讨,直接呈现诗歌的艺术特色,肖老师以结合诗歌对照品评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表达见解,既完善了学生对诗歌特色的把握,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以“我们的想法到底对不对呢?聂华苓先生说的是不是都对的呢?我们需要好好去读一读《艾青诗选》,再下结论”巧妙激趣,可谓一举多得。

      二、方法导航,紧扣学情点

      如何“立足文本秘妙”“紧扣学情特点”灵活有效地用好教材中的阅读方法指导呢?这当是课堂实践的重中之重。

      肖老师给出的问题是“读《艾青诗选》,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鉴于前述对艾青“大形象”的品悟,学生有感于“诗歌情感的浓郁”和他们朗读时情感缺乏的鲜明对照,自然答出“要带着强烈的情感去读”。肖老师顺势肯定:“这堂课我们班同学之所以对诗歌有种陌生的感觉,那是因为读诗歌的感情还不够啊!”接着指名重读《我爱这土地》,结果读得依旧十分平淡。了解得知,这是一个从未“读”过诗的学生。肖老师如何应对呢?其做法分四步:以“这堂课我们不急,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安慰对方;指名同桌朗读(同桌饱含感情);询问、品评同桌朗读;建议像同桌那样朗读。肖老师的引导耐心诚恳、循序渐进,但对于一名九年级基础偏弱的学生,同桌表现太好,常常不是鞭策,而是难堪与压力。他沉默了。肖老师饱含感情继续引导--“试试看,你就读一句,就‘假如我是一只鸟’你是怎么读的?”“你就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试试看--”一再鼓励,他要么小声滑过要么沉默。肖老师没有放弃也没有泄气,而是先转向其他同学,“你说说看怎么读,你帮助这位同学,解开他的心结”;再以“要真正去读懂艾青的诗选,最好的方式是用强烈的情感去朗读,我们再来读读看,好不好”领起一场全班相对酣畅的诗歌朗读。指名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师生对读,师生齐读。读着读着,身姿端正了;读着读着,眼神明澈了;读着读着,情绪饱满了。正如肖老师所说,我们接触一本陌生的书的时候,最开始都是疏远的,怀着真挚的情感去读,读着读着,我们跟它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而那名男生,也在朗读的庄严情境中,在肖老师巧妙化用《光的赞歌》里的诗句“去叩开那些紧闭的嘴唇吧”的真诚开导中,化解了尴尬,疏解了心结。

      随后,肖老师依然投影了教材中“读书方法指导”的五个注意点,但只是参照与补充,而非教授。肖老师做的是紧贴文本与学情行走,将“带着强烈的情感朗读”确立为阅读《艾青诗选》的核心方法。当学生表现有偏颇,肖老师耐心等待、积极引导,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同时紧扣生成的学情点,立即调整教学,予以完善。课堂上,关注真实,影响真实,改善真实,这是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也是肖老师一直孜孜追寻的。

      三、专题示范,探究活动单

      “目前名著阅读还有很多困难,比如没有时间,不能读;比如内容太多,不会读;比如有时代隔膜,不愿意读,等等。因此,名著阅读首先要激趣。”[5]针对《艾青诗选》跟学生既有文体隔膜又有时代隔膜的事实,肖老师以“名家评论”“反复诵读”“品评体悟”激趣,其激情引导中还渗透融入自己的阅读思考、情感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思维被打开,兴趣被激发,这是一个慢慢浸润的过程。但推进名著阅读是个系统工程,“导读”时还须考虑后续的跟进、交流、分享、反馈等,以促进学生有信心有质量地读下去。这时,参照教材上“专题探究”,为阶段性成果展示创设活动单,不失为帮扶促读的好方法。


展开全文阅读
      《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材中“专题探究”给出的专题范例有:探讨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举办诗歌朗诵会。[6]到底哪一个“专题”更切合学情现状和课堂实际呢?

      肖老师以“一个月以后,对于我们班同学,最适合的检验阅读成果的方法是什么”将问题抛给了学生。贴合课堂实际,学生自然选择“举办诗歌朗诵会”。接下来,肖老师在虚拟场景中预演以“活动单”探讨为中心的活动过程:推选主持人;设想注意事项;展示活动单;主持人宣读活动单;讨论活动单内容;留有任务,明确一个月后检测。关于朗诵会的举办,教材中建议有:每位同学准备好自己选择的艾青诗作,预先做好朗诵准备,揣摩技巧方法,读出感情和节奏,在小组内朗诵,也可以每组录制一两段朗诵录音,上传到班级群中分享。[6]从朗诵会的宏观组织角度看,所给建议是明显不够的,肖老师适时搭建台阶,将拟好的活动单交与探讨:你准备给这台朗诵会取个什么名字?准备分几个部分?准备选择哪几首诗;每首诗朗诵前的引导语你又会怎样设计?这样,虚拟场景进一步具体化,问题探讨落到实处。譬如,“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朗诵会”的主题拟定,“情感方面、形式方面、背景方面”的分类示例,都带给学生切实的指导和启示。另外,值得一说的是,上述朗读略有心结的男生再次得到肖老师聚焦式的关注,被推选为主持人、对答注意事项、宣读活动单,疏解了心结,更增长了自信。

      探究活动单,虽只是短短几分钟的预演,但它提示了“名著导读课”的持续性和延展性特点,不仅立足当下的激趣,更为后续的讨论交流活动成果展示做了铺垫。同时,这也体现了名著导读课与一般阅读课的区别,其综合性实践性更强,“从某种角度看,整本书阅读更像是一个不断扩大的综合实践活动。阅读过程需要整体规划设计;阅读成果需要不同的输出形式……”[7]但恰恰在此过程中,“学生面对真实情境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得以提高和完善”。[7]

      四、选文聚焦,落实任务群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老先生在多篇文章提到这个论断:“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1942),“国文教学所以用课本或选文,就在将课本或选文作为凭借,然后种种工作得以着手”(1942)……由此可见,这个“选文”就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是实施教学内容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凭借。只是这“选文”要具有“例子”的典范性和合宜性,既要体现作者个人风格和成就,又要适合学生学习,适合承载课堂教学内容。那么,鉴于“体悟诗人的个性化表达”的目标定位和学情实际,肖老师是如何“选文”的呢?

      肖老师的“选文”聚焦在“一首诗”和“一组诗”。“一首诗”基于经典性,“一组诗”凸显代表性。先看“一首诗”的选择。《艾青诗选》名著导读安排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诗教学内容之后,现代诗第二篇即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从编排用意联系已知的角度,《我爱这土地》当为“一首诗”的首选;从传播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角度看,这首诗堪称诗人的身份证,也是“一首诗”的不二之选;再者,这首诗短小、精炼、晓畅,却又鲜明烙印着诗人精神个体性和风格类别性,适宜承载相应的教学内容。再看“一组诗”的选择策略。“一组诗”涉及十首诗歌,少数全诗,多为节选,分别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193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1937)、《北方》节选(1938)、《手推车》节选(1938)、《太阳》节选(1937)、《黎明的通知》节选(1943)、《树》(1940)、《礁石》(1954)、《鱼化石》节选(1978)、《光的赞歌》节选(1978)。十首诗,从时代发展看,有新中国成立前后有改革开放初期;从诗歌主题看,有抒写个人情思有抒发家国情怀;从表达形式看,有一般抒情诗有咏物哲理诗;从篇幅长短看,有长诗有短诗;从时间跨度看,几乎涵盖了诗人人生的各个阶段;从社会影响看,均为各个时期代表性诗作;另外,十首诗作,有六首与教材介绍相契合。这样“一组诗”,展现了时代发展的广阔背景,是《艾青诗选》的横断面和中轴线。更为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均为肖老师“用语文的眼睛去审视和考量”,[8]用课堂教学内容去统摄和笼罩的。

      那么,“一首诗”“一组诗”具体承载了哪些教学任务呢?梳理如下:读《我爱这土地》,感受艾青的“大形象”;读一组诗,再思考艾青的“大形象”;再读《我爱这土地》,品评对“大形象”的补充理解;由《我爱这土地》联读“一组诗”,讨论如何读《艾青诗选》;检测阅读成果,“我爱这土地--艾青诗选朗诵会”主题拟定;用最好的声音再读《我爱这土地》。“一首诗”彰显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一组诗”作为精当的伸扩与延展,丰实了教学内容的凭依。这样聚焦提要式的选文处理打通了“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连接,兼具了单篇教学的诗意完整性和整本教学的广阔丰富性。

      郑桂华教授在《整本书阅读:应为和可为》中说道:“课堂教学的主要功能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对于书籍的敬畏之心,引导深度阅读以及指导阅读方法,而不在于读多少书。因而对语文教师来说,弄清哪些是自己能做的,哪些是可以施加影响的,然后再积极行动,把自己该做的那一部分做得更好,对促进整本书的阅读特别重要。”[9]充分领会编者意图、用好课程资源、用好教材上的“名著导读”,这应是教师“该做能做”的;深读细读整本名著,提炼出适切的内容点,再精准聚焦选材,历经“舍末取本、去粗取精、删繁就简”[8]的整合重组过程,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引领和指导,这应是教师“可以施加影响”的。肖老师的《艾青诗选》名著导读教学给我们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标签:教学案例 九年级教学案例 用好导读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让自由之风吹拂——肖培东写作教学随笔
下一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