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871 2019-03-02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爱莲说》精品教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对这种态度的赞赏,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养成诵读的习 惯,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内涵,并对作品精美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 体”。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 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能够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
二、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
言文的能力;
(这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因为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3、学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来表述自己的观点,生动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
四、教学过 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由多媒体配乐展示荷花图片引入情景,由学生回忆有关咏“莲”的诗句引入课文,从古到今,有多少人赞美莲花,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周敦颐是如何赞美莲花的,为什么要赞美莲花?
【设计意图:由赏心悦目的图片配上高山流水的古曲,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课堂气氛,也让学生感受莲的魅力,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诵读感知
1读、示范背诵。以此来激起学生背诵短文的兴趣和信心。
2读、学生对照课文注释小声读,体会句中关键字词表达的感情。
3读、指名朗读,针对学生朗读情况,学生自评,教师适当点拨。
【设计意图: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朗读中,以声正字,以声断句,以声达意,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渐次提高,最终 熟读成诵。】
(三)自主学习
1、什么是“说”?
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 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 论的文章,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设计意图:了解本文的文体,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2、交流收集的作者情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疏通文意
①学生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②让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设计意图:疏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环节,在自读自疑的 基础上,学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由大家讨论,老师加以点拨。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给予强调和提示,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能达到熟练准确翻译的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又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
(四)合作探究
1、请你在课文中找出直接描写“莲”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
知识明确:
托物言志:即抽取事物的某种物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4、小结。
【设计意图:力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品味课文内容时,主要以托物言志为突破口,带动全篇的品析,引导学生在词句的品析中强化文言语感,体味作者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怀,从而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
展开全文阅读
(五)延伸拓展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所表达的“独爱莲”而不喜爱“牡丹 ”的道德情操?
(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对较消极的学生要适当地进行鼓励。新课标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就适当的话题即席讲话,有自 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
【设 计意图: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仿写《爱莲说》
你喜欢什么花草树木?以我爱___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点 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准确地把握志与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并暗示性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侯晓旭
标签:
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爱莲说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
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
(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精品教案)
下一篇:
《卖油翁》优质课教案及课后反思(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