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作文指导
阅读:744
标签:
作文指导
又一满分作文是仿写 (教师中心稿)
重庆晚报 2004年6月24日 4:12:00
昨前两天本报对《高考满分作文是抄袭》进行报道后,关于作文满分的话题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昨日,又有一篇满分作文掀起风波,我市一李姓特级教师指出,满分作文《菊花瓢香的时节》是一篇仿写作文,得满分不合理。
李老师给记者提供了2004年第一期的《作文通讯》,书本68页一篇题为《又到菊花瓢香时》的大赛获奖作文,作者是上海的一名高三学生。
李老师对两篇文章进行对照后发现,高考满分作文的结构分为“菊之淡”、“菊之傲”、“菊之殇”三个小标题,与《作文通讯》的小标题一模一样。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及文章里诗句的引用也很相似。比如,满分作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是“当什么什么的时候,又到了菊花瓢香的时节”,与《作文通讯》的那篇作文的表达类似。
李老师说,他曾经参加三次高考阅卷,高考评卷给一个满分作文不容易,满分就是文章几乎无可挑剔,但是这个仿写作文的第一、二部分显得比较单薄。由此看来,该作文得满分还是不合理。从文章本身的文采和表达来评判,得50分左右比较合理。
考生头脑装着范文进考场的现象确实非常多,这对今后的语文特别是作文教学应该引起反思。李老师说,这为那些要学生去背范文的语文老师敲响了警钟。
另外,也有人对作文的命题形式提出了质疑,已经退休的田家炳中学教师邱万福就炮轰“话题作文”,专家们认为这种不限话题的作文,给了学生“背诵范文”的机会。邱老师呼吁,不要每年都考“话题作文”了。
记者 何英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转)
标签:
作文指导
又一满分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学会与学生沟通,取得教育成功 ——德育干部学习心得
下一篇:
优化信息资源,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教师中心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