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案例
阅读:659 2019-10-18
标签:
教学案例
高一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教学案例
《今生今世的证据》优质课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感悟现代散文的艺术魅力,能够在阅读涵泳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体会“自由自在的书写”的意义。《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有关家园的风格独特的散文。抒发乡思之情,追问乡情产生的深层原因,思考家园对于生命存在的意义,情感含而不露、克制理智。富含哲理的文章语言,需要仔细品味;文章更能引发思考,启迪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
学情分析:刘亮程是近年来在众多作家中独树一帜的作家。首先在于他的选材与众不同,他写的东西来自于远离城市的一个边远的乡村,不仅如此,他所写的乡村里的故事又大多是他青少年时的往事。这样就给今天的青年学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教班级学生大都生活在城市,即使生活在农村,也是现代化农村,难以体验到那种过去的穷苦落后的乡村生活。应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通过教师讲述、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一下“过去的村庄”。除了与学生生活遥远的难点外,本文语言的哲思意识也是阻碍职教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拦路虎”,需要教师引领学生从“不懂”到“懂”。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读文本,联系自己的体验,理解文中独特的家园之思,了解故乡对人的生命的意义。(主题思想)
2 通过与文本、与他人对话,体会文中细腻的、个性化的景物与场景描写、心理描写,体验作者情感、思想的层层深化。(选材构思)
3 通过反复诵读、评点批注等文本研习方法,解读、品析作品朴素沉静、丰富深刻的语言。(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三大问题:“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失去证据会怎样”、“证据的意义何在”(把握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品析语言去解读文本(梳理思路、体会情感)
教学策略
文章是具有深度和厚度的作品,对于五年制高职三年级学生而言还是具有难度的,所以需要教师重新解构文本,巧妙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帮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问题研讨、反复吟诵、想象联想、评点批注等方法与文本、与他人、与自己展开对话,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倡个性言说。
资源整合 1. 教材资源。《语文(第五册)》以及《语文综合拓展教程》、《语文学习指导用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导学案。
2. 视频资源。新闻调查:江西南昌南坑村《一个人的村庄》,通过观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过去的村庄,为学生学习文本提供生活基础。
3. 电影资源。利用同档期电影《百鸟朝凤》和《美国队长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与评说。只有充分了解不同人的不同感受,才能在课堂上真正理解学生的想法,促进学生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
课前预习:
完成导学案之阅读初始化
1.阅读作家作品、背景资料等相关材料;
2.观看视频,表达感受;
3.自主阅读,梳理字词。
一、课堂导入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都知道作者刘亮程出生于一个物质极度贫困的、人畜共居的村庄,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枝展叶,到处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
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为刘亮程的生命底版上抹上了流连难忘而又渴望突破的矛盾色彩,所以他的写作思路与一般散文的思路有所不同,文学创作的底色里有十分鲜明的诗歌印记,作品中充满想象联想、不断拷问、冥想哲思的内容。
请同学们按照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原则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作者寻找今生今世的证据,体现在时间变化和思想变化上的关键语句。
二、梳理思路
从字词上初步理解“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什么是踏踏实实?明确:作者的肯定态度
什么是虚无之途?明确:空的路途,意思是回不了家,所以图中用虚线。
三、研读文本
为了充分理解“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我们分三个问题研读文本。
①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
②失去证据会怎样?
③证据的意义何在?
(一)研读第1-3自然段,回答第一个问题。
作者如何不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请找出三个动词,以及与之对应的事物
明确:推倒——院墙 砍掉——树
拆毁——圈棚和炉灶
这三个动词显示出人类怎样的行为和态度?
明确:随便、粗暴
这三种事物合并起来组成了什么?
明确:“家园”的基本组成
“动词”与“事物”两相对比反映了什么?
明确:人类行为和态度显示了自身的轻率和对家园的轻视
我们的想法说明了什么?
明确:喜新厌旧
我们不向哪些熟悉的东西告别?
明确:草、土墙、房子等
作者希望“撑”不住的房子还要把哪些事物留下?这些事物呈现一个怎样的特点?
明确:破墙圈——门洞窗口——烟道锅头———破瓦片——泥皮——泥皮上的烟垢和灰——划痕、木头和铁钉
这些事物呈现越来越少、越来越小的特点。
如果说这些事物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说明证据正在呈现怎样的趋势?
明确:迅速递减,能证明我曾经生活过的证据越来越稀少。
(二)研读第4-6自然段,回答第二个问题。
证据稀少后的“有一天”会产生什么后果?
明确:不相信过去,产生怀疑
你觉得这些“怀疑”体现在下文的哪些句子里?
明确:五组问句(大风、大鸟、瘸腿男人、大榆树、月光),这五组问句都以“真”字引入,实际是在质疑“真。”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这五个问句
我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五组问句中都有独特、真实的生活细节,请动用你的想象和联想,运用评点批注的方法将这些细节找出来,并交流你的想法。
总结:所以,这些细节就是证据,证明作者曾经生活过,仿佛记住了这些细节,作者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展开全文阅读
所以,第5、6自然段中,作者说,失去了这些细节的证据,就再也看不见以往,一切就会变成一场一场的梦。
最后,作者说:“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同桌进行讨论)
明确:这里的“它们”可以指生活细节,物质的事物。而“一个人内心的生存”就过渡到人精神的层面了,指一个内心丰富的精神生活。整个句子理解:即使有物质的存在,谁又能见证人类精神的存在呢?人类不只是肉体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存在。精神需要附着在特定的事物上,唤醒记忆,让人得到真切而充实的情感慰藉。
(三)研读第7-9自然段,回答第三个问题。
我回到曾是我的,现是别人的村庄,知道了人们打墙时留下的土坑漫长等待的是什么?
明确:证据的消亡,即面目全非,行将消失。
那些消亡了的证据,在第8自然段中有哪些?
明确:大红公鸡、黑狗、一缕夕阳、我以及我的情感
这些消亡了的证据对于今天的生活,是否有意义?
明确:作者的回答是有意义,意义就是:“当家园废失,所有回家的脚步都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最后一句作者说得多么笃定,又多么发人深省,你如何深入理解呢?(同桌进行讨论)
明确:证据的意义——让人相信过去,让人类的精神找到依凭,得到慰藉。丢失了物质证据,丢失了精神的家园,人们只能在“虚无”中无家可归。
四、拓展迁移
评论两部电影:《百鸟朝凤》和《美国队长3》
前一段时间,这两部电影同档推出,许多年轻人争相追捧美国大片《美国队长3》,而对讲述唢呐传承的《百鸟朝凤》却鲜有人问津,以致于发生制片方下跪求排片的事件。学完这篇课文,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如果你选择观影,会选哪一部,为什么?
助解材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村庄。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在心中构筑自己的村庄,用我们一生中最早看见的天空、星辰,最先领受的阳光、雨露和风,最初认识的那些人、花朵和事物。当这个村庄完成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便形成了。这个村庄不存在偏僻与远近。对我而言,它是精神与心灵的。我们的肉体可以跟随时间身不由己地进入现代,而精神和心灵却有它自己的栖居年代,我们无法迁移它。在我们漫长一生不经意的某一时期,心灵停留住不走了,定居了,往前走的只是躯体。
那个让人心灵定居的地方成了自己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延伸问题:
1.既然任何物都会随着时间归于沉寂,也就是说我们旧日生命的痕迹最终都会消失,那么,无家可归之感是否无可避免呢?
2.家园,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五、课外作业
完成导学案之课后加油站
课前准备导学案,利用班级QQ群发布视频录像《一个人的村庄》。
对作家生活与创作特色进行概括,提出任务型阅读要求。
指导学生的阅读任务,并根据学生的交流完成思路坐标图,并对坐标图中的“虚无之途”进行解释。
解构课文,
内容重组;
呈现问题,
化解重点。
精心设置问题,梳理物质层面的一系列“证据”,引出“家园”概念,引发学生对人类行为和态度的思考,引起学生对今生今世证据特点和趋势的深层挖掘。
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情感与语言,并鼓励学生的个性言说。
引导关键语句的探讨,鼓励同桌之间表达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从物质证据向精神证据的过渡,思想情感的层层深化。
呈现社会现象,引发学生讨论,适时点拨与评论。
设置分层作业
完成导学案,预习课文,观看视频,初步接触作家作品,了解农村生活现状。
对作家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带着任务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阅读文本、筛选文本信息,寻找关键语句并作交流。
学生思考问题,阅读文本。
学生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展开对话,
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回答问题,交流想法。
通过反复诵读、想象联想的方法体验作品朴素沉静、丰富深刻的语言和情感,并运用评点批注的方式,发现生活细节,赏析描写方法,发表“我之见解”。
同桌对难点句子进行讨论,将二、三大问题相联系,明确“失去证据会怎样”即是“证据的意义所在”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完成作业 学生对现代散文学习已有一定基础,但面对哲思性散文,学习还是有难度。预习可以拉近学生与作家作品的距离,大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教学的起点。
在把握作家特色的基础上展开对课文的整体阅读,有利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思路。
以思想为横轴,时间为纵轴将全文的关键语句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清思路。特别是归家的“虚无之途”用虚线表示更能引发学生的震撼与思考。
紧扣标题,将全文内容化解成三个问题进行研读,便于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探究。
师生以合作伙伴关系,结成学习共同体,以倾听、思考、交流的方式完成第一大问题的文本研读,每一个问题的合作探讨与有效解决可以将学习引向深入。
“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让学生自主赏析突出了其主体性,也体现了建构主义论、接受美学和多元智能等现代教育理念。
采用评注批点的方式化解难点,鼓励学生多做个性化的解读,但要注意见解的合理性。
对于思想深刻的语句,以同桌讨论的方式确保全班同学都进行思考与交流,避免畏难心理,鼓励自由言说。教师的总结保证课堂解读的深度。
将文本与学生生活连接,用所学家园之思去分析社会现象,在讨论交流中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分层作业由易至难,形成梯度,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提升和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证据 家园
物质 院墙、树、圈棚和炉灶 喜新厌旧
草、土墙、房子等 迅速递减
大风、大鸟、瘸腿男人、大榆树、月光 看不见以往
精神 内心的生存 一场一场的梦
物质与 大红公鸡、黑狗、一缕夕阳、 面目全非、
精神 我以及我的情感 行将消失
证据的意义
何瑜琳
标签:
教学案例
高一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教学案例
今生今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茹志鹃《百合花》精品教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下一篇:
心理学效应术语解释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