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1456  2020-03-1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1单元学习任务《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精品教案
 [题目展示]

      经典寓言的寓意往往是丰富的。有人认为《庖丁解牛》表达了庄子“顺应自然”的思想,有人则认为主要是强调人要“保全天性”……你怎么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800字左右。

      【范文借鉴】

      佳作赏读 亮点评析

      明其位,做好事,求自在

      《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寓意深刻,每次阅读总会有新的发现和体悟。走近庖丁,深入研究其人生哲学,对于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庖丁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一辈子做着很平凡的事,然而他却能够把平凡的事做得“游刃有余”“踌躇满志”,这正是我们这些人所缺乏的。反观当今社会,大多数人一方面是不甘于平凡,另一方面却只能在平凡中抱怨、沉沦以至于堕落下去,与庖丁相比,何其可悲!

      庖丁的人生哲学,可以引发我们三个角度的思考:

      首先是“明其位”,就是自己知道人生的位置和方向。我们每一天都在“活着”,在短暂的人生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很重要,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曾告诫我们要“认识你自己”。

      庖丁是一个能够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的人,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这一辈子也就是做一个屠夫而已,这没有什么丢人的,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职业有分工,生活有差别,在这则故事中,庖丁是真正的主角——即使梁惠王在旁边,他也是心无旁骛,而且自得其乐,他的态度不卑不亢,他的动作娴熟流畅,他的回答充满自信又富有哲理。

      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安于现状的,总是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头想着另一桩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人最难的是正确认识自我,能够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能真正回归自我,获得生命的自由。

      其次是“做好事”,这里的“做好事”,是指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所谓“生活”,就是“生命”总是处于“活着”的过程之中,就是我们“活”在每一天,“活”在每时每刻,而“活”的过程即是“做”的过程,“生活”是必须要去“做”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是一个踏实的人。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活出生命的意义,就要把握现在,从当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

      最后是“求自在”。人如何方能“求”得“自”己之所“在”?反过来说,人应该是“在”当下所处的状态中,在自己的工作中,在自己所做的这一份事业中,“求”证“自”己何以是自己的。如果我们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像月亮离开了它的运行轨道,离开了适合自己的那个位置,你还怎么“在”呢?“我在哪里?”——“我在这里!”知道自己在这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庖丁成就了自己——“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正是一种自在而圆满的人生姿态。

      “持平常心,做本分事,成自在人”,这就是庖丁的言行中所体现的朴素人生观。从这个角度理解《庖丁解牛》的寓意,我们会进入一个更为崭新的思想境界。 ①《庖丁解牛》寓意深刻,其多义性会引发读者的不同思考。作者另辟蹊径,从其“人生哲学”入手,可谓独到。

      ②文章第二段从“庖丁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切入,运用对比手法,批评那些在平凡中抱怨、沉沦以至于堕落的人。

      ③“明其位”就是要正确认识自己,这是真正回归自我,获得生命自由的前提。

      ④“做好事”就是要把事情做好,明白“活在当下”的意义,珍惜生命,活出价值,从当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

      ⑤“求自在”就是弄清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事业中,求证自己,获得价值的实现。

      ⑥文末总结观点,收束全文,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总评】 这篇文章从庖丁的“平凡”写起,逐层深入,分析他的人生哲学,最后水到渠成,得出观点。全文采用并列式总分总结构,中间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把自己的意图表述得井然有序,条理清晰。文章纲举目张,紧扣现实说理,论证严密,结构清晰。

      [技法指导]

      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

      阐明自己的观点,是议论文写作的关键。观点,也就是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阐明,就是指如何来对观点进行分析。在写作中,应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呢?

      一、观点要鲜明

      一篇议论文,观点是其灵魂,因此,观点必须要鲜明正确,文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这就要求在写作之前想清晰,考虑成熟,只有预先“想明白”,下笔才能“说得清”,才会使观点易于被广大读者接受。

      二、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写作中,不要盲目否定,可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加以分析,找出其中合理的成分,再与自己的观点进行比较,看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哪些是必须否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

      三、要有充分的论据


展开全文阅读
      怎样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找出论据。你的观点是如何得来的,需要顺着思路回到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观点形成的源头,多从生活中捕捉论据,再回过头来论证观点,更能够令人信服。

      四、要有明确的思路,恰当的结构

      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有明确的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最后再说什么,思路要清晰,要合乎情理,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结构技巧,比如并列结构、层进结构、对照结构等。文章选用哪种结构来阐述,要由写作的意图和观点本身来决定。[升格研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中学一组奖励学子肉的图片火爆网络,该中学在“二诊表彰大会暨高考冲刺签名大会”上给“二诊”模考成绩排名前20名的学生,颁发5斤肉作为奖励,每一份肉都贴上红纸,上面写着“分享成功”的字样。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失误作文

      正向引导,让奖励发挥作用

      ①某中学对于“二诊”中优秀的同学奖励肉这前所未闻之举火爆网络。在我看来,这所学校的做法有失妥当,不切实际,应让奖励去认可学生,给予其正向的引导,而不应剑走偏锋,使学校学生成为热议的话题。

      ②学校是育人之地,给学生的奖励应有助于学习,才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受奖励的学生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突出的学生,在表彰大会上颁发给他们肉实属不妥。一来对于受奖的学生,并没有促进他们的积极性,让“分享成功”成了“分享尴尬”,倒有反面效果。二来对于其他未领奖的普通学生,并没有激发他们力争上游、努力拼搏的奋进之心。倘若各地学校纷纷效仿,这个学校奖励肉,那个学校又奖励肉,学校便更不像教书育人之地了,教学风气也会受到影响。

      ③奖励应该合适且有益,才能对个人和集体起促进作用。对于个人来说,奖励有益便促进了积极性。对于集体来说,奖励能使后方的力量赶上,齐头并进。学校奖励好的学生如果适宜了,那对于后头的学生和整体的学风便有了引导作用。对于学校之外也是如此。安徽凤阳小岗村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验之地,各家各户生产达到要求后多出来的粮食都可自己收获。这样的奖励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整个村也迅速发展,走向了富裕。奖励起到了引导作用,使个人和集体都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④如今的社会也需要奖励的引导和支持。在创新已经变得格外重要的今天,一个国家、企业、公司的动力便从中而来。万众创新的今天,仍需要有国家的奖励支持和社会的积极引导。对创新的人进行支持和表彰,为其他人树立模范,这样才会使奖励在更大层面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缺乏正向的引导,那样后果便是不言而喻的了。

      ⑤学校奖励学生肉是一时奇闻,但却应理性对待,不应赞赏模仿。无论是学生还是如今的奋斗者,因取得优秀成果而获得的奖励应是积极有益,对个人和集体有引导作用的。如今的管理者们在对待奖励时应审慎思考,正向引导,更好地让奖励发挥作用。

      名师点拨

      第①段引论部分概述材料之后简要点评并提出中心论点,写法是对的,但论点表述前后矛盾:以肉奖励优生,本身就是一种认可和正向引导,作者所谓“有失妥当,不切实际”,语焉不详。

      第②段所谈两点理由站不住脚,分论点之后对材料“就事论事”的分析显得偏执、武断。

      第③段分论点的设置与第②段有交叉之处,第④段的分论点又与第③段重复。

      第⑤段回扣材料,重申立场;但“理性对待”这一词语表述含混,与上文所论无法有机照应。

      升格作文

      奖励当务实

      某中学一组奖励优生肉的图片火爆网络。在我看来,奖励务求实效,不必哗众取宠。该校将每一份肉贴上红纸,上写“分享成功”字样,意在让获奖者能与家人、老师、同学等分享其学业成就感,激发全体同学奋发向上的斗志。从这点看,其动机是好的,值得点赞。

      奖励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就物质角度看,以肉作为奖品或许比奖学金,奖励文具、书本等形式另类一点,有新鲜感,因而赢得网络围观。就精神层面看,无论奖给学生什么物品,其本质一样,是为鼓舞与激励,进一步释放其学习内驱力。所以,学校以肉奖优一事火爆网络时,当事者须警醒,不可借以自我炒作,爆红网络却迷失奖励的本意。

      奖励务求实效。所谓“实效”,即通过奖励,能够树立楷模,催生集体向上、奋进的斗志。学校是育人之地,给学生的奖励应有助于学习。肉作为奖品,可能比其他奖品,显得“物质”一点;但“分享成功”的动机,才是最重要的。应该质疑的是,有没有比分享肉更具实际功效的奖励方式呢?“肉食者鄙”,奖优若只停滞于分食肉这物质化层面,未免太过短视。“分享成功”,更重要的是分享成功的学习经验。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优生学法讲坛、录制优生学习方法访谈视频、制作优生学习心得宣传栏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宣传先进榜样,这要比奖励肉更具实效。

      奖励须远虚名。奖励合适、有益,才能对个人和集体起促进作用。奖励须远离虚荣之恶习。以肉奖优,可谓新矣,它爆红网络,或许给这所学校带来了知名度。但这样的“奖励溢出效应”,倒是校方要警惕的。创新,不可舍本逐末。学校教育亦然,与其在奖品提供上翻新花样、吸引公众眼球,毋宁在育人理念与践行上求真务实、守正出新。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奖励学生不可止步于物质,而应积极探索奖励的科学与艺术,顺应、养护、催化学生崇善、向学、尚真、求美的动机,促进学风的优化、校风的和谐。

      学校如此,社会亦然。奖励作为一种调动员工生产劳动积极性的手段,或者作为一种鼓动公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机制,应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让受奖者得实惠,有一定的物质上的获得感,更有深远的精神上的成就感。这样的奖励才是正向引导,才能在更大层面上发挥其作用。例如我国政府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旨在奖励在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中取得卓越贡献的公民,自1956年设立以来,极大地释放了广大科研人员创新发明的积极性,为中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引擎。

      以肉奖励学生火爆网络,校方要理性看待,切不可以之为“噱头”,热衷于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标新立异”而裹足不前。奖励当求实效,远虚名,应更认真而深入地研究奖励的科学与艺术,使之发挥更好的长善救失、激浊扬清的功用。

      【总评】 升格文标题“奖励当务实”切中“以肉奖励学生火爆网络”这一时事要害,直接表明观点,提挈全篇。引论部分简述材料,加以点评,提出论旨,表明态度。第②段是本论第一层,以“奖励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为分论点,剖析奖励的两重内涵,然后顺势回应材料,指出“火爆网络”值得警醒,把说理推进一层。第③段是第二层,以“奖励务求实效”为分论点,先阐释“实效”的概念内涵,后针对材料斟酌、探讨怎样“分享成功”更好,提出对策,这是就事论事,而且深入事背后的“理”(奖励的对策)。第④段是第三层,以“奖励须远虚名”为分论点,是从反面说,先阐明奖励的基本原则,再指出“奖励溢出效应”须警惕,提出学校教育奖励学生的应有做法。第⑤段是第四层,由此及彼,推而广之,举例论说奖励应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要让受奖者得实惠,发挥正向引导的功能。末段是结论,扣合材料,重申看法,呼应标题,总结观点,首尾圆合。


展开余文
      [实战演练]

      1.请以“接纳并正视自己,也不排斥他人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为观点写一段话,论事说理,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200~300字之间。

      【写作指导】 这是一个片段训练,写作时,需考虑文段之间的论证思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再写什么,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总之,一定要思路清晰,符合阐述观点的要求。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此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对做好本年度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做出部署,严禁各地进行中高考成绩排名、宣传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然而,随着高考成绩发布,“状元”等词眼倒是很少出现,可是一些有很大影响力的媒体一点也没有放松炒“状元”。如某著名网站上出现“××省高考第一名及理科前1 000名名单”,这和“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又有什么区别?

      作为一名高中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一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相关“炒状元”的媒体机构写一封信,表达你对此事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作文时,可从以下角度立意:“状元经济”几时休;要做就做自己人生的状元;关于“炒状元”的利弊之辩;不要迷失在“状元”的光环之下;媒体要有社会担当;莫捧杀孩子;媒体应引导舆论而不应盲目迎合;等等。还要注意本题要求“以一名高中学生的身份,给相关‘炒状元’的媒体机构写一封信”,作文时要注意书信的书写格式。 

侯晓旭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部编版高一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1单元《中华传统文化——与经典对话》单元导读
下一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备课素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