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作文素材
阅读:1375  2020-05-10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0年高考作文必背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富强
 一、时评必背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唐宋

      “车奴”、“卡奴”……“奴”字头新词,几成文化现象;“裸婚”、“裸活”……“裸”字头新词,展现另一个向度。从“奴”到“裸”,两级之间的过山车,启示我们思考:如何走出“心为物役”,告别“消费异化”?

      消费是在现代社会满足人们生存所需的必要手段,也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催化剂。然而,如果把一切都消费化,搞消费崇拜,唯消费是从,甚至用物质填满心灵,就必然生出一种“庸俗的消费主义”。

      流风所布,消费就背离了“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的本真价值,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琳琅满目的商品就像阿里巴巴的山洞,成为触发购买欲的引擎,个别人甚至要卖肾购新“苹果”。其实,拥有再多,也永远渴望货架上的下一个。超前、攀比、奢侈、炫耀的消费,让生活被消费裹挟,不仅无法在物质得失面前从容淡定,甚至会走上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对于个人而言,如何消费是一种自主选择,但如果庸俗的消费主义成为生活方式、群体选择甚至社会风尚,那就值得警惕。

      庸俗的消费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拜物主义。手袋并非用来装东西,而是用来装腔调;手表也不仅用来显示时间,更是用来显示身份。在一些人眼里,对物质的消费和占有,成为能力的唯一标志、成功的最高象征、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精神生活的不二依托。庸俗消费主义的狂欢,让人们沉浸在享乐主义的盛宴。从物质到精神,无物不可消费,无处不可出售,买卖关系成为存在方式,等价交换成为社会哲学。

      社会如若被这样庸俗的消费主义所席卷,在“消费优先”、“物质至上”的步步紧逼之下,理想、信仰、道德难免步步退却。于是,有人宁愿在宝马车里哭,把情感当了筹码;有人上网炫耀“干爹牌”豪车,以尊严下了赌注;有人把职位官阶明码标价出售,用信念做了交易……蝇营狗苟成为“成功的正道”,不劳而获成为“幸福的捷径”,消费主义的流行病,极易导致荣辱观念颠倒、是非观念迷失,社会风尚也因此遭到侵蚀。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我们或许可以走进更丰盈的人生。大学生司占杰放弃优渥生活条件帮助麻风病患者融入社会,冲出等价交换的牢笼,收获的是充实、快乐与感动这些无法用数字计算的财富。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社会或许可以走进更深沉的文明。“理性经济人”不再是对人性唯一的预设,物质财富也不再是对成功唯一的判定,多元的标准、多样的观念、多维的思考,消费行为才能远离“异化”的危机。

      告别庸俗的消费主义,不是为了缅怀“理想主义的贫穷”,限制人们享受物质的快乐,重新回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窘迫时代。而是要警示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但不能沦入物欲的陷阱;经济社会发展,更不能陷进物质的泥淖。这是一个转型社会的心态涵养,也是一个现代社会的价值回归。

      二、素材必背

      引用名言上高度

      1.民智者,富强之源也。——严复

      2.非力车农无以富邦也。——桓宽

      3.欲讲富强以刷国耻,则莫要于储才。——谭嗣同

      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5.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

      6.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富强。

      ——毛泽东

      积累素材拓广度

      1.富强,人类追寻的永恒梦想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在多似繁星的国家、朝代中,国家富强,就能够赢得鲜花和掌声。古希腊的繁荣富强,世界至今为之神往;古罗马帝国强盛一时,成为强国对比的标杆;拿破仑是法国强大的标志,为历史所记录;当今美国独领风骚,举动为世界所关注……

      国家贫困、孱弱,往往会付出血泪代价。古埃及、古巴比伦因为衰落,使文明消亡; 近代亚非拉贫穷落后,成为欧美殖民者掠夺资源的战场;在当代,东欧因为经济停滞, 最终改旗易帜;在当今,由于不够富强,中东、北非社会动荡……

      [素材阐发]

      富强是人之所欲,国家之所需,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说,人类社会发展史,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历史。

      为了富强,人们进行了各种探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以农业立国,追求温饱; 或以工业强国,追求强盛;或以贸易富国,谋求海洋霸权;或以科教兴国,追求科技创造……虽然追求的内容不同,追求的层次不一样,达到的境界不一样,但是追求富强的动力,一如既往。

      2.富强,中华民族的千年追求

      早在远古时代,被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就在中原播百谷草木,解决人们的衣食温饱问题。

      汉代休养生息,让百姓享有更多发展果实,迅速实现了国富兵强,“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展开全文阅读
      唐宋更是达到了中国的盛世。唐朝“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宋代“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蛮夷之邦”。

      近代,面对压迫,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以富国强民为己任,前仆后继。洋务运动提出了“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富强观,主张兴利、重商、求富,大力发展实业。维新运动的领袖提出了要“变法图强”,学习西洋的政治教育体系, 致国强盛、致民强健的思想。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主张实业救国, 富强国家。

      毛泽东说:“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因为不摆脱封建专制为经济发展设置的羁绊,就无法摆脱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控制,实现经济体系的独立。

      [素材阐发]

      为了富强,中华民族不断进行变法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统一了六国;王安石变法,力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为了富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创造。李冰父子领导建设的都江堰,使四川盆地变成了天府之国;大运河的开凿,促使江南发展成为富庶之地。

      为了富强,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辛亥革命推翻了约束国家富强的帝制, 十四年抗战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的野心。

      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写于 1900 年,正在戊戌变法后,作者梁启超流亡日本之时。那年是庚子年,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爱国运动。帝国主义联合起来, 组成八国联军,勾结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攻陷了天津和北京等地。当时八国联军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 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而中国人中,有一些无知昏庸者,也跟着叫嚷“中国不亡是无天理”“任何列强三日内就可以灭亡中国”,散布悲观情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戊戌变法失败迫使梁启超逃亡日本,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变法图强的努力,到日本的当年就创办了《清议报》,通过媒介竭力推动维新运动的继续。当时帝国主义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谰言,也纠正国内一些人自暴自弃、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梁启超适时地写出《少年中国说》。此文影响颇大,是一篇篇幅较长的政论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上,在文中将封建古老的中国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做了鲜明的对比,极力赞扬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鼓励人们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素材阐发]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殆则国殆。”意思便是:少年奋发图强学到知识是为祖国争  光,反之则会丢脸。所以要努力学习,不要再让“东亚病夫”出现,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梁启超的愿望代表了当时中国人民所共有的强国愿望,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少年中国说》又以充畅的气势,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的灿烂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并鼓励他们愤然而起,努力投身于改造旧中国的战斗。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也表现了作者对“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的伟大祖国的眷恋之情和自豪感。

      4.经济飞速发展震惊世界

      新中国诞生后,虽然经济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开拓创新,迎来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革新观念,敞开国门,融入世界,迅速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开始腾飞。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接近两位数,人均 GDP 增长十多倍,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科技生产力不断完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我国成功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提前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华夏大地迎来了中华盛世!短短 70 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这样的“中国速度”震惊了世界。中国创造了奇迹,并且还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素材阐发]

      当《春天的故事》演绎成一个民族富裕的神话,没有谁会怀疑改革开放之声的穿透力和震撼力。这声音像春雨洒向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从伊利草原到南沙群岛,从帕米尔高原到泰山之巅。改革在这里扎根,开放在这里欢唱,改革开放奏响时代最强音。   

      当世界上 7% 的土地成功养活世界上22% 的人口时,当茫茫大洋鸣响中国军舰的汽笛时,当浩浩太空传来中国宇航员的声音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向世界传递着富强的声音。美国的自由女神听到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注视到了,英国的白金汉宫感受到了。声音如此响亮,乐章如此高亢,感情如此激昂!正如改革开放的窗口使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大都市,神州大地正发生着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富强的声音遍响华夏,传向世界,遍至宇宙!

      二、范文必背

      富强的梦

      历史的点点滴滴如散落在偌大沙滩上的沙石贝壳,我悄悄走过,时而拾起一两颗打动心灵的贝壳,寄出一份梦想。中国梦,流淌在岁月。

      沙滩上有一颗饱经沧桑的贝壳,那是中国遥遥五千年的故事。从黄帝开创历史到如今的我们诵读历史,我看到了太多,每个中国人都拥有着同样的中国梦。富强!富强! 中国梦的口号在唱响。中国梦流淌过每个日日夜夜、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中华民族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

      沙滩上有一颗闪亮的贝壳,那是中国奥运会、世博、嫦娥二号的故事。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响起,当世界举目于中国时,我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是一个梦,一个被每一个中国人所深呼的梦。我仰视奖牌下每一个奋斗的身影,倾听每一声临近中国梦的足音,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己的中国梦。

      沙滩上有一颗值得铭记的贝壳,那是羁旅在外的中国人的故事。我清楚地看到,有人客于异国,却随身带着中国的泥土,有人在奥运会直播前呐喊中国万岁,有人在参加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中国人,我们都共有一个梦,她叫中国梦!”是的,那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一份信仰,一份怀念,一份奋斗,到处都弥漫着中国梦的味道。就算在异国他乡,我们都心怀着祖国,铭记着中国梦,力创美好未来。


展开余文
      我在沙滩上,轻轻拾起几颗贝壳,珍藏在身,勉励自己,心中已准备好,种下中国梦,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梦,我的梦!

      在“光阴的故事”中,感受70年历史巨变

      (标题即观点。引歌词入题,既有回忆往昔的深情,又有岁月如歌的感动。)

      ①走进“时光屋”,在缝纫机、“大方砖”录音机、黑白电视机等老物件中触摸旧时光,体悟今日生活来之不易;进入“供销社”,体验米面粮油“凭票供应”,更觉今天物质生活之丰富;换上工装裤、“的确良”,在老照相馆拍张照,通过镜头展现70年服饰风尚变迁……这段时间,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办的2019年时光博物馆活动,开启了全国巡展,人们在一个个“光阴的故事”中,感受新中国70年的历史巨变,也让人们对获得感有了一份更切身的体悟。(以承载情感的旧物开篇入题,点出此次活动的意义:让人们通过一个个“光阴的故事”忆苦思甜,感受新中国70年巨变。照应题目。)

      ②1949—2019,这70年,是中国走向富强、迈向复兴的70年,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的70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种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被认为是理想的好生活。这样的说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短缺状况。那时,有的地方群众还是“一条竹竿当衣柜,两块木板铺张床,三顿吃的是杂粮”;如今,“泥坯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满眼的“蓝灰黑”早已是色彩斑斓的着装,爬屋上树看露天电影也成为回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66.6倍。告别了物资匮乏,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挥别了贫乏的精神文化生活,70年里,亿万中国人民在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上稳步前进。(今昔对比,由抽象概述到具体阐释,真实感受70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欣喜变化。)

      ③70年来,时代的“民生热词”一直在变,从粮票、公共食堂、“三转一响”,到“菜篮子工程”、万元户、下海,再到5G、“互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有机统一,不是一时性的制度安排,而是一种价值理念、一种发展智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以出行为例,从绿皮车到高铁的升级换代,从关注速度快慢、服务如何,到关注火车站打车难有没有缓解、高铁上怎么收到沿途的外卖,群众的需求得到越来越精准的满足。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让亿万中国人民在与时代同进步、在与国家共发展中,收获了更美好的生活。(由面到点,以“出行”为例,感受70年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民生改善。具体实例,凸显变化;今昔对照,彰显美好。)

      ④70年里,中国人民收获的,不仅有生活的精彩,更有人生的出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推行的每一项民生工程,都在提升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为拼搏者、奋斗者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就拿教育来说,新中国成立之初,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4%,受过中学以上教育的占比不足1%。从广泛开设扫盲班、识字班,到推广速成识字法、出版《新华字典》等工具书;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70年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50%,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学习形式越来越多样,既推动了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也让更多人拥有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最令人充满成就感的,永远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大。有奋斗就有希望,有开拓就有奔头,这在推动全社会活力进一步迸发的同时,也让每一个奋斗者获得感满满。(详述“教育”发展轨迹,体悟70年来人民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多,舞台更大,获得感更强。列数字,让说理更有力。)

      ⑤如果以时间为“经”,以一个个民生故事为“纬”,就会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是一幅亿万中国人民收获美好生活、精彩人生的织锦:“路修通了”“城里落户了”“涨工资了”“住上新房子了”“环境更好了”……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70年春华秋实。“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让我们以梦为马、再接再厉,继续向着幸福生活、美好明天而努力奔跑。(照应前文,呼吁倡议,让我们以梦为马,向着美好明天努力奔跑。)  (《人民日报》) 

侯晓旭

标签:作文素材 高三作文素材 2020年高
附件:下载本资料word文档(可直接打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2020年高考作文必背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文明”
下一篇:2020年高考作文必背素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